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贪墨一案终审的证词送呈嘉靖皇帝朱厚熜,可是,嘉靖帝只看了赵贞吉的,海瑞的看都没看就当着严嵩、徐阶和吕方的面烧掉了。嘉靖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这件事还是要从海瑞说起。海瑞是谭伦举荐给裕王的人,人人都知道海瑞号刚锋,但是开始并不知道他如此刚直,即使是在人人都看清局势的情况下也是宁折不弯,所以,对于海瑞要做的事,赵贞吉心里清楚,而这位嘉靖皇帝只怕也是知晓。所以也才有后来的“海瑞就是一把利剑”的说道。故,嘉靖皇帝看不看海瑞呈报的供词,他都知道什么情况,知晓不知晓,完全是无所谓之事。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狱中对话(嘉靖皇帝为什么烧了海瑞呈送的供词)(1)

嘉靖皇帝为什么烧了海瑞呈送的供词?

但是,打开不打开,却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严嵩、徐阶和吕方都在场,其实不打开,三个人也知道其中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包括嘉靖帝在内,四个人都知道供词的内容是什么。那么,这份供词还有必要打开吗?如果打开,问题就摆在了明面上,就得去解决。怎么解决?都是问题。想象一下,一旦打开,郑泌昌何茂才供出的毁堤淹田是受严世璠的指使,更关键的是,改稻为桑是嘉靖帝许下的国策,严世璠完全有理由说操之过急而毁堤淹田,最终这一巴掌打到嘉靖帝自己的脸上。所以这封供词打开不得。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狱中对话(嘉靖皇帝为什么烧了海瑞呈送的供词)(2)

嘉靖皇帝为什么烧了海瑞呈送的供词?

也许我们还记得《雍正王朝》中胤禛烧毁《百官行述》的事情,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因严嵩的政治捆绑,嘉靖帝无法短时间还手,他只有抽自己嘴巴的机会。有人说,你难道不可以利用裕王一党的人打掉严嵩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前任内阁就严嵩、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严世璠,五人内阁严家就占据了两席,严世璠还把持着吏部,全大明朝的官员,一半儿以上都是严党的人,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倒严有可能造成新的内乱,到那时候,嘉靖要是还想修道,只怕没那个时间了。

所以,严嵩在休病假的时候,当严世璠说徐阶会不会趁机打压严党的时候说了三个字:他不敢。究其原因,就在于此。

在整个剧本的脉络上看,朝政金三角(严嵩、徐阶和吕方)的角力是暂时维持朝政稳定局面的关键,嘉靖帝也正是利用了三角的稳定性耍足的权术和谋略,这种政治上 的平衡是必要的,可取的。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狱中对话(嘉靖皇帝为什么烧了海瑞呈送的供词)(3)

嘉靖皇帝为什么烧了海瑞呈送的供词?

如果,这份供词一旦展现,会有什么结果?可以说,毫无结果,除了郑泌昌何茂才必死之外,几乎难以伤及严党,为什么?严世璠不会蠢到留下字据说指示了他们毁堤淹田,同样,贪墨一案的主角是杨金水,杨金水目前还在装疯,他装疯的事,上次我已经说了,在此不赘述。相比于毁堤淹田,嘉靖皇帝更加关心的是贪墨一案。从次序上看,那份供词也不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虽然赵贞吉,谭伦知道局势的走向,也知道怎么办才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他们无法左右海瑞的想法,他们都是省级和省级以下的官员,抱着十分重视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但是对于高层来说,对于大明朝的整体局势而言,在嘉靖帝和金三角面前,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看或者不看,真相就在那里,烧了,面子上饶了严嵩,其实也是饶了嘉靖自己。不烧,打的是严嵩的脸,但是打的也是嘉靖自己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