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醉玲珑》官微公布改档消息,原本一周播四集改为连播六集…

醉玲珑五十七集(醉玲珑改档一周连播六集)(1)

这对于剧粉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啊,不说感恩戴德喜极而泣至少也应该开心一下吧,然而,买账的人并不多。

醉玲珑五十七集(醉玲珑改档一周连播六集)(2)

周播剧起源于美国,在、日、韩等国也比较流行,2011年11月,继广电部限娱令出台后,中国开始出现周播剧…其实,无论平台还是电视台都是在一厢情愿的强行周播,至于观众们对周播意见究竟如何,此次《醉玲珑》调档大概是观众们第一次针对周播剧发声。

一周四集…网友:《醉玲珑》是被周播耽误的爆款

在《醉玲珑》没有播出之前,就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当红花旦刘诗诗,人气小生陈伟霆,现象大剧《花千骨》的制作团队,可以说网友们是各种期待。

然而在正式开播之后,收视率却一路下滑。在改档信息公布之后,终于有观众道出了实情:

醉玲珑五十七集(醉玲珑改档一周连播六集)(3)

一个人的发言或许是稍显片面,“开学了”的接口也稍显拙略,毕竟一部真正的爆款大据不应该只是由学生粉来撑起来。其实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大多人还是对“周播”存有怨念。

醉玲珑五十七集(醉玲珑改档一周连播六集)(4)

从豆瓣评6.1的评分来看,《醉玲珑》也算是制作精良,口碑不错的大剧,毕竟《楚乔传》才5.0,《花千骨》也才5.9…但是《醉玲珑》的流量却完全不是一部大剧该有的样子。有剧迷们认为它完全是被周播模式给耽误了。

虽然周播剧的市场地位是稳的,但是它的成绩却一直是个谜。去年,江苏卫视与北京卫视分别以《九州·天空城》和《新边城浪子》为首发剧集开辟各自的周播剧场。年底,浙江卫视和安徽卫视也开辟了自家的周播剧场…

结果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先是《九州·天空城》在播完后便偃旗息鼓,浙江卫视的周播剧场更是形同虚设,播出的多为没影响力的新剧或者干脆重播老剧。

徒有其表的“伪周播”,还要替愿望落空的制片方背锅

周播剧的核心并不在于每周更新…以周播剧的起源美国为例,美剧一般是一周更新一集,总集数大概在20-30之间,按季度划分。最显著的特点是边拍边播,根据观众反映随时调整内容。如果整体反响比较好的话电视台会继续定第二季。

反观中国的周播剧,基本是只学到了更新频率…

周播的形式之所以会在国内收到追捧,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必然是为了利益。首先,周播剧因为拖拉的时间够长,片方有足够的时间仍话题,炒热度,话题也有足够的时间发酵,可以最大可能的催生爆款出现。

其次,敢走周播的往往是大IP,自以为自己魅力无限,可以吊住观众胃口的那种,电视台也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这种高热度剧来按照作品项目进行单独招商,打破固有的剧场招商模式,增加电视台赢收空间。

事实是,大部分的周播的据收拾并不太好,像《花千骨》,《三生三世》这种已经算是顶好的结果了。不过说实话,这俩剧我都追了,但是都没追到结局就弃了…毕竟好看的电视剧那么多,谁有功夫一直等你啊。

如果这些剧都是日播,有没有可能结果会更好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定如果那样的话我不会只看一半…

电视台的那些小心思就更不用说了,毕竟行业内还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并且,2017年,截至到目前,但凡是引发热议的电视剧,全部来自日播剧。

原本应该制作成本高昂、作品精良的周播剧,却因为国产剧只“徒有其表”而变成了低门槛、电视台消化库存、避开黄金档诸多播出限制的“蹊径”。最后还落得个“周播剧”不行的下场。

想要用周播来吊观众胃口的剧们,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今年年初,就有人提出“美剧模式将是网剧的主流趋势”的观点,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也描绘了网剧的发展前景:季播 周播,缩减集数、拉长每集长度,同时比照欧美标准增加单集投资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目前网剧们还处于拼IP,拼明星,拼投资…的阶段,内容制作还处于基础阶段,谈播出模式实在是有点早了。就好像还没挣够一个亿呢,就老幻想怎么花…

周播模式之所以能在美剧,韩剧上能吃得开,主要还是因为人家剧情设定,剧集制作水平高。他们剧本本身就很成熟,在一周的容量内,一方面能很好地铺开上一周剧情或者预告中留下的“包袱”,又能把观众吊起的胃口满足,同时紧接着为下一周期的剧情做好铺垫,不会将一个期待点拖延过长的时间。

像一些国产剧,看了开头就能看到结尾,谁还有功夫跟你墨迹。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制作能力,也不是拿不出好作品,而是整个市场都太浮躁,有人急功近利,认为品质不重要,有人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中国很多影视制作者的通病,总想用商业流水线的方式炮制能赚钱的作品

结果周播剧成这个样子,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