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一词的由来有哪些(原来是这个意思)(1)

我们常把写文章或者做事情时反复考虑、反复斟酌的过程叫做“推敲”。其实这个词的来源和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指诗人力求完美,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做到极致。

有一天,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着。当时正是深秋时分,落叶飘飘,景色宜人。贾岛一时来了灵感,便脱口而出“落叶满长安”。但仔细一琢磨,这应该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于是,他就绞尽脑汁地开始创作了。他边骑驴往前走,边念念叨叨。这时衙役鸣锣要百姓让道,为官员开路。虽然敲得震山响,但贾岛愣是没听见,依然不断地往前走。原来要鸣锣开道的这个官员叫刘栖楚,其官职相当于当时的长安市(即“西安”)市长。他见骑驴的人居然这么无礼,非常生气。但贾岛这时却突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便让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天一夜。

贾岛是个吃亏不长记性的人。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犯了错。当时,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僧推月下门”,总是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字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还好,韩愈是位有涵养的人,耐心地询问原因。贾岛见这位官员很随和,便把原委告诉了他。韩愈是个爱才的人,听了以后,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字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啊。”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是。贾岛这次不但没有受罚,还跟韩愈做了朋友。

从此,“推敲”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被人们广泛使用。

各位点个赞不用推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