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俗称知了猴,在全世界一共有大约2500种蝉,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带以及热带地区,在我国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

蝉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蝉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我们经常见到的蝉,属于若虫的后期和成虫期,成虫期的蝉就是会飞的蝉。一般情况下,蝉蜕变到成虫期后1-2个月就会死亡。

由于蝉蜕变成虫的时间是夏天,再加上它们蜕变之后只能活1-2个月,所以人们也用“夏蝉不可语冰”来形容它的见识短。

虽然成虫的蝉寿命较短,但是蝉在若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很多年。

蝉的一生

蝉的一生要经过三个时期,蝉卵期,若虫期和成虫期。其中蝉卵期均超过30天,此时的蝉卵会在树上孵化。等到孵化成功后,若虫期的蝉会掉落在地上,并钻入到土中,之后会在土中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在若虫期的结尾时,此时的蝉会从地表之下爬出土壤,通常情况下会在夜间进行,之后它们会在树上蜕壳,成为成虫期的蝉,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知了猴。

虽然成虫期的蝉只能活1-2个月左右,但它们能够在地底下待好多年。不同的品种寿命不同,一般比较常见到的都会在土中待上1年,3年,或者5年,甚至17年。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它们在土壤中待的时间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天敌,也是为了避开和其他蝉类一起钻出,使得蝉之间要争夺食物,抢夺资源和领土等。

几月份抓知了比较好(又到了捉知了的季节)(1)

蝉在夜晚爬出地面后,会紧紧地抓住树皮,爬向高处蜕化,蜕化时间一般是1个小时,在此期间如果蝉受到别的东西打扰,很可能会造成蜕化失败。

刚蜕化时的翅膀呈透明状,无法飞行,过后不久颜色就会加深,此时就能够飞上天空。不过,蝉的动作非常笨拙,是很多生物的食物。

美国有一种17年的蝉,这种蝉每17年出现一次,每次出现时对于动物来说是难得的盛宴,但对于人类来说,则是“侵略者”。

这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美国科学家甚至警告说,约有300亿只蝉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蝉对于很多生物都无害,但小树苗可能会承受不住它们的摧残。无论是若虫期的蝉还是成虫期的蝉,它们的食物都是树木的汁液。当如此多的蝉吸食树木的汁液时,一些小型的树木将会因承受不住蝉的摧残而死亡。

不过,对于鸟类来说,17年蝉是一次难得的盛宴,这是因为蝉的飞行能力不高,而笨拙的身体又富含各种蛋白质,甚至都不需要鸟类费力气捕捉,蝉就会飞到鸟儿的身边。

尽管鸟儿非常喜欢这些蝉,但由于蝉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以至于一些幸存者能够继续繁殖。就这样过后不久,当地的森林会从喧闹的蝉声中解脱出来,等到下一个17年它们才会再次出现。

蝉为什么成虫期这么短?

不同的蝉寿命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的蝉成虫期都非常短,最长也只有2个月左右。这是因为蝉在成虫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交配。

其实蝉在地表之下时,天敌非常少。而且若虫期的蝉会在地表之下吸食树根中的汁液为生,也就是说它们不缺食物。但在地表之下时,它们无法交配,所以它们爬出地表只有一件事:交配。

蝉是通过叫声来吸引雌性交配,我们听到的所有蝉鸣声都来自于雄蝉,但奇怪的是它们自己并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几月份抓知了比较好(又到了捉知了的季节)(2)

雌性听到雄性的鸣叫声时,会循声赶来交配,之后会用一根细细尖尖的产卵管,插入到树枝中产卵。等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孵化出的幼虫会钻入到泥土中,重复之前的操作。

总结

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和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相比,它们缺少了“蛹”这个环节。蝉在若虫期时一直待在土壤之下生活,但在成虫阶段,它们会飞向天空寻找配偶。

蝉的天敌有很多,但多数天敌都是捕食成虫期的它们,它们之所以没有灭绝,纯属是因为数量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