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时称彭城的江苏省徐州市在七年內六次易手,平均一年多就要换个主人,吕布袁术曾为它秣马挥兵,魏蜀吴三国都对其虎视眈眈,论战略地位,只有后来的南京可比。
早在西汉九江王英布反叛时,就曾有谋士建议先取徐州(彭城),再图北上,结果英布不听,最终惨败。
上图_ 青州、徐州
- 徐州为何如此重要?
如果我们打开地图,不难发现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无一不是交通要冲。徐州市古称彭城,何谓城?“城”是囤积人员和物资的军事据点,修有既高又厚的城墙。城的设立,或是在交通网的中心,或是扼守咽喉要地。我们看古人打仗,许多时候明明可以越城而过,但就是要拼死攻城。这是因为城中拥有大量补给,打下一座城比等着后方运输队强多了。其次,不攻下途径城市,难免被人断了后路,凶多吉少。
同时,控制水路的城市又比控制陆路的城市重要。从古到今,国内交通运输的主力经过了从河流运输到铁路运输再到公路运输的数次转变。对古代人来说,最经济、最便捷的运输方式只有河流运输一种。在唐朝高宗时期,由于从长安到洛阳一段的水路运输无法打通,经过道路周转的粮食愣是无法满足长安城需求,逼得唐高宗和武则天数次三番前往洛阳就食。水路交通重要性可见一斑。
上图_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图
在战争时期,河流运输还为部队调动提供了极大便捷。李白就曾在诗中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当然千里的江陵绝对无法一日还,但是坐船的舒适和快捷是陆地上车马交通无法比拟的。对动辄数万人的军队来说,乘坐河流上的船只是快速调动的唯一途径。
恰好,古称彭城的徐州城既是人为选择的军事基地,也是南北河流汇聚的交通要冲。在先秦,诸侯封地遍布南北东西,秦国从西往东打,徐州的战略位置还不重要。但从西汉开始,中国的战争变成了南北对峙,绝大多数时候是北方的军队顺势而下、南方军队驻城扼守。一方面是水上运输交通南北,守住咽喉断敌道路;另一方面是南北隔河而望,扼守据点敌方无法渡河,徐州城的地位终于迎来逆转。
上图_ 淮河流域图
说徐州,就不能不提泗水。发源于山东省的泗水因四源并发而得名,由北向南,途径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市、济南市,途中还汇聚了瞳水、沂水等许多河流,最后注入淮河。淮河和泗水也因此被并称为淮泗。当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候,就站在泗水岸边。徐州城地势同我国地势一样,北高南低,以泗水为主的一众河流聚于徐州。在当时,谁拿下徐州谁就掌握了淮泗,谁掌握了淮泗谁就控制了交通,谁控制了交通谁就能赢得战争。
徐州的战略位置格外重要的同时,徐州本身的素质也是出奇的高。古代筑城,讲究一个易守难攻,城门一关,敌人除非登天不能破防。想要易守难攻谈何容易,非占地利不可。恰恰徐州又是一个占尽地利的城市,南低北高的同时徐州城还三面环水。围城战中,别的城市四面遇敌,徐州只有一面,而面对敌人的那一面恰恰是地势低的南面,真说得上是占尽地利。
上图_ 黄河流域地图,标头处为开封段位
- 但是徐州城也有不利的一面。
几乎所有的水运枢纽城市都要面对洪涝灾害的问题,被北宋当作都城的开封历史上就数次被洪水淹没。而徐州城控制的河流又恰恰位于地势上高的北方。春秋战国时,徐州城北部的河流就同黄河一样是地上悬河,一旦绝口,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筑坝技术在两汉时期取得了飞速发展。虽然依靠当时的筑坝技术控制黄河有些为难,但是想拿捏住淮泗水系,还是轻轻松松。依靠先进的筑坝技术,从东汉开始徐州城的安全有了保障,城里的军民终于不用再为洪水担心。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南北对峙时期,北方拿下了徐州城南方就出不去,南方拿下了徐州城北方就下不来,地位绝对不亚于日后的南京。曹魏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刺史治所被迁往彭城,自始彭城徐州互称,到了后世,只有徐州而不见彭城。
上图_ 隋唐运河及漕运
- 徐州城的传奇始于地利,终于天时。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天然河道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要求。一场贯穿南北的运河工程在隋唐展开。隋唐大运河一经贯通,就成了南北运输的中心。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被隋唐大运河逐一贯通,南北往来变得无比快捷。
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徐州城的军事地位逐渐降低。从北往南,经洛阳入通济渠到洪泽湖,从洪泽湖到扬州、镇江,再入运河就能直达宁波。徐州逐渐退出了第一梯队,南京、镇江等新兴枢纽城市开始崛起。
上图_ (汴河)通济渠行经示意图
另一场决定性的事件发生在南宋初年。随着赵宋朝廷南迁,以黄河为基干的北方陷入战乱。黄河汹涌澎湃,非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无法治理。随着河道淤堵,黄河开始泛滥改道,最终侵入淮河入海,也就是常说的黄河夺淮。
黄河夺淮造成了我国水文地理的巨大变化,徐州城再也不是扼守南北咽喉的唯一要地。但作为百年的军事重镇,徐州城依然对周边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唐末、元末、徐州城都曾数燃战火,徐州城的百姓也曾生灵涂炭。时过境迁,曾经的往事都已尘封,徐州城的传奇故事还在久久回响。
作者:刘不成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三国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