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孙柔嘉是心机婊?可能这就是生活

《围城》是我读的次数最多的书之一,书中几个关于婚恋片段的描写,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并且在自己婚前、婚后对这些片段有不同的理解,也更理解了婚姻生活。

1.可爱深红爱浅红。男女相处,如果不是一见钟情,那么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中间有很多的“点”,不经意间,可能被对方的某个“点”所吸引,就可能产生情愫,所有的“点”连起来,就可能成为恋人、走进婚姻。

方鸿渐初见孙柔嘉,只是觉得她是同事,是晚辈,没有考虑过男女情感,她不如唐晓芙的清纯可爱,甚至不如他不爱的苏文纨端庄高雅,可两人在接触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让彼此心动的地方。在去三闾大学途中,方鸿渐、赵辛楣和孙小姐合住一个房间,方鸿渐晚上起来喝茶时,

不由自主望望孙小姐,只见睡眠把她的脸洗濯得明净滋 润,一堆散发不知怎样会覆在她脸上,使她脸添了放任的媚姿,鼻尖上的发梢跟着鼻息起伏……

从这些描写中,可见孙柔嘉已经让方鸿渐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再加上孙柔嘉后来生病,到学校被学生欺负时向方鸿渐的倾诉,让方鸿渐觉得自己在这个娇小女人面前有男人的高大。相反,孙柔嘉也是由方鸿渐对自己好像“与众不同”的态度中,慢慢倾心于方鸿渐。

其实就如赵辛楣的分析,旅行最能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如果两个人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或许可以适合成为夫妇。尽管孙柔嘉在两人相处中使用过一些“手段”,比如装睡,偷听方、赵讲话,杜撰父亲来信等,让人觉得她是心机婊,但其实,普通人的恋爱婚姻不都是这样吗?像电影中彻彻底底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毕竟是少的。《围城》之所以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著作,因为它照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围城为什么不看孙柔嘉(围城孙柔嘉是心机婊)(1)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生活中,夫妻之间的对话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多是不在一个频道上的,男人粗枝大叶,女人注重细节,你说的,她不懂,她想听的,你不说,当这两个频道交接时,就会互相干扰。

从香港坐船回内地,方鸿渐和孙柔嘉在甲板上乘凉,鸿渐感慨道:“去年咱们第一次同船到内地去,想不到今年同船回来,已经是夫妇了。”并且宣称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孙柔嘉的穿着。这立刻引起柔嘉的积极响应,“我那天穿一件蓝花白底子的衣服,… 这是不是所谓‘缘分’,两个陌生人偶然见面,慢慢地要好?”谁知接下来方鸿渐就偏离了“轨道”,鸿渐发议论道:

譬如咱们这次同船的许多人,没有一个认识的。不知道他们的来头,为什么不先不后也乘这条船,以为这次和他们聚在一起是出于偶然。假使咱们熟悉了他们的情形和目的,就知道他们乘这只船并非偶然,和咱们一样有非乘不可的理由……

自然,这些议论受到孙柔嘉的强烈抵制,“好好的讲咱们两个人的事,为什么要扯到全船的人,整个人类 ?”接下来就是两人的冷战。

很多人看到这段都会哑然失笑,这在平日里夫妻之间很常见,男人会怪女人说变就变,女人则埋怨男人毫无情调。其实,“聪明”的男士要会审时度势,谈话中应照顾女士,尽量往她的话题上靠,如果不小心偏航,要随时“纠偏”,避免撞上礁石啊。

围城为什么不看孙柔嘉(围城孙柔嘉是心机婊)(2)

3.万紫千红总是春。夫妻之间,吵架在所难免,其实并没有严重到“人无百日好”的高度,谁都有气不顺的时候,只好拿最近的人来撒撒气,这时千万别较真。如何巧妙化解争吵,和好如初,才是生活的艺术。

方鸿渐与赵辛楣在香港重逢,外出小聚,两人把酒言欢,这里孙柔嘉怨气也愈积愈满,躺在床上生闷气。回来之后便是一阵交锋,硝烟过后,好在方鸿渐有心,给孙柔嘉买来荔枝,并说,“我今天出去回来都没坐车,这东西是我省下来的车钱买的。当然我有 钱买水果,可是省下钱来买,好像那才算得真正是我给你的。”孙柔嘉泪渍的脸温柔一笑道:“那几个钱何必去省它,自己走累了犯不着。省下来几个车钱也不够买这许多东西。”一场小规模战争才就此化解。

在后面的情节里,方鸿渐、孙柔嘉的争吵更多,场面也是不断升级。可见夫妻二人摩擦在所难免,把控局势,不一定非要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黑白分明,两个人找到共同点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吧。

围城为什么不看孙柔嘉(围城孙柔嘉是心机婊)(3)

许多读者在方、孙的婚姻中,对孙柔嘉批评较多,认为她有心机、爱耍手段、做作,其实在多读几次之后,或者有了生活体验之后,会发现,这也是我们的生活啊!

婚姻是围城,它禁锢我们,也为我们遮风挡雨。

所以,作者是在批判什么吗?又或许,其实是告诉我们生活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