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

生活中,我们都免不了磕磕碰碰,造成一些伤口。这时,你会怎样处理?

我记得我小时候只要摔伤了,妈妈就会给我涂碘药水,或者是抹红花油!但是学医之后,我发现,大家对伤口的处理存在着很多的误解,今天,我们就来破一破那些关于“处理伤口”的谣言和误解!

治疗伤口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制造伤口的罪魁祸首达成和解(破除5个对伤口处理的误解)(1)

1、所有伤口一瓶碘药水就搞定?

错。优碘等消毒溶液会使伤口太干燥,抑制伤口的上皮细胞生长,坏死的组织黏着在伤口上,影响愈合,还会留下黑色素沉积。一般没有感染的伤口,以生理食盐水冲洗即可。

2、伤口不用覆盖,保持干燥愈合比较快?

错。研究已经证实保持湿润的伤口愈合比较快,如果伤口周围有干干的、脱皮或紧绷感觉,表示太干了。太干的伤口会产生厚且硬的痂皮,妨碍表皮增生愈合。没有覆盖的伤口,暴露空气中很容易沾附灰尘脏污,直接摩擦衣服也不舒服。最好盖上敷料保护。

3、每天消毒换纱布,对伤口比较好?

不需要。干净伤口,每两天换一次即可。用人工皮可撑3~5天再换。传统纱布仅能简单隔离伤口,但若伤口有渗液,往往在换药移除沾黏纱布时,会掀掉拉起刚结痂的组织,造成二度伤害。可选择保湿透气的人工皮或含有矽胶薄膜的敷料,预防伤口沾黏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治疗伤口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制造伤口的罪魁祸首达成和解(破除5个对伤口处理的误解)(2)

4、开刀伤口不能碰水洗澡?

很多人以为开完刀的伤口在拆线前禁止碰水,否则容易发炎。其实只要在伤口缝合后24小时不沾水,之后就可以淋浴(但不可泡澡)。澳洲研究指出,手术后淋浴并不会增加伤口感染,也不影响愈合进程,病人反而会因为淋浴而有健康洁净的幸福感。淋浴后,去除开刀伤口的敷料,用优碘棉棒由内往外擦拭缝线,再用生理食盐水棉棒、干棉棒擦拭一遍,盖上纱布贴胶带固定。

5、撒药粉、抹草药,伤口好得快?

不建议。临床上常看到病人自行使用不明药粉或药膏后,伤口恶化溃烂或变成「金包银」,意即伤口外观看起来好了,里面却化脓的情况,建议最好经过医护人员评估后伤口后再使用。

治疗伤口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制造伤口的罪魁祸首达成和解(破除5个对伤口处理的误解)(3)

这样做,伤口不留疤

想要伤口好得快、预防感染、减少疤痕,冲洗干净最重要。伤口没有处理干净,将来可能留下「外伤性刺青」,因为泥沙或小树枝卡在伤口里,被白血球吞噬包附,愈合后留下暗蓝色、类似刺青的疤痕。

正确伤口处置不留疤的步骤:

1.止血后用棉棒沾生理食盐水(若无,煮沸过冷开水亦可)由伤口中心往外擦拭清洁,如果有泥沙或小石头等异物和血污沾黏伤口,可以直接倒、或用5或10㏄空针抽取生理食盐水冲净。

2.用纱布或棉棒轻轻按干伤口和周围皮肤,接着擦抗生素软膏和覆盖敷料。

3.涂抹一般抗生素(如新霉素)软膏,盖上敷料。

现在药店可买到「透气、可吸收渗液、不易沾黏伤口」的透气敷料,或可用薄片人工皮贴伤口,敷料或人工皮的面积应比伤口大约2公分,视情况用纸胶加强固定人工皮四边。若敷料人工皮颜色变浅或出现渗液时必须更换。太深、太脏(如铁钉刺到、猫狗咬伤)的伤口,感染几率高,因此就算伤口外表看起来很小,仍应至急诊或挂外伤科、整形外科门诊注射破伤风疫苗,由医护人员处置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