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专学前教育最后的出路(从招不到学生到学生争着来)(1)

上海中专学前教育最后的出路(从招不到学生到学生争着来)(2)

小编

上海中专学前教育最后的出路(从招不到学生到学生争着来)(3)

许多年前,泰州市海陵区的一个幼儿园,置身在拥挤的居民区里,不仅要时刻提防头顶上的花盆,还要忍受嘈杂、漏水,如此恶劣的环境,导致整个幼儿园只有30个孩子。

然而经过了几年的整改,一个只有30个孩子的幼儿园如今变成了690个孩子的“城堡”,没有危险的花盆,没有漏水的屋顶,为孩子们准备的活动室、阅览室也一应俱全。

到底是怎样的“整改”让这样的幼儿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泰州市海陵区学前教育改革。

上海中专学前教育最后的出路(从招不到学生到学生争着来)(4)

泰州市海陵区大浦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让“优质普惠”成为现实——泰州市海陵区学前教育改革工作纪实

5月20日是令人开心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表达爱的日子,这一天江苏教育报记者走进泰州市海陵区3所幼儿园。五彩斑斓的园所、奔跑跳跃的身影、奶声奶气的对话……每所幼儿园都洋溢着特有的活力和特别的爱的气息。

弱街道园的“华丽转身”

由于历史原因,海陵区学前教育曾存在教育局、妇联、街道、乡镇等多头管理的问题。

“当年幼儿园楼上就是居民楼,我们每天都给楼上住户发宣传单,提醒他们注意孩子的安全,每次上去帮住户把阳台上的花盆搬回去,往往前脚刚走后脚居民又给搬出来了,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上课十分危险。”

讲起海陵区大浦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几年前的状况,园长助理王洛感慨颇多。该园的前身是两家街道办幼儿园,那时孩子们就在“楼上晾衣、楼下滴水”的环境里上学。

在海陵区,因多头管理而造成运营混乱的幼儿园不止大浦附幼一家,同样是由两家街道园合并而成的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也有类似经历。“合并前的街道幼儿园校舍、硬件设施特别差,一到下雨天还漏雨,家长不肯来,招生非常困难。”该园园长丁桂凤告诉记者,合并成立之初的实小附幼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却只招到30多个学生。

2009年,海陵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启动学前教育改革计划,花大力气整顿、合并各类幼儿园,并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彻底解决投入机制、师资力量、人员性质、职工收入等方面的问题。改革期间,该区通过撤并、重组、新建等方式,对幼儿园进行优化整合,逐步形成泰州市幼儿园、儿童教育中心以及三大名校(城东中心小学、泰州市实验小学、大浦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五大公办园并驾齐驱的格局。

上海中专学前教育最后的出路(从招不到学生到学生争着来)(5)

一大批幼儿园在此次改革中受益,成长为省、市优质幼儿园,实小附幼就是第一个受惠园。从异地重建到恢复招生,丁桂凤见证了实小附幼从无到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妈妈,以后我要到城堡里上幼儿园!”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被许多小朋友称为“城堡”的幼儿园,过去曾面临着招生难、办学难的困境。

“2013年我们完成异地重建,如今幼儿园总建筑面积6030 平方米,班班都有吸顶空调、多媒体一体机,校园网络全覆盖;专用的体艺活动室、科学发现室、师生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等一应俱全。”谈到这些,丁桂凤的脸上挂满了笑容,“7轨21个班690名幼儿,我们现在学生招得满满的,再也不用像当初那样上门求学生了!”

改并举扩大优质资源

目前,海陵区在泰州市率先实施学前教育阶段的校安工程,有计划地对公办园的危房进行拆除新建和加固改造等。近2.5万平方米的5所现代化幼儿园在改建中拔地而起,一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旧貌换新颜,占地1.9万多平方米的两所幼儿园也即将竣工。海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姜凌介绍,近期,该区正在调研形成《民办幼儿园园舍安全工程3年规划》,并将督促相关幼儿园按计划分年度实施到位。

据统计,自2009年该区启动学前教育改革计划以来,截至2015年,海陵区学前教育累计投入1.03亿元。区财政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每年都落实到位,并且逐年增加,目前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5%,公办园的生均公用经费全部拨付到位。近几年,新建的泰州市幼儿园美好上郡分园、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城东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经东分园、大浦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园及碧桂园分园,以及改建的朱庄小学附属幼儿园都已投入使用,城乡幼儿“入园难”“入好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在学前教育改革过程中,公办园、优质园的资源辐射面不断扩大。在海陵区教育局的安排下,一批骨干园长从优质幼儿园抽调补充到改革初期的弱园中。如今,逐步强大的新建园又继续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与薄弱园、农村园结对共建、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口帮扶活动,通力合作,共同进步。

“这些年,海陵区学前教育走过了从艰难到成熟、从薄弱到壮大的前进之路。如今,我们拥有总园35所,其中公办园14所、民办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达11394人,专任幼儿教师共829人,专科及以上学历达98%,省市优质园占比达94%。”

在介绍这些成绩时,海陵区教育局局长凌华余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片区联动提升师资质量

对于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来说,在过去50多年的办园时间里,城中、南园两所街道幼儿园的30多名教师几乎没有写过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可现在,江苏省学前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150余篇……优质成果频频亮相,各类荣誉纷至沓来。

这是海陵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大跨越的有力见证,其中无不凝聚着海陵学前教育人的心血与汗水。由于早期街道办园的部分教师学历不高,一位49岁的老教师主动带头报名参加自考,“49岁考大专”的事迹一时在全区传为佳话,并鼓舞着不少幼儿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各幼儿园派教师到优质园跟岗学习;在节假日安排教师赴上海、苏州、常州等地学习带班、管理经验;把名教师“请进来”全程参与指导本园的集体备课。

不仅如此,近几年,海陵区教育局每年公开招聘10名编内教师充实到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教师比例稳步提高。在海陵,3年一周期的教师和园长全员培训体系,满足了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建好幼教科研领军人才基地,该区教育局聘请全省知名教育专家担任名师培训班导师,促使名教师、名园长队伍一步步壮大。

除了重视公办幼儿教师的成长,该区还鼓励民办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将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和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纳入幼儿园年度管理工作考核。此外,海陵区以区域内“区、片、园”三级教科研工作机制,实现公办、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研讨活动全覆盖。仅2015年,“区、片、园”三级教科研工作机制指导各教研片组织开展活动68次,139名教师在片级层面开设研究课或游戏,片区教研联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许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