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件的展开都比较简单,按公式来及可,一般都是按产品的中性层长度来计算的。只是这个中性层系数每个厂可能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在设计模具的时候最好是将冲切产品的一组冲子脱块凹模做成单独的入子,方便试模生产移刀。

折弯模往上折还是往下折好(折弯件和拉伸件的展开)(1)

展开系数表

很多模具公司使用的软件是AUTO CAD,如果按中性层系数来手工算很麻烦,且容易出错,比喻下图,建议使用外挂软件PressCAD(有些公司自己开发了一些LISP,也很好用)

折弯模往上折还是往下折好(折弯件和拉伸件的展开)(2)

弹片

设置完成后直接单击内圆弧就可以了,几分钟足够搞定展开。

展开对话框

回转体拉伸件的展开

教科书上的公式太多太麻烦,用常用的绘图软件查就可以了。根据成型前后体积不变来推算展开半径,如果客户来图有3D图档,在PRO/E或者UG里面加上切边余量后查询体积,用下面的公式来算就知道结果了。如果没有3D档,则直接在CAD里面用旋转命令生成3D,再用体积查询命令来求得。

折弯模往上折还是往下折好(折弯件和拉伸件的展开)(3)

半径公式

方形长方形产品的展开

这种形状产品规则的分两部分展开,转角按四分之一圆筒展开,直边按折弯展开,最后按面积相等顺滑连接就可以了。

异形件的展开

此类产品非圆非方,断面曲曲折折,底部有凸有凹,如手机内置钢片,拉伸屏蔽等传统方法算的话最多只能求个大概值,后面靠试模多次修改,时间成本和模具成本较高。此种情况行下建议使用Dynaform,Autoform等防真软件。

特别是一些跟塑胶,压铸件等有适配要求的,且拉伸后不能切边的产品,用这些防真软件比较准。此类软件更强的地方还在于它可以模拟拉伸过程,分析料厚的变化情况,发现已有或潜在拉裂的风险点,从而可以反复修改,找到最合理的方案后再下模具图。如下图红色点为料厚变薄较多的R位。

折弯模往上折还是往下折好(折弯件和拉伸件的展开)(4)

仿真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