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语文教材选有《孟子》二章,上次讲过富贵不能淫”,今天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①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③

——《孟子·告子下》

这篇文章比较适合初中生阅读,也适合当作文的参考。

首先,文章的行文方式简单直接:先举几个古代名人的事迹作为例子,简单分析这些例子,然后从人的行为逐渐引申到家、国、天下的层次,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其次,文章的观点并不深奥复杂,在常人的认知水平上稍稍拔高了一层,初中生理解起来也并无太多障碍。整段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论证逻辑也很简明。另外,文章的一大特色是其文句多采用整饬的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鼓动下和感染力。

不过,也有细心的同学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略觉困惑,似乎在其文学性的气势之外,内在说理的环节有一种若续实断的感觉。这一点需要简单辨析一下。

《孟子》或其他先秦诸子文章一个共通的特点,即说理或叙述往往具有跳跃性:讲着讲着,突然间便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从一个概念跳到另一个概念,从一个角度跳到另一个角度……不加注意,阅读者就会坠入五里雾中。拿这篇文章来说,虽然整体文章脉络很清晰,但这种跳跃性依然存在。

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止)和第二段(“人恒过”起)之间,如果按现代人的文章要求,需要有一个承接过渡的段落,哪怕几句话也好。第一段用众多名人事例来论证“忧患”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第二段从个体角度出发,谈自我修养需要经历的一些考验。两段文章的逻辑角度并不相同,如果不能体察到这种差异,阅读时必然会有种突兀、断裂的感觉。

文章第三段(“入则无法家拂士”)同样具有跳跃性。前边两段讲的是忧患对于人成长的作用,这一段则引申说,对于国家(以及国君)来说,也需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一系列艰苦锤炼的过程而坚持下来。议论的话题已经从“个人”进入到“国家”层次了,但在正文当中同样并没有承接性的句子或段落出现。

了解到这种“跳跃性”的存在,在阅读文章时有意识地动用逻辑思维去揣摩并补足文义,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孟子》之类的古代文章。这一点,仅靠熟读成诵的硬功夫是完不成的(或者完成的周期太长)。

最后还要谈一下“法家拂士”。

课本里的注解使用了杨伯峻等学者的意见,直接翻译为“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盖出自朱熹《四书集注》:法家,法度之世臣;拂士,辅弼之贤士。)这么翻译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但如果贯通全文,就会发现这样的翻译略显草率模糊,一方面让阅读者困惑,另一方面,无意中弱化了文章结论的力量。

“法家拂士”直译当然可以是“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但放在本文当中,其更确切的的含义应该是指那些能够坚守职责,敢于向君王指出错误,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和君王据理力争的忠诚辅弼之士。

上(唐太宗)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皇后)问为谁,上曰:“魏徵每廷辱我。”(《资治通鉴》)

上边这个著名的故事,发生在唐太宗和他的“法家拂士”魏徵之间。唐太宗并没有杀掉魏徵,而是忍受其当庭广众之下的直言进谏,遂成一代明君。像魏徵这样的人,总是热衷于给君王添堵,用国家的种种忧患来提醒君王,让他们不能安乐从容,在孟子看来,这些人显然是国家得以生存发展的栋梁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解释“法家拂士”的含义,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显然更加顺畅自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高中文言文原文(阅读古文不能只记着名言名句)(1)

更多本系列文章:

语文课内文章拓展与旁通:百代"秋思之祖"

语文课内文章的拓展与旁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语文课内文章拓展与旁通:千古曹公《观沧海》

语文课内文章拓展与旁通:诸葛亮的《诫子书》及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