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4章讲解(道德经第四章道冲)(1)

美国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威尔.杜兰:“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美国著名学者蒲克明:“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成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本家传户诵的书。 ”

美国文学学士,法学学士,物理学硕士,天文学博士迈克尔·哈特:“这本书虽然不到六千字,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幸福超越完美》:“极力推崇老子的顺其自然,并建议中国所有的学校、企业人员都应该好好读读《道德经》”

美国着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家里的一个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已经被翻烂的德文版《道德经》

道德经第44章讲解(道德经第四章道冲)(2)

道冲①,而用之②或③不盈④。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⑤。

湛兮⑥,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⑦。

道德经第44章讲解(道德经第四章道冲)(3)

【注释】

① 冲 :凡用冲虚字者、皆盅之假借。老子。道盅而用之。可以理解为虚而不满。

② 用之 :指万物都在使用“道”

③ 或 :语气助词

④ 盈 :满,引申为尽

⑤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挫去其锐利,化解其纷扰,收敛其光芒,混同其于尘世。这几句话是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也是有道之人的处世原则。

⑥ 湛兮 :深沉,隐秘

⑦ 象帝之先 :在最先出现的有形有质之物之前

【译文】

“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渊达莫测,好像是万物的主宰。它不显露锋芒,化解世间的纷乱,收敛其光芒,混同于尘世。

它看起来幽深神秘,无迹可寻,却又实际存在。不知道从哪里来,在最先出现的有形有质之物之前就已存在。

道德经第44章讲解(道德经第四章道冲)(4)

道是虚无的,又是客观存在的,但正是其“虚”,进而成就了天地万物。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畅游于道的境界,体会自然之道的真谛,彻悟人生烦恼,获取智慧,消解锐气与妄念,一切纷争都得以化解。慢慢的,就会宠辱不惊,不卑不亢,时刻拥有自己的清醒觉悟。进而看透世界的本质,掌握自己的命运。

道德经第44章讲解(道德经第四章道冲)(5)

东汉末年,连年征战,北方诸侯以袁绍、曹操为尊。袁绍佣兵百万、良将千员,粮食更是数不胜数。反观曹操刚刚平定中原,周围又有张绣、刘备、刘表等对立势力,可谓势孤力疲,四面受敌。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也大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和袁绍进行大决战。曹操得到了一些重要谋士的支持,如郭嘉、荀彧,郭嘉更是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刘邦打败了项羽,主公是知道的。汉高祖只是智慧更高,项羽虽然强大,最终还是被击败。

我私下判断,袁绍有十个失败的诱因,而公有十个胜利的理由。因此袁绍虽然兵多,却无能为力。

一、袁绍繁琐礼仪太多;公顺应自然,这是第一条,道胜。

二、袁绍以反叛汉室的名义出兵;而公以顺奉汉室的名义征战,这是第二条,义胜。

三、东汉的政治失败在太过宽松,袁绍却用宽松来救宽松,所以不能震慑;而公用猛来纠正它,并且上下都清楚制度,这是第三条,治胜。

四、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忌惮,对所用之人也多有怀疑,重任的只有亲戚子弟;而公表面看上去平易简单,内心却机明,用人不疑,只要有才就大胆使用他,不分亲疏远近,这是第四条,度胜。

五、袁绍谋划很多却不做决定,失败在执行上;而公有了计策立刻就执行,而且能应变无穷,这是第五条,谋胜。

六、袁绍因为世代积累的资本,用高谈阔论表面礼节来收取名誉,喜欢说空话、装裱自己的人多归顺他;而公用至心待人,做事推行真诚,不做虚荣好看的事儿,用节俭率领下属,而对待有功之人却从不吝啬,因此忠正,有远见,还有真才实干的人都愿意投奔您,这是第六条,德胜。

七、袁绍见到饥寒的人,体恤挂念之情,都会表露出来,但是对他看不到的,就考虑不到了,这只是妇人之仁而已;而公虽然对于眼前的小事时有忽略,但在大事上,能接济四海,给予的恩泽,都超过民众期待,并且思虑周全,没有救不到的,这是第七条,仁胜。

八、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四起惑乱视听;而公用大道统御下属,连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谗言都行不通,这是第八条,明胜。

九、袁绍分不清是非,而公凡是对的就以礼奖励,凡是错的就依法惩处,这是第九条,文胜。

十、袁绍喜欢虚张声势,用兵不得要领;而公能以少胜多,用兵如神,我军都信任您,敌人都惧怕您,这是第十条,武胜。

公有这十胜,对于击败袁绍,就没什么难的了。

袁绍准备出兵时,手下谋士田丰、许攸分别献策,田丰身死,许攸也被怀疑怀有私心,私通曹操。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向曹操进献了袭击乌巢的计谋,从而使大战形势一下扭转,最终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成为了一代雄主!

不得不说,只有心胸广阔才能容人之所不能容,怀天下万事,成不世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