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

问卷调查

《规划》草案

沈阳市沈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

国土空间规划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2035年的沈阳是什么样,需要规划专家的研究和探讨,更需要沈阳市民的共同参与。7月21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沈阳正全力推进《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据悉,本次总体规划是国家规划体制改革后第一部覆盖沈阳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背景下,面向2035年长远发展、统筹全市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纲领性文件。

为高质量编制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规划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探索 “开门规划、共同规划”,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编制各环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致力通过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集众智、谋共识、凝合力”,共同绘就“以人民为中心”的沈阳2035蓝图。

《规划》如何谋划沈阳未来?沈阳日报专访沈阳市自然资源局相关编制负责人,对《规划》草案进行权威解读。

邮寄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四经街149号,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处 邮编:110003

电子邮箱:gtgh23213270@163.com

(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多规合一建立“大规划”

一直以来,我国各种规划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的事权不同,规划目标不同,往往容易造成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是,同样一块地,国土规划中是基本农田,林地规划中是林地,而在城建规划中又被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某些地块要落实规划用途,程序十分复杂。

解决规划矛盾,改革势在必行。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被统一融合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目的就是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简单说,国土空间规划不单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或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延伸,也不是简单的‘多规合一’产物,而是‘区域整体’的谋划,是一种全新的规划类型。”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了市、县(区、市)、乡镇“三级”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管全过程的纵向和横向传导机制,指导县(区、市)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原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空间规划,聚焦现状分析与风险识别、目标与战略、区域协同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心城区布局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历史文化保护与风貌塑造、安全韧性与市政基础设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传导与实施等重点内容。

找准新定位适应新要求

《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入落实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成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为远景目标,以“‘十四五’时期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近期目标,历经多轮研究论证,集中各个方面智慧,初步描绘出城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规划》努力满足“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编制规划,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努力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坚持区域协同、城乡融合,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等国家战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底自然和人文禀赋以及发展特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时代特征。

努力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从“土地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塑造高品质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3个部门参与 32项专题研究

据介绍,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于2019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为保障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沈阳市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全市53个部门集体参与,发改、应急、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牵头开展重点领域研究。

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要求,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全面实施基础调查。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梳理了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存量土地、房地产运行等转型面临的“22笔账”,开展了黑土地侵蚀、土壤沙化、土壤污染、地质灾害、地下空间、低效工业用地、棚户区改造等72项城市基础能力调查,完成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风险评估),开展了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对标对表,明确规划重点方向。

其次是深入推进专题研究。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涉及面广、专业要求多的特点,沈阳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联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生态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与高校,组建高水平、多专业的专家团队,为规划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最后是科学推进方案编制。围绕国家中心城市总目标,先后开展10个方面、32项专题研究,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格局,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分解落实各项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明确城市空间结构,围绕全域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城市安全韧性提升等方面,绘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蓝图”。

在此过程中,沈阳坚持“问计于民”,开展公众参与,组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各类活动,大范围开展市民意见调查,动员全社会参与规划编制。

多规合一铸就国土空间发展大计

通过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共同绘就,沈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即将揭开神秘面纱。据介绍,该《规划》范围为沈阳市行政辖区,面积12860平方公里。《规划》以水定人,考虑水资源约束,确定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为1200万人左右,实际服务人口为1500万人左右。按照实际服务人口配置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总体规划实现了全市规划一张图,这次大手笔的多规合一铸就了未来长时间沈阳国土空间的发展大计,将大大有利于沈阳高效整合全市空间内的各类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有力推进各项战略方针和发展指标的落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规划》是沈阳近期制定的最全面、最权威的中长期规划类文件,涉及都市圈合作、城区发展、城市配套、人口民生等方面,信息巨大,成色十足。相较以前,《规划》重点落在提供国土空间的支撑和保障,强调空间资源利用的提质增效。坚持“优化存量、激活流量、用好增量”的规划思路,将“调结构”和“提品质”作为核心目标,节约集约用好每一寸土地。

《规划》贯彻“一优三高”(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理念,加快建立符合沈阳实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首先,在空间统筹方面,沈阳科学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控制线。提出构建全域“北美南秀、东山西水、一核九点、一带五轴”的理想空间格局。

其次,沈阳提出实现蓝绿空间有机融合,构建“一屏一带,两山七水多廊”生态安全格局。

再次,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高质量、高速度增加各类教育、医疗、文体设施资源配置,提供有温度的公共服务。

最后,按照15分钟步行可达的空间范围,配置满足不同类型及层次需求的日常基本保障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提供全年龄段居住生活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理想生活空间。

规划草案 等您最后“修补”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规划》已经形成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民之所望,施之所向。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自然资源局将综合各方意见建议,优化完善规划成果,编制更高质量的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沈阳打造成为每个人的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规划范围

沈阳市行政辖区 面积1286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2021年—2035年

近期至

2025年

远景至

2050年

审图号:

辽AS(2021)2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