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最早的大一统王朝是秦汉,对王朝最大的外部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始皇的应对是派大将蒙恬筑长城、戍边塞,御敌于千里之外;汉武帝的方略是遣卫青收河套、战漠北,逐匈奴永绝后患。

防御有防御的烦恼,农牧分界线上的万里长城实在太长,来去如风的骑兵单点突破防不胜防。进攻有进攻的难题,打跑了匈奴又冒出来五胡,草原不适合农耕定居,让北方的边患成为中原永久的噩梦。

然而长城以北并非全都是牧场,辽东是例外更是要冲。辽东在地理上位于蒙古草原的侧翼、在环境上是农牧混杂、胡汉混居之所,这样的地理环境是中原制约草原的天赐宝地。

农牧混杂、胡汉混居让辽东可以养育一支精锐的骑兵,适合农耕的平原又使辽东可以建设沟深墙高的大型城池。辽东和中原成犄角之势,草原南下辽东铁骑就能利刃出鞘从东向西直插草原腹地,草原东进中原可以支持辽东固守待援、伺机反击。

明朝长城冬天怎么守卫(大一统文明的阵眼)(1)

最早对辽东战略地位有清晰认识的帝王是隋炀帝,炀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实至名归的千古一帝,只有杨广对身后千年的历史做出了丝毫不差的预判。

南北朝之后,中国的军事要冲从河套向辽东转移、经济命脉从中原向江南转移、政治中心从关中向华北转移,这是持续至二十世纪的三大历史趋势。

隋炀帝预判对了三大趋势并启动了三大千年工程,建东都将帝国政治中心东迁、修运河打通南北经济大动脉、征高句丽夺取关乎帝国安危的军事要冲。

不过杨广空有穿越时空的雄才却没有稳步推进的耐心,炀帝试图将建东都、修运河、西讨吐谷浑、东征高句丽在十年之内一起完成,结果导致身败名裂、江山变色,毕生心血成了千古一帝唐太宗的嫁衣。

太宗治下的大唐能够迅速恢复元气得益于大运河将丰富的江南物产源源不断输送到中原,能够将天下英才尽收入彀中受惠于大隋朝的开科取士,能够顺利平定辽东归功于炀帝对高句丽不死不休的征伐。

在女皇一朝收服高句丽大功告成之时,气象万千的大唐盛世也随之开启。不过大唐对帝国军事、经济和政治版图历史性东移的趋势还是认识不足,定都长安与轻视辽东让大唐盛世仅仅维持了一个世纪就土崩瓦解。

唐玄宗任用胡将戍边并无大错,在帝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疆以胡制胡的策略也有高明之处,大错特错在于李隆基根本没有认识到辽东是制约胡人造反的军事要冲,将这样的要地交给胡将守卫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安史之乱的后果十分严重,中原王朝失去辽东控制权的时间长达六百年之久,汉人重建大一统要等到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横空出世。

朱棣是另一位千古一帝的候选人,成祖迁都对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和军事版图的影响力持续至今。紫禁城营造完毕之后,大一统王朝就形成了辽东拱卫京师、京师守护江南的格局,辽东兴则国运盛、辽东败则国运衰。

明朝长城冬天怎么守卫(大一统文明的阵眼)(2)

明末最愚蠢的国策莫过于重视修长城、忽视守辽东。万历年间重建的长城不仅没有挡住满蒙骑兵的南侵,而且还为帝国构建了守住山海关就能保一方平安的虚幻安全感。

1621年后金占领辽东全境,仅仅23年之后帝都北京即告沦陷,帝国的安危系于辽东一地的格局已经非常明显,然而不仅万历皇帝对此缺乏认识,而且清末民初的朝廷和政府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辽东。

辽东是满清的龙兴之地,由于八旗军是游牧骑兵出身,所以北方边患对满清而言并非心腹大患,然后辽东在大清一朝的地位就从军事要冲变成文化遗产。

清廷将关外视为满族的自留地,完全没有意识到辽东在传统社会是制衡草原蛮族的突出部、在现代文明是抗击海上强盗的桥头堡。

1895年输掉中日甲午战争将辽东割让日本之后,清廷已经在事实上丧失了执政合法性,十六年之后大清朝就轰然倒塌,其崩溃速度比大明还要快。

继承大清道统的是民国,不过国民政府是弱中央强地方的政权,始终未能完成大一统,最令人扼腕的就是错失重掌辽东的绝佳历史机遇。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但定都南京的国民政府对管辖东北表现出既无力又无心的态度,面对三年后的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唯一的作为是不作为。错失大一统等于宣告政权合法性不足,十八年后共和国取代民国成为民心所向。

新中国在战火中孕育而生,解放全中国重建大一统的起点是在辽东打响的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一年之内就从东北进军到海南,新生的共和国肩负复兴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明朝长城冬天怎么守卫(大一统文明的阵眼)(3)

新中国成立了,辽东的故事依然在延续。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国家的建设还在百废待兴之际,不期而至的朝鲜战争爆发了,战还是和考验着国家的意志。

新中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气魄胆识远非前朝可比,辽东的安危关于中华文明的气运,辽东不能成为敌对势力觊觎的桥头堡、辽东必须成为建设新中国的大后方!

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新中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将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让中国顺利收回旅顺和大连的主权、将东三省建设成为重工业基地,焕然一新的辽东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领头羊。

明朝长城冬天怎么守卫(大一统文明的阵眼)(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国土安全完成了从内陆到近海再到远洋的跨越式发展,辽东已经是十分安全的大后方了,国防枢纽的重任终于从辽东的肩上卸下。

然而辽东在新时代的新任务却更为艰巨了,在中国经济厚积薄发、蓄力冲顶全球的今天,辽东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区中唯一的短板,这块短板如果不补齐,那么南北经济将愈发失衡、内循环的关键节点也不能完全打通。

新时代领导人的眼光宽广而深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经济体,建设辽东需要国家规划和市场拉动同时发力才能事半功倍。

中国北方经济的支点是世界城市北京,北京之于北方要从虹吸型转变为反哺型才能在北方成功建设世界级发达经济区,于是千年大计建设雄安成为国家级战略的重中之重。

北京是中国北方人财物汇集的中心,反哺北方经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先内后外的顺序稳步推进。北京、天津、雄安是内圈,辽东、山东、京津冀是外环,环渤海比肩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区是终极目标。

从这个角度看建设雄安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大计,而且战略成功的标志不在雄安而在辽东,辽东经济起飞之时将是中国整体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之日,这一天预计不会等太久,在建国一百周年之前很可能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