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 见习记者 余俊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贵金属日常价格波动是如何形成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贵金属日常价格波动是如何形成的(近期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

贵金属日常价格波动是如何形成的

本报记者 李文 见习记者 余俊毅

近期国际市场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不少银行相继收紧贵金属相关业务。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在内的超20家银行出台了相关措施调整贵金属业务。

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业务收紧的核心原因还是为了应对贵金属及外汇市场的震荡风险,应对这一风险的动因来自于银行受到的金融消保方面的微观行为监管以及银行自身的内部风控。”

风险加剧

银行相继推出措施

8月9日早盘国际金价突然跳水,一度跌破1700美元/盎司,创下3月底以来的最低点;同时,白银期货也一度暴跌逾8%,让众多投资者措手不及。

对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剧烈波动,部分市场人士早有预期,不少银行更是提前开始收紧相关业务以抵御风险。

比如,邮储银行自7月5日起便发布公告称,将暂停包括网点柜面、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全渠道的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业务的现货实盘类新开户交易。

紧接着,7月27日招商银行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并且当日招行在公司官网一口气发了五则公告,对个人纸贵金属双向交易、外汇买卖业务进行调整。

中国银行则表示,8月7日至8月8日对账户贵金属、双向账户贵金属、双向外汇宝、代理个人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竞价交易业务等相关系统进行升级,届时将对客户持仓限额等做出调整。

除了上述三家银行之外,其实自2021年初以来,包括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超过20家银行对于贵金属和外汇业务相继出台限制措施,手段包括持仓限额、暂停开仓交易、调整风险等级、交易起点等等。

对于银行账户贵金属等业务收紧的原因,看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秦源对记者分析: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客户往往都并非专业投资者,主要投资品种包括银行存款、理财、基金等。而贵金属、大宗商品和外汇的相关投资产品带有期货属性,银行投资者很难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同时银行对这类投资者在安全和风控上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因此收紧其相关业务可能是对投资者保护来说最好的手段。

“虽然部分投资者不能在银行交易此类业务,但需理性看待银行业机构的相关举措,其目的还是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易观分析高级顾问苏筱芮如是称。

她认为,贵金属市场本质还是专业市场、小众市场,与银行业普惠的性质存在根本区别,采取的是专门化的发展路径,待行情波动程度趋缓后,银行再重启较为稳妥。

建行获批筹建

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业务部

记者注意到,有银行在收紧贵金属业务的同时,也在着手筹建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业务部。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显示,近期建设银行获批筹建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业务部,注册地在上海,业务范围为代理及自营贵金属业务、贵金属及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该部门为分行级专营机构,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为何建行在收紧贵金属业务的同时又筹备相关的专营机构呢?杨敬昊认为,此举其实并不矛盾。此前六大国有银行暂停贵金属开户业务,近期又暂停了外汇期权业务,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风险加大,针对的个人客户的一种保护措施。

“但银保监会此次的批复,一方面有助于对现有的对公贵金属及金融衍生品业务进行系统性的规范,事权统一;另一方面,对有助于对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交易进行独立风控、单独监管。这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创立一套自己独立的衍生品业务体系的有益尝试。试点成功后,其他银行不但会跟进,监管机构也会指定系统化的监管规定进行引导。”杨敬昊进一步说道。

对于未来银行在贵金属等相关业务的发展,杨敬昊认为,从目前的判断来看相关业务的收紧是暂时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当下市场存在的预期分歧所导致的剧烈多空博弈。但未来即使放开相关业务也一定是有条件的、规范化的放开,建行获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独立的贵金属和大宗商品业务部门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在外汇交易领域对金融机构进行宏观审慎监管落实《巴塞尔协议》的共同要求。

(编辑 崔漫 乔川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