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难,守业亦难,须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

这样一副对联出自于我国教育家吴玉章笔下,是他对于子侄辈的训诫,是要求后代了解生活的不易,需洁身自好,在家境富足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有着忧患意识。

那么,有没有反面教材呢?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他成了唐朝守业失败的典型。唐玄宗登基时延续着盛唐的气象,甚至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大唐的繁荣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但也正是这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中,大唐的居民死亡人数超过半数,可谓水深火热。虽然最终在唐肃宗的带领下,叛乱得以消灭,唐玄宗最终也回归长安,可他的最后岁月只能在落寞中走完,大唐也不复再有盛唐气象。

唐玄宗给我们的启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1)

人生之路如此强烈的反差,唐玄宗到底做错了什么?他的统治有着那样的经验教训留给后世呢?

阎守诚、吴宗国,都已经是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而他们于30年前所作的对于唐玄宗研究的著作依然没有过时,依然可以反映出主流的历史观点。他们给读者们全景式的展现了唐玄宗完整的一生,也试图在他的整个一生中梳理着他的是非成败。

唐玄宗给我们的启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2)

现在这本书得以再版,也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符合学术观点的唐玄宗历史研究成果,而这本书就是《盛唐之子:唐玄宗的成败》。

那么唐玄宗前期开创开元盛世,后期滑向安史之乱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唐玄宗是最为典型的“守业”君主,虽然他出生和登基时也经历了严重的宫闱斗争,也表现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可这样的才能并不能把它标榜为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君主。他接管大唐朝的时候,唐朝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高速发展,即使中间有着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改朝换代,但那更多都是宫闱斗争,在国家层面依然是一种繁荣的景象。而唐玄宗也只是把这种繁荣不断的推向高潮。

唐玄宗给我们的启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3)

可就是在这种繁荣之下,唐玄宗并没有太过强烈的进取心,而是滑向了享乐的深渊。“汉皇重色思倾国”,这就是白居易《长恨歌》中对于唐玄宗最为典型的描写。而唐玄宗的爱好不仅仅沉溺于女色,更是崇尚于道教,甚至达到了佞道的地步;更是喜欢游乐,经常徜徉于山水之间。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一个耽于享乐的君主,身边必然有佞臣伴随,整个国家也必然向着皇帝一个人的兴趣而坠落,国事管理也就可想而知了。

唐玄宗身边也就有了像李林甫、杨国忠这样治理国家能力一般,但权力极大的重臣,更是为了边防的需要,给予了节度使更多的权力,但又疏于监管,甚至完全意识不到风险的存在。

唐玄宗给我们的启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4)

在享乐中的唐玄中一定是被长久的和平景象蒙蔽了双眼,他已经陷入惯性思维,想当然的认为唐朝必然长治久安、歌舞升平。当安禄山起兵造反之时,他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直至安禄山起兵第七日,唐玄宗才知道叛变的消息,可这时那些庸庸碌碌的大臣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有招安或逃跑这样的计策了。唐玄宗最终也选择抛弃重臣逃走,甚至到了马嵬坡,对于军士的诛杀杨贵妃的行为都已经无能为力。这时的唐玄宗只能做丧家之犬,逃入蜀中。最终在安史之乱结束后,被唐肃宗接回,凄凉中度过晚年。

唐玄宗给我们的启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5)

这就是唐玄宗的一生,可以说他一生之所以走向悲剧,既是一种命运的使然,一种至高无上权力下的利令智昏,也是一个人耽于享乐而疏于自省的典范。而这样一本《盛唐之子》也就带我们全面的展示着这样一种人生必然走向的结局。#唐玄宗#​#李隆基#​#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