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温了《安德的游戏》,这是一部2013年11月1日上映的美国科幻片。记得当初第一次看该片的时候,我特意上网查阅了一下这部电影的相关资料,才得知原来该片的原著小说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安德的游戏》原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发布于1985年,之后该书还获得了科幻界的星云奖及雨果奖。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1)

本人没有看过原著小说,所以这里所写的感受都是关于电影版的《安德的游戏》。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我首先惊叹于片中壮观的视觉特效,至于故事情节,当时我的领悟不深,只是把它当作一部少年励志片来看,给我的感觉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部科幻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直到第二次再看此片,我才对这部电影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2)

电影《安德的游戏》讲述了人类为了抵抗来自外星虫族势力的攻击,召集了一批少年精英组成了太空战队。这个太空战队由格拉夫上校(哈里森·福特饰)领导,其骨干成员是一批天资聪颖的少年。在太空战队,格拉夫对这批青少年进行训练,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未来抵御虫族攻击的少年战士。安德·维京(阿沙·巴特菲尔德饰)就是这批少年之中的佼佼者,机智且富有同情心的安德自然也深得格拉夫的欣赏。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3)

安德在经受了一系列苛刻的挑战与考验后,他被格拉夫派往一个遥远的星球去深造。在那里,格拉夫安排了曾经击败过虫族的前辈英雄马泽·雷汉指导安德训练,力图让安德成为一名合格的太空战队高级指挥官。在太空战队的终极对抗中,安德被告知这是最后的模拟战斗。面对强大的对手,安德沉着冷静的指挥战队击败了对手。获胜后的安德被格拉夫告知,安德刚才指挥的战斗并不是模拟而就是实战,安德指挥的太空战队击败了虫族战队。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4)

本片导演是来自南非的加文·胡德,他此前曾执导过《金刚狼》等影片。片中的安德由当时年仅15岁的阿沙·巴特菲尔德扮演,阿沙是一个童星出身的英国少年演员。指挥官格拉夫则由老牌影星哈里森·福特扮演,哈里森是经典科幻片《星球大战》里汉·索洛船长的扮演者,老年的哈里森·福特搭档15岁的阿沙·巴特菲尔德,不得不说,这样的新老组合年龄跨度确实有点大。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5)

《安德的游戏》小说原著其实并不太适合拍成电影,受限于电影篇幅的原因,影片不得不删除了原作小说中不同年龄段安德经历的描写,电影版把原作的重要情节都浓缩在了12岁的安德身上,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安德在太空战队训练及成长的经历,影片的后半部分讲述了安德指挥太空战队与虫族最后的决战及安德在获胜后的心理活动。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6)

不同于常见的英雄类电影,在影片《安德的游戏》里,安德在击败虫族获得胜利后,他不仅没有任何高兴,还为自己消灭了整个虫族而感到深深自责,因为他认为虫族并不会再次攻击人类,人类与外星虫族的战争本可通过沟通避免。接下来安德找到了即将死去的虫族女王,在与虫族女王进行了最后的意念交流之后,安德决定保护女王留下的唯一后代——一个尚在卵中的未来虫族女王,电影结尾安德带走了女王的后代并展开了新的太空之旅。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7)

影片里的外星虫族其实本意并不想攻击地球人类,只是虫族所在星球水资源匮乏,于是他们来到地球寻找水资源,由于他们无法与地球人类沟通,因为误会引发了第一次战争。多年后虫族女王想到了用意念来和人类沟通,她通过进入安德的梦中游戏世界来尝试与安德沟通。起初安德并不理解虫族女王的意图,在人类与虫族的第二次决战后,独自反思的安德终于明白了虫族女王的用意,所以当他得知战胜虫族后没有任何的喜悦,因为他认为这场大战本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来避免。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8)

片中的安德尽管是个少年,但是他具有独立思想且不会轻易被他人想法左右,同时他还是一个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少年。本片并不是想简单地想打造出一部少年英雄的故事,导演加文·胡德在片中传递出和平的理念,加文认为暴力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过度暴力只会激起仇恨,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世界。

安德的游戏深度含义(一部有深刻内涵的科幻佳作)(9)

《安德的游戏》是一部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科幻佳作,可惜由于此片票房不够理想,导致之后没有再推出续集。我认为励志与科幻仅仅是本片的重要元素之一,影片有别于一些传统的英雄类电影,它在片中传递出对于战争的反思及提倡和平反对暴力的理念,这些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