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42,网上充斥不好的评价。我只想说个人的观点。

1942电影原始版(温故电影1942)(1)

首先,我不了解1942,仅仅的认知只不过来源于各种历史书籍以及网上相关的历史材料。当然,我的父母也不了解。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韩松落说过,影像中的痛苦,其实都不是痛苦,有时候恰恰省略了痛苦。而当被逃荒的惨状震撼的泪流满面时,我知道我体会到的那一点难过与绝望,与身在其中的饥民相比,微不足道。

1942电影原始版(温故电影1942)(2)

先从张涵予饰演的那个神父小安说起,在饥荒与战乱中,他依然坚持传教,坚信那些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是因为不信奉主而未受到主的庇佑。可是讽刺的是,当他为死不瞑目的老太太做弥撒时,老太太始终无法合眼,不得不直接埋掉。到这里,其实就是一种讽刺。生命面前,宗教无力,宗教救不了饥荒救不了战争。最后,他自己也哭诉到“如果一切都是主的意愿,为什么会有饥荒与战争”,“如果那些是恶魔在作祟,那主为什么打不过他?打不过他我们为什么还要信他?”。

1942电影原始版(温故电影1942)(3)

当然,饥荒中的国民党政府处理方式是不断遭到质疑的。首先是贪官太多;其次是对于饥情的实情无法掌握抑或是主动逃避;最后在李主席收到救济粮8000万的时候,主持召开的会议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最终根本无法拿出救济的合理方案。而李主席,他是有良心的官园,而他的良心一步一步被官场、被现实摧残,在垮塌的时候,屏幕中他转过身,身后的牌匾高高亮着四个大字“公正为民”,实在讽刺。而在最终惩处贪官的时候,方式太苍白。杀贪官只为了给民众看。而地主的那句“他们现在说什么我也不信”道出了身处绝望境地饥民们的心声——政府早已不具信服力。

1942电影原始版(温故电影1942)(4)

在战争方面,当李主席去请示取消河南省的军队征粮时,遭到了讽刺性的拒绝。事实上在这里,一个矛盾显现:先救国还是先救民?其实整个影片一直充斥的这种类似的矛盾,教育,警察,城市,乡村先救哪个?而在影片末尾,给出了答案。肯定是先救民,就像那个日本军官所说,“中国人,他们首先是人”,在生存问题面前,人们首先无意识的选择本能。如果连一个“人”也无法成就,那一个国还能如何存在?再而,范伟演的那个巡回法庭的庭长,在日本军营当了厨子,他就是那些“吃了日本人的粮食帮日本人打仗的饥民”,他选择了活命;而栓住即使在快被饿死的情况下,没有吃日本人的粮食,当然影片中他是为了铃铛,其实可以理解为导演从另一角度阐述“仍然有人死也不吃日本人的粮食”。影片当中日本人第一次轰炸的场景是张国立饰演的地主他们逃荒的时候,那次轰炸一连两次。第一结束,乱作一团,军人强饥民们仅有的粮食,同时打劫妇女,而第二次,把一切都炸干净了,该死的人也死了,人群才变的有序。

整个影片其实是由几条线索组成的。个人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张国立所饰演的地主。从一个地主变为片尾最不堪的饥民,实际上最直接的体现了1942饥荒的严重性。影片中一句话出现了很多次“死了好,少受罪”,死远远比生要容易的多。生,还要在饥荒中忍受官园的腐败,政府的冷漠,亲人接连的离去。地主的那个名叫留成的孙子,其实是他“生”下去的希望,而那个希望抓的太牢,活活被憋死在怀里,最后连希望也没有。如果不是在途中遇到那个死了娘的小姑娘,也许他早已葬身在荒野之中。整部影片充斥的绝望的味道。即使是不是的透漏出一点点希望,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最残忍的方式将其完整击破。在地主所坐的火车开入潼关那一幕,穿过山洞,眼前出现了土地,满目的黄,是希望,生的希望,山西到了,希望有了,可以活下来了。希望闪过的瞬间,官兵把铁路堵住。山西无力接济更多灾民,只能往回走……希望破碎的太快,震撼的人撕心裂肺。

最后,感叹于蒋介石的那句:怀念北伐战争,没有负担,一呼百应。尽可以和民众站在一起。《1942》对我来说,给予太多意想不到与震撼,是部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