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很喜欢席瑞在华语辩论里的一段话,“闲暇时光才是决定你成为谁,决定你独特性所在。”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每天都在忙于工作,我们的成功都与工作息息相关,那为什么不是工作的价值决定了你成为谁呢?”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加班更是工作常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这样的工作,这样的日常,我们渐渐变得麻木,当初的凌云壮志全部化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大家有没有想过,当社会分工细化之后,更多的人做着相似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是趋同的。

时间才是你忠实的朋友(闲暇时光里你会成为谁呢)(1)

此时,最能证明自己的独特性,证明自己是谁,证明我也有梦想,我和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便是你所享受的闲暇。在没有工作的时光里,在那独属于自己的日子里,有的人喜欢独居一室,一盏清茶,一本书,静享悠闲时光;有的人喜欢拉上三两好友,去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去健身,去游泳;有的人喜欢和家人围在一起,共话家常。而也有的人喜欢在这样的时光里去完成自己那些藏在心底不为人知的梦想。正是因为有这些闲暇时光,每个人在闲暇时光里不同的选择,才造就了我会成为谁,我能成为谁,最终造就了我们的不同。

享受闲暇,在闲暇时光里做你想做的事,抛却那些功名利禄,让自己可以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去喘口气,去享受那独属于自己的自由。好多人抱怨说,“我们连闲暇的时间都没有了,又怎么去享受闲暇呢?”可是,我们真的是连闲暇的时间都没有了吗?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种原因,是我们学不会闲暇,所以才会连闲暇的时间都没有。

时间才是你忠实的朋友(闲暇时光里你会成为谁呢)(2)

在这个物欲横流,生存压力都十分紧张的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不敢慢下来,更不敢停下来,为什么,因为我们担心后面的人赶超自己,因为我们渴望更好的生活,因为我们想赢。

我们为什么忙碌,因为这个社会给我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我们怕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怕输在各种各样的节点上,我们认为只要一旦出现了闲暇或者空窗,我们就会输,我们就会慢于这个社会,进而被社会抛弃。可是我们弄错了一个前提,就是人和人本来就是在不同轨道上啊,人生是一片旷野,并不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的人生为什么要一直与别人比呢?又为什么要用失败和成功定义的吗?

一次的失败就可以否认这个人之前的那么多次成功吗?一次的失败就可以说他以后不会成功,他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吗?

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的一次失误决策,但这一次的失误就可以否认他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那一次次的功勋荣誉吗?

不,不是这样的。

时间才是你忠实的朋友(闲暇时光里你会成为谁呢)(3)

而我们甚至把这样的标准和压力带到了生活的闲暇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黑了,之后自己再默默感慨一句:这一天又过去了,我什么还没做呢。或者工作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睡觉前反省自己看了什么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什么也没记住,接着便是如潮水般的懊悔仿徨。社会的各种标准KPI压在身上,让我们渐渐忘记了什么是闲暇,才会认为自己连闲暇的时间都没有。

我们渴望得到反馈,学习渴望得到反馈,工作渴望得到反馈,就连在闲暇的时候,那个本该是最自由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得到反馈。把闲暇的时光都赋予了如此多功利标准的我们,究竟又该怎样才能收获闲暇呢?

越要反馈越累,越得不到越空虚。所以,不如试着放下。

“在忙碌与疲惫中,寻找心灵上的闲暇和自处,匆忙中悠闲那么可贵”,静坐时光,聆听岁月。生活虽忙,但也要静心。在闲暇的时间做你自己,去享受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闲暇。试着忙里偷闲,也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