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向小学生传授中国共青团的相关知识,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服务团于7月6日来到了镇江市丹阳市恒大名都小区开展了“手工进课堂,团旗入我心”的趣味手工活动。

共青团手工作品制作(趣味手工进课堂)(1)

因材施教,前期准备

志愿者通过制作有关中国共青团的相关课件,首先让小朋友初步了解中国共青团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再选取了团旗、团徽、团员证等图片,加强小朋友对共青团的印象。接着,志愿者来到线下实体店购买共青团团旗手工制作材料包和白色卡纸,和小朋友一起在课堂上完成手工制作。

手脑共用,团旗制作

课程伊始,志愿者打开材料包,先展示样图,将材料按顺序一一摆放整齐。再给小朋友介绍了制作的步骤、需要用到的工具及其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动手实践时间,小朋友拿出铅笔,按照样图上的虚线,勾勒出团旗的基本模样,再拿记号笔进行进一步描黑……在教小朋友绘制图案的过程中,细心的志愿者发现小朋友对于绘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不完全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适当地添加自己喜欢的内容,志愿者便进行指引,教导小朋友在旁边画上如团旗旁画上红领巾、写下创建共青团的时间等等。

勾勒完毕,小朋友需要将颜色不同的五谷豆按照样图正确地粘贴在图纸上。看似简单的粘贴,但当小朋友真正操作时,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不仅考验了手和脑的同时协作能力,也极大地考验了小朋友的耐心。“老师,你能帮我粘贴一下‘中国共青团’这几个字吗?我尝试了好几遍却还是粘得歪歪扭扭。”粘贴这五个字也是本次团旗制作的难点,它不像旗帜本身大多都是一体的红色且“占地面积”充足,不仅要在有限的地方粘贴住狭小的五谷豆,还要贴得整整齐齐。在志愿者和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逐渐掌握了粘贴的要领,越来越得心应手。经过小朋友用心的创意创作,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就此产生。志愿者巧妙地将绘画和团徽结合,授课形式变得有趣多样化。

再接再厉,精彩绘画

在第一个手工的基础上,小朋友大致了解了团旗的样式,这节课旨在让小朋友认识并记住团徽。志愿者投放团徽的图片,小朋友按照图纸,先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形,再在上半部分画出旗帜的形状,接着小朋友画出麦穗,这考察了小朋友的数学能力,需要将麦穗画得对称。一开始小朋友还游刃有余,越往后头低得越低,头上也冒出了小小的汗珠,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画出来的团徽栩栩如生。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朋友完成了上色,一个完整的团徽终于大功告成了,小朋友的脸上洋溢出自豪的笑容并大声喊着“老师,我做到了!”

夏日炎炎,却阻挡不了小朋友的活泼热情,在课堂上能够一直沉下心来,保持冷静,完成精细的手工制作,实属不易。

共青团史,一直延续

负责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表示,趣味手工让小朋友尝试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体验不同的手工种类,身体力行地完成两件手工作品,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考验了耐性心和动手能力,让小朋友在玩中学、学中玩,记忆更加深刻。志愿者也意识到沟通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这次课堂也让他们体会到双手不断努力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共青团史在传递,星火相传永不停。身处小学阶段的同学大都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态,对共青团史根本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殊不知这一形势若继续发展,中国发展的曲折历史和先辈们的累累硕果将被永远遗忘。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谈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国家的花朵,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而学习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青团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是少年值得学习和效仿的组织。共青团的光辉历史,不仅大学生应该学习,应让更多少年知晓,并让他们一直传播、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