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制度下,人们若是没有上层阶级的地位身份,在那个年代生活简直就是步履维艰。

就像在清朝皇宫里,有成百上千的宫女们,她们服侍着里面的主子,一辈子只能在奴婢阶级抬不起头

当然如果有个别长相貌美的,被天子看中,纳入后宫成为后妃,就可以实现阶级的飞跃。

但是往往这部分宫女,会因为低劣的出身,只能做个答应或者常在,再往上走最多是贵人,到不了嫔位。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1)

如今与清朝有关的宫廷剧有很多,观众们也大概能从中了解到清朝后宫中后妃的阶级划分情况

在清朝后妃中,最尊贵的还属皇后,往下就有贵妃,贵嫔等,每一次妃位的提升都是阶级的转变。

然而要论及清朝后妃制度中,常见跨度最大的晋升机制,便是从贵人晋升为“嫔”。因为这不仅会意味着身份的转变,妃子还会就此拥有三大特权

那么,从贵人到嫔位之间身份的转变到底有多大呢?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2)

同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皇帝一样,清朝的天子后宫里也有着数量繁多的后妃们。而这些后妃的待遇大多各不相同,具体还要根据其封号而定。

要知道,天子的后妃虽多,正妻的位置却只有一个,就是皇后。那除皇后以外的后妃是不是都算作皇帝的妾呢?当然不是!

其实我们都明白,对于后妃而言,无论是皇帝的妻还是妾,都代表她们拥有尊贵的身份,享有诸多的特权(至少在后宫中能有话语权)。可是,除开皇后这个正妻,皇帝后宫中,能够被称作妾室的,就只能是“嫔”位以上的后妃。

这也意味着只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这四种身份才能自称为皇帝的妾。

那么“嫔”位以下的贵人又属于什么呢?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3)

事实上,贵人虽然也是一种封号,住在后宫中,但是贵人、常在、答应等,用清朝民间的说法来说,顶多只能算是个“通房丫头”。所以贵人的作用大多是充当生育工具,负责为皇室开枝散叶。

就这样,身份的差距让后宫中那些贵人们做梦都想得到天子的青睐,晋升成嫔,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她们可以算是“正经妾室”,还能拥有三个贵人不能够享有的特权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4)

第一是住所的特权。

关于后妃在宫中的住所分配,清朝的《后妃列传》一书中有记载。

据悉,最尊贵的皇后一般住在中宫。因为中宫无论是面积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最佳的,而且伺候人的宫女太监也是数量最多的。

而中宫之外还有十二宫,分别位于东宫和西宫。这十二宫的主人也就是各位贵妃、妃、嫔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能住在东西六宫的后妃都有一定的地位。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5)

而贵人以下(包括贵人自身),像常在和答应一类的,都只能住在六宫的偏殿里

虽说贵人也有奴婢伺候,但是她也要承担服侍六宫后妃的义务。

毕竟从阶级层面来看,嫔以上的为主,嫔以下的贵人只能算奴,所以贵人没有资格单独住一个宫殿

同是皇帝的女人,这种差距不可以说不大。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6)

第二个特权是抚养子嗣。

古代都注重子嗣繁衍一事,而皇帝身上传宗接代的任务则更重。

据清朝的历史记载,皇家子嗣一般不会待在自己的生母身边,除非这个生母是皇后。

无论是阿哥还是公主,自打出生起就得被送往一宫之主的皇后身边,或者会由皇帝送给太后抚养,让他们在皇后、太后身边接受教育,学习清朝皇宫礼仪

而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生母是不可以与之相见的。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7)

明明是自己的血亲骨肉,却不能亲自抚养,这对母亲来说是多大的伤痛。

当然,双方也不是一辈子都见不到。在清朝,等阿哥和公主都长到一定年纪,得天子批准,便能够与其生母相见了。

而拥有这种特权的,也只有嫔位以上的后妃。

至于贵人,属于低等妃嫔,哪怕子女到了一定年龄,也不可争取抚养之权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8)

第三个特权是晚年的赡养。

清朝皇帝整日忧心朝中事宜,所以一般寿命都没有后妃那么长

若是前一任皇帝去世后,新帝登基,后宫里的先妃,一般可以得到位份的尊封,比如太妃太嫔。

而身份得到提升,在后宫中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太差。这些嫔妃依然可以受到众多宫女太监的侍奉,每个月的例银也不少。

太后沈贵人晋升嫔位(贵人晋升为嫔)(9)

不过贵人就没有资格被称为太嫔了。

清朝的历史记载中,先帝去世后那些贵人级别的在后宫中的生活都会变得异常艰难,有的还会因为例银太少,连自己都养不活,而嫔以上的后妃在晚年却还可以和太后一起生活。

所以后宫的女子如果能从贵人晋升为嫔,大多都会欣喜若狂。因为这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还可以拥有三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