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HighFive》充满了春天气息,连封面上的小动物们都急切地呼朋唤友准备出动——“Let’s Go!”,所以这期杂志似乎也来得比以往要早一些,很多同学都纷纷表示已经收到,于是我和逃逃也赶紧把导读做出来啦。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

几乎每期的导读文章都会有同学留言说之前错过了订阅怎么办啊,其实我觉得即使手头上没有杂志,如果有兴趣了解美国文化,看看美国小朋友正在学什么、玩什么、吃什么,或者美国家长们都在干什么,每月和我们一起浏览下也会很有意思的哦。

比如每期扉页的主编寄语,总能用短短的几句话,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2)

这期主编Kathleen提到他们给其中的一个小故事《A Kite-Flying Day》取标题的过程,这让她由“放风筝需要风”联想到孩子需要什么。原来,在孩子尚还稚嫩脆弱,尤其在尝试新鲜事物遇到挫败的时候,特别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而当他们技能心智纯熟时,需要的则是我们的信任和放手。

2017.3 HighFive杂志导读

【开场秀】

这期的小活动《Stop!》看起来很简单,整套做下来运动量还不小,逃逃觉得和他跟爸爸平时一起做的HII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就是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训练,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以后来详细分享下)有点儿类似,他做两遍就累趴了,小朋友们也来挑战一下?

1 Reading-阅读

1首小诗:March Wind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3)

【导读小贴士】同样是春风,感觉我们古人描写的春风要温柔得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都是轻轻的、柔柔的感觉。但这首小诗所写的春风就很不一样,March在诗里有两个意思,March Wind,“三月”的风;Marching in with all its drums, 指的是风像带着它的鼓,刷刷刷地“行进”过来,让树上的枝条tangle(扭动缠绕着)、tumble(翻滚着),非常有气势。

在美国生活了几年,感觉这边的春风的确要“狂野”得多,可能是跟地势地形有关,尤其是美国中部,整个就是大大的平原,没有任何山地缓冲阻拦,风很容易一吹就吹大了。前几天我芝加哥的朋友才在朋友圈里抱怨一夜春风把他们家后院好多树都吹倒了,俨然一副“鬼子进村”的既视感。

不过无论是慢悠悠地走来还是急冲冲地袭来,春天,在它该来的时候还是来了,万物复苏,小朋友也开始有更多的户外活动,Hooray!

1个连载小漫画 :The Adventures of Spot (Spot小狗历险记)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4)

【导读小贴士】Slinter梦到被蛇追,醒来后还在追,她吓得跑来跑去,最后躲到床底下,才发现原来不是蛇,是它自己的尾巴。此场景是不是跟孩子第一次看到自己影子时的惊讶有点类似?会不会也跟Slinter一样,感觉有东西在追自己,但无论跑多快它就跟多快,最后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呢?粑粑麻麻可以和孩子讨论下,聊一聊孩子当时的感受,也将是很有意思的回忆呢。

特别提一下,漫画最后一句“Silly Splinter”的silly是很常用的一个形容孩子“傻傻的、笨笨的”词语,它本身并没有表达真的很笨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亲昵感,就类似我们所说的“小笨笨”。silly和dumb, stupid不同,后者在很多美国小学里是禁用了的,因为无论是用来对人还是对物,都是很没礼貌的。所以,粑粑麻麻平时如果和孩子英文对话时也要注意,表示“笨笨的”时候用silly, 而不要用dumb和stupid哦。

3篇较长的小故事:

A Kite-Flying Day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5)

【导读小贴士】几位小朋友在公园里放风筝,可是一开始风不够大,他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把风筝举高高(hold our kites higher like this),拉着风筝跑得很快(run really fast like this),甚至和风筝说会儿话(talk nicely to our kites),都试了,可是风筝还是飞不起来。孩子们好失望,Niko的妈妈安慰他们说,可能我们需要风更大的日子。最后,正当他们准备打道回府时,突然刮起风来,终于是个perfect kite-flying day(绝佳的放风筝日)了!

我们大人都知道,凡事做好准备,足够努力,但最终能否成事还是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让孩子学会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也是一种能力。就像平时玩游戏一样,要有想法有策略,但也要有点儿小运气哦。

Jared’s Favorite Button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6)

【导读小贴士】这个小故事估计每位麻麻都深有体会,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段“按钮敏感期”啊。记得逃逃4、5岁左右时,玩什么东西都喜欢去找找有没可以按的按钮,特别期待按了按钮过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也像故事里的小主角Jared一样,无论在家里或在外面所有需要按按钮的地方,也抢着去按。

对于“按按钮”这个动作,故事里用了好几个不同的词,把不同力度,不同按法表现得非常细腻,粑粑麻麻也可以试着给孩子讲讲,让他体会这些词汇的区别。

Push – push the button, 最常见的用法,也是表示最普遍的按按钮这个动作,这时的button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需要用手指稍微用一点儿力往前推按。

Tap – 比push要轻微一点儿的按,比如电梯的按钮,感应很灵敏,不需要用多大的力气,轻按轻放即可。

Mash,使劲按,mash本身是表示把什么东西碾碎的意思,比如“mash the beans to a paste”,把豆子碾成豆浆糊糊。这里Jared拿着妈妈的车钥匙按按钮,是一手拿一手按的动作,用mash很能表现出他的使劲。

Poke,用尖的物体去戳,Jared够不着门铃按钮,用雨伞伞尖去戳,用poke非常形象。

这让我想起贾岛那个“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的小故事,原来不仅中文里讲究“推敲”用词,英文也是很讲究的。实际上怎么用词就是英文写作里很重要的内容,比如逃逃做过这样的练习,“Said is dead”(“说”这个词死了,把它埋了),老师鼓励他们写作时尽量不要用“said”,而是换成更准确的,更能表示主体情绪状态的词。同样是“说”这个动作,大声生气地吼可以是roared, yelled,小声窃窃私语可以是murmured, whispered, 它们都有不同的色彩,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7)

Lulu Throws a Party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8)

【导读小贴士】三月份有个重要的日子,那就是3月2日Dr. Sesuss的生日。Dr. Sesuss是全美老小无人不晓的童书作家,他的很多书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随时都能说出几句,所以Dr. Sesuss的生日也被定成了全美阅读日——NEA’s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美国教育委员会)Reading across America,美国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图书馆,甚至喜爱Dr. Sesuss的家庭都有相应的活动来庆祝这一天。

《Lulu Throws a Party》讲的就是Lulu一家开派对来庆祝Dr. Sesuss生日的故事,虽然这个梗是最后才揭晓,但逃逃看到第二张图片就猜出来了,因为托盘上他们准备的点心是帽子的形状,而且就是Dr. Sesuss笔下那只著名的“The Cat in the Hat”所戴的帽子。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9)

1个英语和西班牙双语故事:

A Family Visit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0)

【导读小贴士】这期的故事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会几个和家人有关的西班牙语单词,妈妈(mom),哥哥/弟弟(brother),婶婶/阿姨(aunt),侄儿/外甥(nephew)。

原来西班牙语和英文一样,亲戚用词比较笼统,不像我们中文那么复杂,每一种关系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爸爸的哥哥和妈妈的哥哥是不同称谓,比如同样是姐姐,来自爸爸家和妈妈家的叫法不一样,来自爸爸的哥哥家和爸爸的姐姐家,叫法也不一样……想到这些突然觉得学英语/西班牙语还是挺划算的,搞清楚几个词就能覆盖一大家子的人了,不妨和孩子算算这笔账,然后努力学一学吧^_^

2 Puzzles-猜谜

HighFive杂志的puzzle部分似乎从来都没有让孩子失望过,看起来很简单,但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美国这边很多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老师也会经常在课堂上让孩子做这样的游戏练习。

1个连载的My First Hidden Pictures Puzzle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1)

【玩法小贴士】在图中寻找隐藏物品,可以考验孩子的专注力。这期的几样东西都隐藏得比较好,要找齐还真得需要些耐心呢,不过即使找不齐也不要气馁哦,看着这么一副春意盎然的画面,心情也会舒畅的。

1个连载的Look and Look Again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2)

【玩法小贴士】在两幅图画中找不同,这是经典的训练孩子专注力和记忆力的游戏。

这个游戏让我也涨姿势了。Pancake with syrup(薄烤饼配枫糖浆)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款早餐,不过我之前只知道maple syrup(枫糖浆)是加拿大的特产,产自一种枫树,但还真从来没搞明白syrup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3)

看到小动物们采集制作枫糖浆的图画,又上网查了一下,才明白原来工序还挺复杂,用传统方式采集枫树汁,需要把导管插入树的“心脏”部位,而且要树龄40年以上的树才能采,之后还要煮熬,酿造……不过maple syrup的味道挺甜美的,我个人觉得比蜂蜜要好吃些。

That’s Silly!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4)

【玩法小贴士】“That’s silly”!找出图中那些不合常理,或者特别有趣,特别好笑的地方。穿鞋子的八爪鱼,有红绿灯的海底世界,打斗地主的小丑鱼,开着跑车的螃蟹…...还能再脑洞大开一点儿吗?我猜小朋友看了肯定会很开心。

My Green Balloon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5)

【玩法小贴士】“气球飞上天了,我要修一个宇宙飞船坐着去把它追回来”,好大的口气啊。这是HighFive每月一期的数学栏目,但每次都不会单独地让孩子算数,学数学,而是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里,想象中。除了数红色和蓝色的气球,还可以让孩子数下星星,或者猜想一下追到最远的气球要多久……

3 Activities-活动

Carrot-Raisin Salad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6)

【玩法小贴士】把胡萝卜(Carrot)和葡萄干(Raisin)搭在一起吃,按照我们华人的饮食习惯可能会觉得有点儿奇怪,不过味道还可以哦。老美不像我们那样经常把葡萄干当零食吃,但是很喜欢配在早饭的麦片里,或者各种各样的沙拉里,习惯了感觉还挺不错,其他蔬菜的味道可以冲淡葡萄干的甜味,不会太腻,和孩子一起试试吧,而且还很健康呢。

A Recycled Band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7)

【玩法小贴士】美国这边的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会拿来制作各种各样的乐器,印象中这两样乐器逃逃以前都有做过。喜欢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从本质开始认识音乐。其实音乐并不神秘,任何能制造出节奏、旋律的物体,都可以相互协助演奏,制作出我们喜欢的声音。

另外,制作乐器的过程也是个科学小实验,每根弦的声音听起来一样吗?和两个杯子摩擦的声音一样吗?每次摩擦的声音能持续多久,和摩擦力度有没关系呢?

Make a Rain Meter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8)

【玩法小贴士】雨水计量器是非常经典的科学小实验。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会对单位、刻度这些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图片中建议用叉子柄的宽度做单位刻度,这特别适合低龄孩子。对于稍微大点,能读懂尺子刻度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直接把这个刻度表做成和尺子读数一样,测量时能得到真实数据,孩子的兴趣热情会更高。

另外,如果能坚持,可以持续监测一段时间,比如整个春天的几个月,每次下雨时测量一下,记录数据,然后做出一张统计图表,会很有意义,孩子也更有成就感哦。

培养儿童独立睡觉(由放风筝需要风)(19)

OK,上面就是《HighFive》2017年3月刊的全部内容。学习英文离不开了解承载这门语言背后的生活和文化,希望我们每月一期的导读对大家有帮助。下一期,将会在我们收到2017年4月刊后和大家见。

往期导读:

《HighFive》2016年11月刊导读

《HighFive》2016年12月刊导读

《HighFive》2017年1月刊导读

《HighFive》2017年2月刊导读

这是逃妈和八岁儿子逃逃在美国打造的号,逃妈主写侃育儿,逃逃主讲学英语,关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