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运动会比赛(陀螺女子个人赛河南实现新突破)(1)

陀螺女子个人赛我省实现新突破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晶晶

一个陀螺,用绳子缠绕起来,再用力抽绳,使陀螺直立旋转在固定的区域内。听起来童真有趣,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它却是个竞技性极强的项目。

9月14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篮球场,陀螺项目“16进8”女子个人赛正在进行,河南代表队的两名女将鲁明琼、鲁春会在赛场英姿飒爽,一展风采。

陀螺运动会比赛(陀螺女子个人赛河南实现新突破)(2)

河南陀螺代表队队员在进攻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东华 摄

鲁明琼对战广西队李小青,鲁春会对战广西队王余凤。河南队这两名女将打出的陀螺转速极快,连续赢得高分,引得全场欢呼。比赛结束后,鲁明琼以13∶8胜出,鲁春会也以14∶12险胜,两人双双挺进8强。

河南陀螺代表队的男子运动员张煜介绍,陀螺的竞赛规则是得分高者为胜。在平整无碍的地面上,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抛掷自己的陀螺击打守方的陀螺,将守方的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旋转的时间更长,就可得分。

“11日我们女子团体赛拿了三等奖,以前从未出现过这么好的成绩。女子单打能进16强,在以前也是没有的。”河南陀螺代表队教练员杨杨高兴地说,两名女选手比赛前就很有信心能进8强,“其实16强水平都非常接近,就看谁更有信心、发挥得更好。”

“陀螺平时玩家不多,大家接触之后会感觉它没有特别强的对抗性,不管是青少年、中老年都适合参与。这个项目在我们这里目前还不是很普及,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次比赛,肯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杨杨说。

蹴球场上的“排球运动员”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李尧

蹴球比赛接连几日火热进行,赛场上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儿,时常大声喊道“好球”“漂亮”,十分引人注目,她就是北京队的王跃屿。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她之前是一名排球运动员。

陀螺运动会比赛(陀螺女子个人赛河南实现新突破)(3)

蹴球运动员王跃屿在发球 新华社发

9月14日,在女子双蹴的赛场上,王跃屿和队友龙湘微相互配合,打出不少好球。场边不时有观众小声议论:“这女孩儿好高啊,腿这么修长。”记者了解到,王跃屿之前是一名排球运动员。“这次我们北京队的蹴球运动员全部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我之前是练排球的,打出好球时经常会大喊‘漂亮’,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习惯。”赛后,王跃屿告诉记者,在学校被教练选中后开始练习蹴球,至今已有1年多时间了。

“这次北京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的都是新人。之前的运动员毕业一批,我们就会重新培养一批,这不仅仅是一种传承,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广蹴球这项运动。”北京队蹴球教练郭锐表示,以后发现有适合蹴球的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也会将其吸收到蹴球项目上,这个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不断加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青春活力。

花炮竞赛,场上对手场下朋友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弋

9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炮项目决赛在郑州大学中心体育场举行。比赛在广西队与北京队之间展开,广西队在开场0∶2落后的不利局势下,顶住压力连扳两分,将比赛拖入加时。在“点球大战”中,广西队4∶3力克北京队,获得花炮项目的一等奖。

陀螺运动会比赛(陀螺女子个人赛河南实现新突破)(4)

北京队与广西队决赛进行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摄

上半场开场7分钟,北京队7号贺忠亮打破僵局,干净利落地拿下首分。广西队先丢一分后,队员心态开始急躁起来,进攻多次失手。下半场开始,广西队两轮猛烈进攻,双方进入拉锯战状态。下半场10分钟时,北京队1号王亚坤抓住机会终于得分,将比分改写为2∶0。

虽然两球落后,但广西队队员们的精气神并未被打垮。不出3分钟,2号韦凯旋突破北京队层层防线,得到1分。下半场第17分钟,广西队获得点炮机会,15号覃维维点炮得分,将两队比分扳平为2∶2。在随后6分钟的加时赛环节,两支队伍仍难分胜负,最后只得进入点炮环节。最终广西队以4∶3战胜北京队,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炮项目一等奖。

比赛结束后,双方教练员都表达了相同的态度:场上拼得再凶,场下依然是好兄弟,这就是体育比赛的魅力。“虽然今天我们和北京队打得这么顽强、这么拼,但我们在场下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有满族、维吾尔族、壮族等民族的队员,我们各民族在一起,关系非常好。前段时间我们在北京跟他们一起练了近半个月,彼此很熟悉。”广西队教练谭毅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