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于北宫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是我国十大国宝名画之一,这幅画是流传唐画中仅有采用唐代绘画所用典型纸张——麻纸。这幅《五牛图》卷不仅让我们一睹1300年前唐代画家韩滉画牛的高超技艺,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中国画。可是乾隆乱七八糟盖了不少的印章,把一张不大的作品填得满登登的,让韩滉笔下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消散了许多。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1)

纸本设色,纵20.8cm,横139.8cm,现藏于北宫故宫博物院,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隋唐时期不仅山水画渐渐形成,也出现了一些善于绘画动物的画家,例如以前介绍过的善于画马的韩干,韩滉则是善于画牛的画家。虽然两位都姓韩,却不是父子或哥俩。韩滉出生在长安,字太冲,他是唐代宰相韩休的儿子,还在唐玄宗至唐德宗四代出任两浙节度使、宰相等职,韩滉曾参与平息藩镇叛乱,被封晋国公。他自幼聪慧,还勤奋刻苦,喜好艺文诸事,不仅擅长琴,书法和绘画也都有非同一般的成就。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2)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3)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4)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5)

《五牛图》中所绘的五头神态各异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通过五头牛各自不同的姿态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虽然画面上五头牛是单一的个体,但是相互之间却又有着紧密的关系。整幅画除了第一、二头牛间有一从竹棘外,没有背景的衬托,牛可以完全的细致的展现。如此可见韩滉对牛进行过细致的观察,虽然勾勒牛的线条简洁,但是对筋骨架构转折十分到位,身体部分用笔粗放,线条富于变化且极具表现力,生动地刻画出老公牛粗糙的皮质;而在牛的头尾眼部分,则用极细的笔法,连牛口鼻的绒毛也是细致的描绘。五头牛的毛色不同,连牛角的样式也没有重复。青色牛居于中央,色彩深浅富于变化,不只是平涂,在越往腹部上色会越浅,使每头牛都颇具立体感。而画中的牛的目光都炯炯有神,可以体现出牛的温顺却又倔强的性格。在以农耕为民生之本的封面社会,这幅画有着非常的含义。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6)

赵孟頫题跋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7)

乾隆图上提诗

关于韩滉为什么创作《五牛图》,说法很多。元代的赵孟頫在图后的题跋中认为韩滉此图意在效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而乾隆在图上提诗中写道:“一牛络首四牛间,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可以看出乾隆认为《五牛图》并不是说陶弘景之事,而是意在表现汉代贤臣丙吉关心民间疾苦,路见牛喘而致问的典故。乾隆的这个有点源于他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立场。

乾隆五牛图真迹 你差点盖废了十大国宝名画之一的五牛图啊(8)

一说到乾隆我还是很生气,在我之前的文章《乾隆!!为什么你这么爱乱盖章!》中说过,乾隆把这幅《五牛图》上盖了至少八方印,还有其他的一些印,严重的影响了这幅画最初的观画感觉,而且还在图上提诗!提诗!你字有赵孟顺写的好啊!人家也不过在图后题跋。小四我用PS抹掉了一些乾隆盖的印,你再看看。哼!乾隆!

继续说韩滉为什么创作《五牛图》,韩滉创作此图即是以牛的忠诚品行来暗喻自家兄弟五人对国家之忠心,而且,图中最后一头牛很可能就是作者自况。韩滉有着六个兄弟,七兄弟之中有五位经历了安史之乱,并有三人丧生。《五牛图》流传至今着实不容易,在唐朝末年此画不知道归谁收藏,在北宋徽宗时曾一度进入内府,但在《宣和画谱》中亦未见著录有此图。南宋末年归宗人赵伯昂所有,赵孟頫尝于鲜于枢家中见到此图,并索得,品题再三,称此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在元时期辗转几人,明时归收藏家项元汴所有,清初归宋荦所有,乾隆时期入藏内府,并著录于《石渠宝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被英人掠至香港拍卖,为汇丰银行买办吴衡孙购得。吴氏后来濒临破产,遂欲将此图拍卖。时值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不惜重金将这件稀世之珍抢救回国,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五牛图》其实也有着很多质疑,何时何地创作没有资料可考察,真伪也有不少质疑。在日本大原美术馆,同样收藏了一幅绢本的韩滉《五牛图》。并且本日本学界认为绢本才是《五牛图》真迹,因为韩滉作为唐朝显赫之官员,更应该用绢来作画。国内书画鉴定的专家们故宫馆藏的《五牛图》流传有序,且历代收藏家早有定论,便是真迹的最佳证明。有专家提出韩滉曾在通州为官,用通州产的黄麻纸绘画完全有可能。

不管有怎样的疑问,《五牛图》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其历史及艺术价值足可以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