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稿,写于8年前的2014年12月,当时是对2008年3月份采写发表并引起较好反响的《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文及“石埠子旋饼”制作技艺被认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事的总结,本意是作为采访手记性文稿存留,没打算公开发表。可是刚刚在7月19日听说,因为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我们安丘市文旅局将石埠子旋饼作为其中一个文化名片进行推介,闻听此事非常高兴,欣喜之余,就找出了这篇文稿打算公开,以详细汇报一下作为一种平常的石埠子面食是如何经过众人共同努力实现华丽蜕变,引起关注、成功申遗,并成为安丘文化名片的。现在就更希望其非遗的级别再高一些,同时也借此再次标明自己“‘石埠子旋饼’非遗讲述人”的身份。

2022年7月22日

山东特色饼有哪些(好品山东看安丘)(1)

石埠子旋饼,现在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2008年以前,并没有“石埠子旋饼”这个叫法。在2008年以前的长期时间里,在安丘南部石埠子镇一带,旋饼就只是一种普通的面食,与馒头、大饼、花卷、糖饽饽、油饼等一样,是石埠子一带乡民的日常面食,只是制作上比馒头要费点功夫。并且名字就叫“旋饼”,没有什么“石埠子”“召忽”“庵上”“柘山”“富官庄”“孟疃”之类的地域性前缀词,不像“景芝三页饼”那样在名称前面一直带着个地域名字。它为什么会在2008年突然声名鹊起,以“石埠子旋饼”命名,并成功申遗呢?这源于在2008年3月21日《今日安丘》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石埠子旋饼香四方》,这也是在各级媒体上包括网络上公开刊发的第一篇写关于旋饼的文章。就是这篇文章,把在石埠子镇一带数百年来默默无闻、只是一种普通面食的旋饼正式命名为“石埠子旋饼”,并且迅速传播开来。而之所以有《石埠子旋饼香四方》的写作发表,是由于当时一位市领导发现了旋饼所具有的鲜明地域特点和蕴含着的文化非遗价值,提议要挖掘整理,做好宣传,我就“间接”接过了这个任务,通过多方调查采访,给我们石埠子的这种日常面食写了篇文章,刊发后立即引起了较好反响。下面,就将《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文的写作刊发及申遗过程回顾一下。

县镇两级领导提出宣传旋饼要求

2008年3月12日植树节这天,一位市领导到石埠子镇检查指导植树造林等工作。当时随行的记者,是原安丘市新闻中心(安丘日报社)的王锡文和安丘市电台、电视台的孙希亮等。

中午在镇机关食堂就餐时,上的饭食是旋饼。这位领导拿起一小块旋饼吃了两口,说觉着很香、口感很好。就问时任镇党委书记李建芳这叫什么面食?李建芳说:“这叫旋饼,一直是石埠子和召忽一带的一种地方面食,但在外地,特别是在解放前,在东海(黄海)边上,也算是一种有名的石埠子特产。因为石埠子是老姑幕城,又是原莒北重镇,名气大,人员流动性也大,尤其是解放前石埠子跑东南沿海的鱼贩子多,都捎着它在路上当干粮。它也是用面粉制作,但比馒头、火烧、大饼等面食要高档,主要是在制作工艺流程上要复杂。”当时王忠学镇长也接着介绍说:“这种面食是以前这里的人出远门、走远路的首选面食,一是因为带上它十天半月的坏不了,二是因为它的最好搭配菜就是笨辣疙瘩咸菜也最便于捎着走远路,就着笨辣疙瘩咸菜吃旋饼越嚼越香。”

这位领导认真听完了介绍后,说:“你们这种旋饼面食可开发成商品食品,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这种面食的认识。”李建芳接着对三个随行记者说:“你们三位都听见了没有?领导已安排了,你们尽管写就是。尤其是报社锡文,老家就是这个镇的,更要好好写。”其他两位记者说:“等王主任写好了,我们用就是。”

间接接受任务认真采写旋饼

过了三天,在3月15日晚上,我接到了王锡文的电话,他把3月12日中午在镇上议论旋饼的大体情况告诉了我,又说:“我这里比较忙,一时半会儿不能回去,再说对于旋饼,我一时也不好下手写,要不你看看写写吧。”

对于旋饼,我并不陌生。小时候,母亲就会烙,我上高小、初中、高中时有时也捎着到学校里吃,不肯坏。成家后,妻子也会烙,村里的一些妇女大都有这个手艺。1980年前后我在召忽联中高中部教学时,有些住校的学生就捎旋饼吃。有时吃饭时候,教室里就飘着旋饼的香气。我作为班主任,经常在饭时到自己班教室巡查,有时也会闻到。曾经一次还与学生们赋诗一首:“旋饼之乡吃旋饼,饼香教室飘清香。今天吃着旋饼学,明朝考个状元郎。”还有就是在1995年夏为了筹集我主编的《召忽乡志》的出版经费,我和殷治江、殷玉泉到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财政局找时任局长的老乡殷智贤求援,要坐汽车坐轮船坐火车,说定来回路上的生活归我管。我就让妻子烙了16个硬面火烧和8个旋饼,捞上8个小笨辣疙瘩咸菜,我还买了4斤召忽烧肉,都用一个装化肥的尼龙袋子装着,就扛着上路了。我们那年是7月8日去的,回来时是7月19日,还有四个火烧和一个旋饼及4个辣疙瘩咸菜没吃上又捎回来了,在夏季里来回共11天,可那旋饼一点也没坏。

第二天(3月16日),吃过早饭,我就骑着自行车先去了西召忽村的打旋饼专业户、我教高中时的学生鞠福强家,详细了解了现在新式大规模烙旋饼的方法,包括从面粉选用到旋饼出锅(炉鏊)的八大工艺流程。下午,又到东召忽街上访查了三位我以前学生的家长,都是已过80岁的老人,详细向他们了解了旋饼出现的时间年限。到了晚上,又让妻子约了几位平时在村里公认饭食做得好的大嫂、婶子们来家里吃饭、喝茶、嗑瓜子,请她们详细介绍了各自在家用大锅和铁锅笼烙旋饼的方法和要点。

第三天(3月17日),吃过早饭后,我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镇驻地石埠子街,先到交通饭店向臧佳玲经理进行了解。她首先介绍说,我们这里的“旋饼”,在以前闯关东的东北客口里有的也叫“杠子头”,其实它是“杠子头”类面食即旋饼、大饼、硬面火烧中最好的一种。因为烙旋饼、打大饼、烙硬面火烧,当制作的数量多时,在和面和揉面环节都会用木头杠子固定住一端进行压面,以便让面变得更硬一些,还省功省力。她还说前些日子,有三个黑龙江客户来店里吃饭,其实原籍都是安丘的,分别是柘山镇、官庄镇和石埠子镇的,指名要旋饼吃。临走时,每人还带上了10个捎回黑龙江去,说是家里的老人让捎几个家乡的旋饼回去解解馋。她还说,听说解放前石埠子街上有跑海的,就是背着旋饼当干粮到东南海边上去贩鱼,海边渔民也跟着喜欢吃旋饼还会拿鱼换旋饼,还有一些鱼贩子和渔民夸旋饼好吃而编过顺口溜之类。

我在《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文开头和结尾所写的几句顺口溜:“石埠子旋饼圆又圆,香味可口人人馋。堪称面食之佳品,历史悠久美名传”“面食一佳品,从古吃到今。石埠子旋饼,美名传后人”就是在根据臧佳玲介绍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我自己创作出来的。至于清末光绪年间胶州知府张顺这个名字,和其所赋的那首诗:“石埠子地一旋饼,东南沿海负盛名。渔民吃个饱口福,龙王闻香现原形。”也是我结合以前听到的石埠子街上和我村在解放前跑东南沿海贩鱼的老人们的一些讲说,我自己创作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石埠子旋饼香四方》发表后,也有热心人写了相同内容的文章。实践证明,那些参照改写的文稿,如果用了以上这几首顺口溜,还用了胶州知府张顺喜欢石埠子旋饼这个典故及张顺的诗,那就说明是照搬我的,因为这都是我自己创作出来的;而如果不照搬以上那几首顺口溜和张顺喜欢石埠子旋饼这个典故及张顺的诗,那就没大有什么看头了。还要说明的是,石埠子旋饼与诸城无任何关系。凡是在写石埠子旋饼时提到诸城的,那是因为其只知道石埠子是从诸城划到安丘的,却不知道石埠子在属于诸城的时期内恰恰是石埠子旋饼无法走出石埠子的时代。石埠子旋饼出现在元代,而石埠子在元明清三代和1912年这年都属于莒州,1913年莒州改莒县后又属于莒县一直到1943年8月,在1943年9月至1945年10月属莒诸边县,在1945年10月至1950年2月属莒北县,只有在1950年2月至1965年8月属于诸城县,1965年8月以后就属安丘了。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物资流通都实行统购统销,海产品的流通交易都归供销社的水产门市管,再说那时期每个人都先后固定在生产互助组合作社和生产队里挣工分,根本没有时间外出做买卖,也就是说恰恰在石埠子属于诸城的那个时期内,个人是不能随意私贩海鱼虾酱的,也就不会有石埠子人带着旋饼跑海贩鱼的事出现 ……

第四天(3月18日),我根据自己对旋饼的了解,结合采访调查材料,用了一天的时间,写成了《石埠子旋饼香四方》稿件。

第五天(3月19日),我骑自行车先到西召忽村找鞠福强看了稿子,又到石埠子交通饭店请臧佳玲看了。他们都认可后,我便到石埠子中学请郭环平老师打印成电子版,发给了《今日安丘》报。

多家报刊迅速大篇幅刊发《旋饼》

很快,两天后,《今日安丘》报在2008年3月21日第4版头条以近半版篇幅刊发了《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文。题目8个字用了“红、黄、绿、蓝”四种颜色装饰,编辑赵秀云真是用心编辑。文章刊发后的一周中就有27名以前的学生和同事及朋友打电话表示祝贺,有的说:“读着《石埠子旋饼香四方》,嘴里就不自觉地流口水了。”也有的很朴实地说:“就是个旋饼,没想到还写出这么多道道。”

一个月后的4月28日,《潍坊晚报》许荣安总编向我约此稿。第二天,我便把《石埠子旋饼香四方》连同另外五篇稿子寄发,都相继给刊发出来了。《石埠子旋饼香四方》刊发在6月13日《潍坊晚报》第25版“美食美味”头条。

这样,从2008年3月12日县镇两级领导提出对石埠子旋饼进行宣传的要求,到我间接接受任务,迅速采访写稿发稿,到当年6月13日止,三个月中,《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稿先后在《今日安丘》报和《潍坊晚报》大篇幅刊发。这又引起了镇上的重视,成立了由我任组长、镇干部周晓英任副组长的“石埠子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小组”,对石埠子旋饼的制作历史、工艺等进行了调查,初步确定了候选传承人,并确定我为旋饼故事的讲述人,并对旋饼的产生年代、产生地域、主要原料、尺寸大小及形状等进行了填表、存档、上报。

到了2009年4月29日,《潍坊日报》社记者部的韩立新主任打电话向我约稿,我又把《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稿发给了他,于当年5月5日在《潍坊日报》B版第一版右侧刊发。

《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文持续引起关注

2013年4月6日,安丘市政协《渠风》编辑部执行主编张培中点名要《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稿。我就到安丘城区裕兴电脑打印部把稿子发了过去。到家后他又打过电话来,说稿子是收到了,可惜没有照片,因为大多数读者还不知道旋饼是个什么样,更不知道怎么制作。我又打电话给石埠子镇党政办公室的徐文杰,请他把有关旋饼的照片发给《渠风》。刊发在2013年6月《渠风》第二期(总第十期)第75页、76页,用了3幅旋饼照片,其中有制作旋饼“入锅”“翻锅”照。

2013年6月10日左右,安丘市文广新局的曹昭民带着刚出版的那期《渠风》找到我。说打算将《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稿选入市文广新局正在组织编纂的大型文化丛书《安丘历史文化丛书》,我当然同意。曹昭民还把我整理的几首石埠子乡间民歌也要走了。

2013年9月1日,《精彩视界》B1版头条把《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稿给用出来了。可我没给它投稿,经打听它用的是《渠风》的稿子。不管怎样,只要用了并且正确署名就行。在此表示感谢。

2014年6月底,《安丘历史文化丛书》出版后,安丘市作协主席周庆武送给我一套共十二卷,曹昭民也给我送来了该《丛书》的卷六、卷十二。《石埠子旋饼香四方》在该丛书《非遗集锦》(卷六)里的第235页—239页,照片用了4幅。同时入选此丛书的还有我的《放足歌》《姐儿情》《纺线谣》《妃子峰的传说》《红沙老道传奇》等作品。

2014年7月初,潍坊市文联的王文章老师又向我约几个稿子,其中点名要《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稿。《石埠子旋饼香四方》《一封“遗书”和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摘月山小米香飘莒沂安》,都用在了当年11月底潍坊市文联编辑出版的《潍坊新作选》第三辑中。

对于石埠子旋饼这一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传统食品的宣传,从2008年3月12日两位县镇领导点题安排宣传开始,到2014年底,在6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今日安丘》报、《潍坊晚报》、《潍坊日报》、《渠风》、《精彩视界》、《安丘历史文化丛书(卷六)·非遗集锦》、《潍坊新作选(第三辑)》等多家报纸、刊物、书籍陆续进行了刊发、转发、选用,多家网站也给予了转载。石埠子旋饼真正走出了石埠子,“香”到了四方,并且越走越香。

《石埠子旋饼香四方》发表后,旋饼这一石埠子特产也引起了安丘市文广新局等主管部门的重视,就将我们这一带吃了六百多年的一种本来很平常的面食旋饼的制作技艺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再向上推荐申报级别更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埠子旋饼,这一本来默默无名在莒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普通面食,现在成了地方特色名吃引起关注和推介,具有了“非遗”价值。这首先得益于那两位县镇级领导的点题,也得益于赵秀云、许荣安、韩立新、张培中、曹昭民、王文章等各级报刊网站等记者编辑和文化主管部门相关同志的关注和推介。至此,对那两位县镇领导出题安排对石埠子旋饼的宣传,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交代。

山东特色饼有哪些(好品山东看安丘)(2)

石埠子旋饼的基本情况

现在将石埠子旋饼的基本情况说一下:

旋饼,石埠子民间普通面食。产生时间是在元末至正年间,具体年份定为自1346年始,一直是莒北丘南交界处(石埠子、召忽一带)农家的高端面食。从1346年到现在,近七百年间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因为莒北人祖祖辈辈的“跑海”贩鱼生意和贩板烟生意,所以元末至民国(其中贩板烟是清至民国),石埠子的旋饼还曾闻名于东南沿海(石埠子一带数百年来一直称位于石埠子东南的今胶南、日照一带黄海沿海为“东南沿海”或“东海”)。

石埠子旋饼的外型类似现在的无飘带的水兵帽,制作工艺应该是纯手工制作,主要是日常食用,现在也可作礼品。农村人自吃制作时,其基本数据为:圆型,直径25厘米,中间薄、边缘厚、最外边周边底又变薄。最厚处8厘米,中间圆心最薄处是0.5厘米,最外边薄边宽为1厘米。装饰纹样是以里面最薄处的圆心为中心,在整个圆盘内划割成标准四半扇形,圆盘外边则不能划割,否则就完全分离了。每一扇形内侧用筷子插点上六个眼,作用一是透气二是肯熟三是不容易变质四是好看;六个眼的排序是最厚处三个眼,中间两个眼,靠近圆心是一个眼。制作原材料只用小麦上等面粉,不能添加任何东西,要把面揉透揉硬。烙制工具是六仞锅、八仞锅、炉鏊和铁条锅笼。方法是先烙后烘烤,先把制作好的生面旋饼放到锅里与锅直接接触加热,烙到半熟,即先烙硬外皮,然后把旋饼拿出来,再把一个铁条锅笼放到锅里,再把烙得半熟的旋饼放到铁条锅笼里烘烤到熟透,这个技术环节方言叫“炕”,这是农家自烙旋饼的必要环节和技艺。用于自吃的旋饼,一个一般重1斤左右。现在商品性旋饼一个重量为8两,商品性旋饼也是手工烘烤为佳,若用烤箱,烤出来会发暄。旋饼的特点是香脆可口,特别是保存了小麦面粉最原始香味,又由于水分极少而保存时间较长,正常情况可保存10天左右不变质。

写着写着,好像又闻到了旋饼的香味……愿我们“石埠子旋饼”愈来愈香,永远香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