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1)

什么是峪?

峪,字典的解释却是形声,山形,谷声。我原以为汉语的造字方法应为会意,山和谷合起来便成峪。山不用说,好理解。谷的古汉语意思山间流水也。至于说稻谷、谷子的谷,本来和谷不搭边,是这样写:榖。后来简化字,人们将简化了的谷,依附于谷,让谷的意思有了另外的伸延。

“峪”这个字,是从“谷”字转过来的。在古代,“谷”在作为山口的意思时,本来就读做yu。古汉语的解释是:“泉出通川为谷”。这就是说,作为“峪”得俱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有河水、溪流出“谷”,第二是要连接平川。对照华阴的峪,正好符合由“谷”转“峪”的特征。若果把山谷都叫峪的话,华阴的峪就会多少倍的增加,如此,华阴好多沟沟岔岔也就变成峪了,峪也就太泛滥了。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2)

华阴所有峪原来就叫谷,《民国华阴县续志》上就没有“峪”这种叫法,而这本《续志》成书于公元1932年,也就是说,在1932年的时候,华阴人把“峪”还叫“谷”,到现在才八十几年,如蒲峪叫蒲谷,秦峪叫秦仓谷,黄甫峪又称黄神谷,牛心峪叫牛心谷,文仙峪叫文仙谷,华山峪叫太华山谷,仙峪叫仙谷,瓮峪叫瓮谷,桃峪叫桃谷,竹峪叫竹谷,大敷峪叫敷谷,罗敷谷,柳峪叫柳谷,葱峪叫葱谷,方山峪叫方山谷。至于啥时候把谷叫峪,我没有考证出来。

华阴人有个特点,将峪yu称之为you,和英文you是一个发音。

秦岭北部在华阴绵延五十多里,从而造就华阴有不少的峪。我大概统计了一下,华阴有名有姓的峪就有二十几条,我知道的峪自东向西,依次为,蒲峪,镇峪,宋峪,秦峪,杜峪,黄甫峪,牛心峪,文仙峪,华山峪,仙峪,黄峪,台峪,瓮峪,桃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葱峪,太峪,方山峪,另还有一个另类——硙峪。这些峪,其景致各有千秋,峪峪都有故事,峪峪有传说。闲来无事,这些峪,我几乎都转悠过,感受过这些峪的风光,我把我的收获分享一下。

1、蒲峪

又称赶蟒谷,是华阴境内最东边的一条山谷,也是重要的黄金产地。峪长约四十余里,峪尽越岭右达洛南。史志记述,“为通商洛之要道”,明崇祯八年(1635)十月,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在潼关南原与官军大战后,起义军失败,千骑从此峪突围,奔灵峪撤往洛南,在岭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3)

蒲峪,有华阴最大的水库。蒲峪昔日河水丰盈,六十年代末,在峪口建蒲峪水库,为华阴第一大水库。丰水季节,碧波荡漾,可泛舟水上,可戏水库边,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蒲峪水库,是当地两万余群众饮水、灌溉的主要来源。

在华阴这么多峪中,蒲峪峪道开阔平坦,山路曲折平缓,两侧峰岭亦不甚高峻,树木丛生,芳草萋萋,环境优雅,是个世外桃源,至今有常驻人口,是休闲取乐的好去处,里边有山庄,可供食宿。

蒲峪是个黄金峪,富含金矿,是淘金者的乐园。

2、宋峪

峪道不长,但外边风景宜人,是夏季纳凉的好去处。我专门访看是五月初。奇特的是,这儿是槐花的故乡,槐花的天地,槐花的世界,沟上沟下,树树叉叉,都是槐花在树上摇曳。槐花的香味,弥漫在清新的空气中。别的地方槐花已谢,这儿的槐花却正当时,并且到处都是槐花,这儿简直就是个槐花坞。 别的地方的迎春花儿,在几十天前就已谢幕,这儿却还有零星的迎春花在独自开放着。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4)

旮旮旯旯满目绿,洋洋洒洒都是绿。这是绿色的海洋,这是原生态的天然绿吧,置身其中,我的心都是绿色,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宋峪,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山谷。

3、秦峪

又叫秦仓谷,在蒲峪之西,杜峪之东 其实是由四条峪汇聚而成。传说秦王李世民在唐初随李渊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各地割据势力时征战华阴,曾在此屯积粮草,因而得秦仓谷之名。

史志记述,元代末年,华阴有个叫杨俨字敬夫的人,曾在峪中隐居。由于他博览经史,通达世务,明代初朝廷多次颁发诏书要他出山做官,然而他喜淡泊、清静,不好仕途,婉言谢绝了朝廷的征诏。当时从学者很多,当地人仰慕他的品行,亲切地送他“纯淑先生”雅号。

秦峪有不少人文景点:古堡遗址:秦峪村原在峪外兀立的土塬之上,上世纪80年代后村民们陆续搬到新村。新村东口,可见秦峪村原址,三面环沟围绕,仅山口方向有一处进村路,可见土堡式城墙残留的几处遗迹。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5)

清潭映翠:因峪终年溪水长流,七十年代在峪口建小型水库。库蓄水量虽然不大,但苍翠间一泓清潭,峰岭倒映于碧水之中,亦不失为华山东部一景。

秦砭秀色:秦峪谷底三里砭处,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左、右穿越可达蒲峪、黄甫峪,翻梁而过可到达洛南县境。

秦峪是一处待人认识的幽静小谷。来到谷口,古堡小村、阡陌曲径,果木秀实,一派田园风光。峪内更是潺潺流水、芳香四溢,奇石多趣,鸟语花香,尽情享受,这是大自然给的最好恩赐。

4、杜峪

原名窦谷,是我进去最多的峪,无事就到里边转转看看,道路狭窄,但还平坦,没有危险,往里可走几十里。而今,杜峪成了驴友们的乐园,我看见,经常有驴友背着家伙,出出进进,在寻觅着什么秘密。里边在二十多年前还住有常驻人家,有学校,有大队部。但近几年人们都移出去了,找寻更好的家园,人们生活的遗迹还可看见。这是夏季乘凉的好去处,长年水流匆匆,响声叮咚。旅游公司正在开发。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6)

为什么叫杜峪?相传,唐朝初年,仍有小股势力和 朝廷对抗,一次,李世民在征战中失利,被对方拖住,一姓杜的将军,主动请缨,带小批人马,同敌人周旋,最后壮烈牺牲。李世民感念这位杜英雄,给将军铸了金头,葬埋在杜峪,杜峪因此得名。

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在杜峪里,我们能见到已经很稀有的野生杜梨树,在别的地方很少见,杜峪应该和杜梨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黄甫峪

就在华山峪东边,又叫黄神谷,因春秋战国时黄芦子曾在峪内隐居而得名。

登华山主峰的华山峪道路未开通前,游人多由黄甫峪进山攀上主峰,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一书。书中记述春秋时秦昭襄王令工施勾梯登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箭长八尺,棋长八寸,上刻着“昭王常与天神搏于此”;又传赵武灵王也由此峪进山,施勾梯登上华山主峰,并勒石“主父常游于此”;西汉时,武帝刘彻派使臣寻访仙人卫叔聊,也是从此路登上华山的,到了南北朝时代,华山峪道路虽然已经开通,仍不时有人从黄甫峪登山。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7)

黄甫峪,诗仙李白气势豪迈的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就是从这条峪上华山时写的。解放华山时,八勇士智取华山,几是从黄甫峪上山,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神话。九几年又修了索道,天堑已变通途。这儿曾经水潭幽幽,听说当年有黑龙潭,深不可测,长年保持在一个水平线,浅不枯,满不溢,很神奇!上世纪末,开通了亚洲第一索,黑龙潭就销声匿迹。我曾寻找过龙的踪迹,无功而泣。

在华山峪没有开通前,人们主要是通过黄甫峪到达华山顶端。黄甫峪在很长历史时期,曾经有山人居住,智取华山的王银生,就曾经是黄甫峪的住户。

6、牛心峪

因峪口有一座形状好似牛心一样的峰而得名。

牛心峪是个半截峪,深不过三四里。但进去不易,道路险象环生 ,有时干脆就没有路,凭经验、靠感觉,小心走,一脚不慎,就会跌倒,一般人你就别想。但牛心峪草木绝对茂盛,水是绝多秀丽。牛心峪人文气息比较浓厚,有杨震父亲杨宝的放雀台遗址,又将这称槐市,是关西夫子杨震当年开馆讲学之地,东汉时或许还人声鼎沸过。我曾经专门寻觅过杨震讲学馆,槐市 ,放雀台,当年影子已不知何处去。金天王胜迹。金天王是唐玄宗对华山神少昊的封号。这些遗迹已成过去,剩下的只有芳草萋萋,灌木丛生,流水声声 ,野羊出没,松鼠觅食……

7、文仙峪

华山志记载: 文仙峪为一簸箕形山谷。因峪内建有羽客庵,传说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隐居、修真养性、吟诗作画的地方,当地人又称为吕洞宾造墨处。峪不甚深,但较为开阔,曲径蜿蜓,溪水淙淙,花草繁茂,修竹迷人,主体建筑依崖而构,背靠王猛台,东望木公祠,西依王母宫,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站立庙门前,山外景色,一览无余。魇庙宇建筑最早称羽谷庵,后经修葺改为纯阳观,俗称吕祖庙。传说品洞宾在此隐姓埋名修真养性四十年,在华山巧遇汉钟离,授延术及炼制金丹灵药的秘诀。又遇苦竹真人授日月交并之法,道成后遍游天下,屡显灵迹。人传吕洞宾羽化后还回过文仙峪,并在庙内墙壁上留诗一首:“昔日曾居此,埋名四十春。屏蔽词语多少客,谁是识予人?”解放前,入文仙峪朝拜的人很多,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九,因传说是吕洞宾坐宫的日子,善男信女摩肩接踵,诵经颂道之改朝换代回荡崖谷,因此当地人也将峪称为问仙峪。

文仙峪我觉得并不深,道路高高低低,在石头行走,要会轻功,不小心就会滑倒,也许我去时正值雨后。我认为文仙峪是个音乐峪、文化峪,我去时正式夏季最热的时候,蟋蟀们在慢条斯理的讲着过去的故事,鸟儿们时不时补充几句,知了么,则好不谦虚,各自展开自己的歌喉,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想清静的人就别去。这儿是大型音乐史诗演唱会,旖旎风光,伴着音乐,加上自己的舞姿,陶醉其中,其乐融融。文仙峪就是我们常说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修炼之地,里边有纯阳观,但没见吕洞宾的面。咱是俗人,仙岂可随便见?

8、华山峪

又名华峪,自古华山一条路,说的便是此峪,在此我不想再谈!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8)

9、仙峪

仙峪,顾名思义,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华阴县志》:“谷内十里有车箱潭,宋仁宗每岁遣使投玉简于此。崇宁二年封丰润候为第七水府,祷雨多应。”

传说古时黄初平、黄初起弟兄在此峪牧羊成仙,因而得名。仙峪,又名车箱谷,在华山峪西,与华山峪仅一岭之隔。仙峪深五十余里,峪道窄狭清幽,山路崎岖蜿蜒,河流湍急,山石险峻,多处路段凿崖,加栈凌空通过。进峪五里处,有斜岭横阻,令人有谷尽路绝之感,然越岭横度,又平添柳暗花明的情趣。

天下杨氏出华阴,华阴杨氏出仙峪。仙峪是杨氏先祖避难之地,为杨姓推崇。仙峪的故事传说,多的就没法说。

华阴潼关在哪个市(你知道怎么理解吗)(9)

而今人们大力开发仙峪,游客如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仙峪,让更多的人有了成仙的感受。

黄氏兄弟的后人,至今仍居住仙峪口,唱着牧羊曲,过着神仙的日子。

10、黄峪

黄峪,中国北方叫黄峪的地方真不少,陕西起码有两个。我不明白,人们为何都看好这个黄。

华阴的黄峪在仙峪西边,我查了不少资料,也没查到它的传说故事。

黄峪深不足十里,两边山峰高峻,灌木丛生,小道蜿蜓曲折,溪水常年流淌,这是其它的峪不太俱备的。峪深处,开阔平坦的地方,有山民聚集成村。台田叠摞,果木成林,有世外桃源的感觉。但浅山处流淌的溪水却在此戛然而止,不知去处。因此,山民饮水十分困难,只好忍疼割爱,逐年迁往山外。峪内有金钱豹、刺猬、獾等野生动物。山民移居后,封山育林,从而成为华阴的林木基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再造神仙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