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进口集装箱15.68万标箱,出口36.58万标箱

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梁场(龙头岗综合码头为水运航道增活力)(1)

  8月16日,在赣江之滨,南昌龙头岗码头巨轮往来,卡车穿梭,工人们有序装卸满载着生产料件的集装箱,繁忙景象彰显着强大的发展韧劲。

  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地处樵舍镇,距南昌市区18公里,毗邻昌北国际机场。其功能定位以经营集装箱、件杂货装卸为主,兼顾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等港区服务。

  龙头岗综合码头包括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和在建的二期工程,码头一期工程于2016年9月建成运营,总投资约8.749亿元,设计吞吐量集装箱20万标箱/年,件杂货180万吨/年。“我们码头目前开通了南昌—太仓,南昌—武汉—岳阳,南昌—南京—宁波,主航线南昌—太仓—上海、短航线南昌—九江,南昌—南京这五条航线。”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东领告诉记者,码头在积极开拓集装箱外贸进口业务的同时,也在全力经营内贸业务,整个码头标准箱物流转运量实现逐月提升。截至7月底,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累计完成进口集装箱15.68万标箱,出口36.58万标箱,件杂货吞吐量737.83万吨。

  在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车辆来往穿梭,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中。

  “今年7月我们启动了二期工程,上下游筑岛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预计9月30日前完成。整个水工结构计划2023年7月完工并交工验收。”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工程项目办负责人皮爱国介绍,二期工程拟建2000吨级泊位2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其中通用泊位1个,集装箱泊位1个,占用岸线长度200米,水工结构按靠泊5000吨级船舶设计。同时,该项目设计吞吐量为190万吨/年,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箱/年,钢铁吞吐量50万吨/年,散粮吞吐量20万吨/年。

  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省水路运输服务能力,在助推南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昌九一体化联动融合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南昌日报记者 刘冕/文 马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