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保转载本文旨在转载希望唤起大家文保的热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2008年12月17日,是本钢一铁厂宣布闭炉、正式关停的日子,到今年12月17日整整十周年。

在“百年一铁”正式退出中国冶铁舞台十周年之际,作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本溪湖煤铁工业遗址群保护的参与者,我想把当年那些已经渐行渐远的历史片段和部分细节客观地记录下来,奉献给大家,以便使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总结和吸取一铁厂工业遗产保护中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能够善待工业遗产,避免一铁厂的故事再度重演。

(一)

2008年12月17日,本溪地区气温骤降,雪压冬云寒流急,风刀霜剑严向逼。本钢一铁厂1号、2号两座高炉,像两位历尽沧桑走到了生命尽头的耄耋老人,站在瑟瑟的寒风中等待着最后的宣判。

这一天,辽宁省政府在这里举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业设施——本钢1号、2号高炉关停仪式”。仪式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本钢主会场设在一铁厂两座高炉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刘国强、省环保局局长王秉杰等领导坐镇省环保局会场,辽宁全省14个地级市都设立了分会场,与本钢主会场共同见证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一号高炉最后的雄姿》这张照片是2008年1月17日中午,作者在一铁厂现场拍摄的,下面的宣传牌是特意为闭炉仪式准备的。现在已经再也无法拍到完整的一号高炉了。

在本钢主会场闭炉仪式上,本钢一铁厂厂长孙连友介绍了一铁厂历史沿革、设备关停情况。本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天忱介绍了本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的工作情况。本溪市政府市长冮瑞也讲了话,他说本溪市今年投资11.3亿元,实施减排项目96项,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硫2.37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1.22万吨,使全市环境质量有明显提升。

就这样在全省上下的共同注视下,本钢一铁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冶铁历史的舞台。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设备,对一铁厂实施关停,是早在几年前就基本确定下来的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结局,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铁厂的工业遗产和遗址即将面临灭顶之灾,房地产开发的滚滚洪流将把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本溪湖煤铁工业遗址群整体吞没掉。

市建委按照有关领导的指示已经对本钢一铁厂整个厂区作了重新规划,土地性质已由原来的工业用地改变为商品楼住宅用地。2号高炉、焦炉、烧结车间以及一铁厂所属全部厂房、内部运输专用线等所有地面附着物即将全部被拆除,只剩下一座孤零零1号高炉,其余所有工业遗产、遗存、遗物都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商品住宅楼群。

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工业遗址群究竟应该不应该保留?是整体保留,还是局部保留?还是只留下孤立的1号高炉,其余全部拆除?围绕这些问题,引起了中共本溪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本钢集团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市各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代表不同利益的思维方式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展开了持续的思想交锋。

(二)

本溪市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对保护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问题提出过建议。朴明谦就曾较早在《本溪经济》上撰文,呼吁保护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民进本溪市委此前就曾经多次就此开展过调研,请有关专家座谈。专家们认为:“本钢一铁厂旧址及其周边有关建筑小红楼、大白楼(原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制铁所办公楼)、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本溪湖火车站等,代表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特别类型,既区别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造船厂,也不同于无锡纺织民族工业,为我国历史上很少的中外合资的、相对集中的、自成体系的工业遗产类型。像这样集中在几平方公里内,既有高炉、焦炉、又有煤矿矿井,还有保存完好的小火车、铁路线和经特殊处理的路面等完整的生产链条,是一处不可再生的工业遗产资源,保存这样好的工业遗产资源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失去就永远无法弥补”

民进本溪市委于2005年市政协十届三次全会上,就以本党派的名义提出过提案《关于将本钢一铁厂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

在一铁厂宣布闭炉当天中午,民进本溪市委便组成一个李振亮主委、贾宏、纪义鑫三人调研小组,深入到一铁厂进行了实地考察。还请来了市建委规划处黄代东处长等两位同志,向他们详细了解情况并察看了关停后一铁厂厂区土地规划蓝图。

调研组从陪同调研的一铁厂副厂长卢秉贵同志那里了解到,将有3000人的拆除施工队伍陆续进驻一铁厂,而且就在当天下午,卢厂长就要开始安排他们动手拆除。

由于情况紧急,李主委告别了一铁厂就直接来到了中共本溪市委大院。

(三)

12月17日下午1:30,在市委后三楼常委会议室,中共本溪市委召开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座谈会如期举行。座谈会由时任市委副书记李景阳主持,会议议题是:就中共市委全委会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

按照党派的发言顺序,民进主委李振亮对《报告》(征求意见稿)作了例行发言之后,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直接把一铁厂关停后将面临的严重局面当面向李景阳副书记作了如下报告:

他说“今天上午省政府在本钢一铁厂召开了关于1号、2号高炉闭炉仪式的电视电话会,宣布具有百年历史的一铁厂正式关停。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带领民进市委调研组到现场调研了解到,一铁厂已经接到通知,今天下午开始,将有3000人的拆除施工队伍陆续进驻一铁厂,对除一号高炉以外的其它所有机械设备及建筑物进行拆除。我认为,一铁厂不能就这样被拆除,应该整体保留下来。理由是,一铁厂在中国冶金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是中国使用现代高炉炼铁的开端。1号高炉始建于1914年,2号高炉建于1917年,从年代上仅次于汉阳铁厂,但是,汉阳铁厂在1937年为了躲避战乱而整体搬迁至重庆,目前汉阳铁厂旧址已经几易其主,所有当年的建筑实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块"凝铁"(当年闭炉时的最后一炉铁水)。而本钢一铁厂历经百年,延续至今,它是目前中国冶金史上历史最为久远的现代高炉遗址,其文物价值不可低估。世纪伟人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经写道:中国经营钢铁事业,现只有汉阳铁厂和南满洲之本溪湖铁厂。可见,一铁厂在中国近现代冶金史上的辈份和地位。本溪是一个伴随着煤铁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钢铁是本溪的根,本溪的魂。近百年来,本溪地区几代工人阶级的血和泪都流在了这里,几代人的记忆都留在了这里。本钢一铁厂不仅仅是属于本溪的,它更是属于中国的。如果我们仅仅为了从房地产开发中获得一点既得利益,而将具有如此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整体拆毁,我们将如何向历史交代?向后人交代?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1)

  一铁厂辉煌时期的全景图

李主委讲到这里情绪比较激动,正想要继续往下说,李景阳副书记突然打断了他的讲话说:“我们会议暂停,休息一会。"

景阳书记迅速离开了会议室,过了不到五分钟他又返回了会议室。他说:"我刚才出去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打给冮瑞市长的,另一个是打给本钢集团公司董事长于天忱的。不凑巧,他俩都没接,咱们继续开会吧。"

会议又接着开。不一会,景阳书记的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是于天忱董事长回打的,于天忱在电话里说:"我刚从沈阳开会回来,路上信号不好,没听到你的电话,景阳书记有什么事?”景阳书记说:"我听说一铁厂今天下午就要开始拆除,我建议暂时先别动,听一听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再说。”于天忱董事长当即表示说:"那好,我马上通知一铁厂先停下来。”

这个电话刚撂下不一会,冮瑞市长的电话也回打了进来,景阳书记又把上述意见和冮瑞市长简单做了交换。

那天下午的座谈会上,景阳书记的思绪一直放在这个紧迫而又令人焦急的问题上。会议开到大约下午三点钟,景阳书记突然又打断了别人的发言说:"李主委,你去给一铁厂打个电话问一下,看看拆没拆”。

李主委来到走廊给一铁厂卢秉贵副厂长打了电话一问,他果然接到了本钢集团公司打来的"叫停"电话。听到了这个结果,景阳书记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李景阳书记从听到情况汇报,到对此事引起高度重视,作出上述一系列应急反应,以及给市政府和本钢集团公司两位主要领导人直接打电话作出明确表态这些细节,令与会的所有民主党派同志感到由衷的钦佩。李景阳副书记真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目光敏锐,反应迅速,有主见、有担当、敢负责任的领导干部。

座谈会结束之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都纷纷表示支持民进李主委提出建议,一定要把一铁厂整体保留下来。大家提议由民进市委牵头起草,其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加,联合提出一个《紧急建议》,以书面形式正式呈报给中共本溪市委。李景阳书记当场表示支持这一动议,并责成市委统战部协助衔接好有关《紧急建议》报送工作。

(四)

12月18日早8:00,在市政府四楼常务会议室,由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征求意见座谈会如期举行。座谈会由冮瑞市长主持,各位副市长,各委、办、局主要负责人等市政府组成人员几十人在座。

座谈会一开始,冮瑞市长代表市政府就2008年工作做了大约四十分钟的情况介绍,他在回顾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时,提到了本钢一铁厂闭炉一事。他说:"昨天省政府召开了一铁厂闭炉关停现场会。此前,我已和刘国强副省长商量过了,把一号高炉保留下来,其余全部拆除,由本钢集团公司投资在一铁厂原址上开发建设商贸住宅新区”。

按照惯例,在主要领导已经明确表态之后,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再有人发表明显的反对意见了。但是,在一铁厂工业遗址群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民主党派的同志还是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按照发言顺序,李主委首先谈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意见,然后他话锋一转说:"刚才,冮瑞市长已经谈到了关于一铁厂关停后下一步打算。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我想在今天这个场合发表点不同意见,谨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时参考”。接着他就把关于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及工业遗址群应该整体保留的意见说了一遍。

他的发言刚结束,黄力强副市长就补充说:“如果本钢一铁厂被整体拆毁,我们将成为本溪历史上的罪人”。话虽不多,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冮瑞市长在听完了李主委的发言以后,没有狭隘地仅仅为了考虑自己的面子而固执己见,而是立即转变了态度,这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钦佩,不愧为是一位有魅力、有应变能力的市长。

他首先肯定了李主委的发言并马上布置了在场分管教育文化工作的黄力强副市长说:"力强,你今天下午什么都不要干,你到一铁厂去一趟,一定要阻止拆毁,保护好一铁厂,要防止社会不法分子进厂盗窃机械设备零件,必要时可以拉起警戒线,加派警力护厂”。冮瑞市长是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了这番话。

从12月17日下午一点半到18日上午八点,在短短不到24小时内,以民进李主委为代表的本溪各民主党派在两次重要会议上强烈呼吁整体保护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李景阳副书记旗帜鲜明地代表中共本溪市委公开表态支持,冮瑞市长也代表市政府转变了态度,并表示市政府强力介入对一铁厂工业遗产的保护。从而使得此前有关领导商定的"只保留一号高炉,其余全部拆除搞房地产开发"的既定方案被搁浅,本钢原计划实施的破坏性拆除也没能按计划实施。一铁厂完好无损地在平静而祥和的气氛中渡过了2009年元旦和春节两个节日。

至此,围绕着一铁厂工业遗址群保护还是拆毁,第一个回合的思想交锋就这样结束了。

(五)

从2008年12月18日至2009年1月13日短短二十几天时间内,李波、冮瑞、李景阳、陈继壮、黄力强等五位主要市领导在民主党派《紧急建议》以及相关题案、政协信息上对一铁厂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作出了九次书面批示。针对同一问题市里主要领导如此密集地作出批示,这还是比较罕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继壮副市长当时并不分管这项工作,可是他曾经在本钢工作过,出于对本钢的深厚感情作了如下表态性的批示:"冮市长:政协这个建议很及时,我非常赞同。本钢一铁1#、2#高炉的文物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珍贵,它不仅是本溪的也是中国冶炼史的见证,应该责成有关部门同本钢共同研究把它保护下来,妥否、请您审定。(2008年12月26日)

由于中共本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很快就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整体保护一铁厂工业遗产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市政府牵头成立了"一铁厂旧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冮瑞、于天忱担任组长,黄力强、李振亮、杨维担任副组长。市政府22个部门的领导为成员,下设若干具体工作机构,成立了日常工作办公室,使一铁厂旧址保护工作正式纳入了政府工作日程。

市文化局邀请了国家及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召开座谈会,对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和遗址群的文化历史价值进行了全面论证。

2008年12月下旬,一铁厂旧址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陆续组织到外地学习考察工业遗产保护经验。先后到北京实地考察了首钢集团公司、北京市焦化厂搬迁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经验,还到北京"798"参观考察了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经验。紧接着又到武汉市考察了武钢集团公司钢铁博物馆、张之洞博物馆,汉阳铁厂旧址等。回来后专门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市政府还派出一个赴国外考察组,了解西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

(六)

然而,正当一铁厂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大家都沉侵在为整体保护下来这样重要的工业历史遗产而欢欣鼓舞之时,危机正在悄无声息地蕴酿并一步步逼近了。

2009年春节长假刚刚过去,本钢集团公司突然变脸,在事先没有告知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下,单方面采取了行动。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呼吁于不顾,大张旗鼓地把一支庞大的强拆施工队伍派进一铁厂,明目张胆地对一铁厂的主要机械设备及工业建筑物进行了强行拆除。其准备之充分,拆除速度之快,以及对一铁厂区的封禁,消息的封锁,令人始料不及。

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始建于1917年的2号高炉就被彻底拆除,1号高炉除了炉体外其它所有与外部联系的设施全部被切断,四台鼓风炉被剥了皮,烧结、焦化车间被整体拆除。整个一铁厂厂区乌烟瘴气,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等人们发现了的时候,除了一号高炉外,其他所有工业建筑连同机械设备均已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在一铁厂被拆毁,每日每时都面临着无可挽回的损失,留下历史性遗憾的那些日子里,许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关心一铁厂旧址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心急如焚。有些政协委员不顾被驱赶被呵斥,偷偷来到一铁厂现场察看,拍照取证,回来后就互相发照片和视频、通报情况。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阻止本钢的野蛮拆毁行为?

2009年3月4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主委李振亮顶着压力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又一次来到本钢一铁厂进行视察,在那一次视察时,市政协委员们亲手拍了下面这组照片: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2)

始建于1917年,在中国近现代冶金史上属于国宝级的本钢一铁厂二号高炉惨遭拆毁。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3)

与1号、2号高炉具有同样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四台鼓风炉正在被拆毁。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4)

拆毁现场,焊花四溅,工人们挥汗如雨,场面红红火火。只可惜,这不是在建设,而是在破坏;不是在创造,而是在毁灭。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5)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6)

工人拉着沉重的氧气瓶去切割、切割、切割……他们可曾知道,自己毁掉的是国宝级的工业遗产,毁掉的是具有中国最早工业辉煌的历史文化。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7)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8)

这些埋在地下的设备被挖了出来,据说这其中有许多好铜可以卖钱。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9)

记住,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不是毁于天灾,而是毁于人祸。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10)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可是在决定这些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文明和历史记忆的工业遗产是否应该保留的时候,人民却失去了起码的知情权。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11)

当来自于民众的呼声,要求把父辈、祖辈用血和泪创造的这份工业遗产和工业历史文化完整保留下来的时候,本钢的一位领导却解释说:“留下这些破铜烂铁有什么用,如果后人需要了解这段历史,到网上去搜一下全都有”,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面对一铁厂千疮百孔,一片狼藉的惨状,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国时曹植写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铁厂,你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老厂!你是中国现代高炉炼铁的开端!你是最早的中外合资的企业!你与汉阳铁厂齐名比肩,被誉为“南有汉冶萍,北有本溪湖”。

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鲁迅先生在《中国矿产志》中,都曾以极大的注意力关注和评论过你,可见你在中国冶金史上的辈份!

你是中国冶金工业的摇篮!你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基石!

一个世纪以来,你曾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霜雨雪,你曾经历过那么多的战乱和劫难,你都坚强地延续下来了。可是,谁能料到,如今,你竟然毁于自己子孙之手。

2009年是农历乙丑年。这一年,是本钢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年。本钢集团公司时任主持工作的领导者,被"房地产开发"的浪潮遮住了双眼,迷住了心窍,在自己祖宗留下来的国宝级的本溪湖工业遗址群上,"雄心勃勃"地打起了主意。为了在这块并不适合搞房地产开发的地段,规划开发商品楼盘,仅仅为了这么一点眼前利益就急功近利、数典忘祖、下令拆毁,把“百年一铁”工业遗产和工业遗址群给彻底糟蹋了,毁于一旦。真是既愧对历史,又亏对后人。

(七)

面对突如其来的拆毁,中共本溪市委副书记李景阳同志主持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市文化局、广电局、档案局、史志办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还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还特意邀请了本钢集团公司副经理杨维同志参加。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纷纷发言,表示了对拆毁一铁厂的强烈愤慨。会议结束前,李景阳副书记也发表了讲话,表明了市委的态度,并要求杨维同志回去后把座谈会上大家的发言转达给本钢主要领导。

黄力强副市长带领市文化局的同志们也在积极地想办法,到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找国家级工业遗产方面的专家,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希望引起更高层领导的关注,争取尽快将本钢一铁厂工业遗址群列入国务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列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经典景区,以寻求国家保护。

市政协也利用《政协大讲堂》这个平台,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国内著名工业遗产学专家刘伯英来到本溪,到本钢一铁厂拆毁现场进行了察看,并在市政协礼堂举行了有200多名市政协委员参加的讲座。刘伯英详细介绍了国外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介绍了北京、上海等地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

那时候,大家都在想尽办法,努力争取,并急切期盼着能有更高层领导出面阻止本钢的破坏性拆毁。

2009年3月6日省政协研究室主任高春生同志来到本溪市政协举办信息工作培训。李振亮副主席在陪他吃饭的时候就问他,像本钢一铁厂工业遗址群保护目前面临这种紧急情况,可不可以通过省政协信息渠道直接反映给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春生主任当场表示这个信息非常重要,而且应该马上上报。于是,李振亮就以省政协常委、本溪市民进主委的名义起草了一份信息,题目是:"建议抢救本溪工业化阶段历史遗产"。阐明了一铁厂在中国冶金史上的特殊地位,指出了本钢正在进行的野蛮拆毁是极端错误的,提出了抢救的紧迫性。

第二天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给了省政协研究室。高主任收到后,立即报请省政协分管副主席审批后,并立即予以编发。2009年3月9日在《辽宁政协信息》第54期上正式刊出。

《辽宁政协信息》是直通省级领导层的一条重要信息渠道,直接送达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副书记、各位省委常委;省人大主任、各位副主任;省政府省长、各位副省长;省政协主席、各位副主席这样一个范围领导人的案头。本钢对一铁厂工业遗产群进行野蛮拆毁行为在这样一个层面上被公开,不论对于本钢还是分管本钢的领导层都会感到有压力。

《辽宁政协信息》第54期刊出后的第九天,即2009年3月18日,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刘国强同志作出批示:"请李波、冮瑞、天忱、晓芳同志阅,市里应制订系统的保护方案”。刘国强副省长的批示对本钢来说还是有约束力的。

至此,持续一个多月的破坏性拆毁才开始停了下来,拆除施工队伍逐步撤离了现场。

以刘国强同志批示为标志,围绕着本钢一铁厂工业遗产和工业遗址群保护问题的第二个回合的思想交锋告一段落。虽然决策层迫于压力同意“保护”,然而一铁厂工业遗产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损失极为惨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留下了永远也无法挽回的遗憾。

  (八)

本钢对一铁厂工业遗址群大规模的拆毁行为引起了全社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强烈的不满。新华社记者就“本溪湖工业遗址群保护问题”以内参的渠道反映给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并责成国家文物局时任局长单霁翔同志来本溪开展调研。

2010年7月24日单霁翔同志率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关强司长、社会文物司段勇司长到本钢一铁厂进行了专题考察,并召开了有省市相关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单霁翔同志代表国家文物局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

他说:“钢铁是本溪城市之本、之根、之源、之魂,这是本溪应该引以为自豪的。本溪具有中国最早的工业辉煌,同时本溪又是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石。本溪湖工业遗址群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历史对城市的宝贵记忆,因此,本溪湖近代工业遗址群的保护应该更有特点”。

他说:“我在来之前看材料,感到很兴奋,很有震撼力。可是来到了现场以后,我越看心里越沉重,心情确实不太好。烧结、焦化车间都拆了,拆除的太多了,尤其是二号高炉被拆除很遗憾。不应该原谅下令拆除的领导,在历史上一定会记录下他们的错误”。

为了鼓励市里同志对保护一铁厂工业遗址群的积极性,单霁翔同志话锋一转接着说:“但是,随后的参观我又高兴起来,还有很多东西还在。不要看破破烂烂,建好后和花园一样漂亮,它记录了一段百年跌宕的历史”。

最后他强调说:“从现在起,应善待本溪湖工业遗址群。目前保护任务迫切而繁重,不能再让高炉和附属设施遭到破坏了,本钢一铁厂不要再拆了,一钢一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不要再动了……要全力保护好它,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本溪乃至东北发展的新动力、新亮点”。

单霁翔同志的讲话是代表国家发出的声音,句句重锤,语重心长,在座的省、市有关部门领导感到汗颜,但是对本钢又很无奈,只能表示要引起重视,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九)

经过市政府持续四年多的不懈努力,“本溪湖煤铁工业遗址群”终于在201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正式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标志着今后本溪湖工业遗址群的保护工作纳入了国家法律保护的范畴,如果有人再敢进行拆毁,就将触碰法律底线。

尽管一铁厂工业遗址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还有一号高炉没有拆,大白楼、小红楼、二电厂房、冷却水塔没有拆,一铁厂内部的铁路专用线没有拆,本钢电修厂至一铁厂至二电的工业用地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没有被房地产开发的洪流所淹没。经过国家投资重新修缮与改造后,百年一铁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嬗变为展示本溪这座城市工业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

这样的成果也是来之不易,是经过多少人不懈努力和奋力抗争才得到的。在此,我们应该感谢十年来为保护一铁厂工业遗产和工业遗址群而不屈不挠作出贡献的人,他们中有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有真心实意地支持一铁厂工业遗址群保护的时任领导干部,也有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公务人员,他们在关键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历史主动性令人敬佩。是所有这些人的共同努力才换来了今天这样一个带有深深的历史性遗憾、并不完美、残缺不全的成果,历史一定会记住他们。

2016年12月22日,辽宁日报以“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保护规划完成”为标题发了一篇报道: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建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联合编制的 《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保护规划》,经过由国家文物管理部门认定的专家团队近一年的紧张编制,已经完稿。

这标志着本溪湖工业遗址群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有了科学规划。未来的本溪湖将建设成中国最好的煤铁工业遗址公园,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本溪的新形象、新地标,成为拉动本溪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进一步还将申办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警示性文化遗产。

当看到《本溪湖煤铁工业遗址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当读到辽宁日报《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保护规划》业已完成时,不知当年参与策划和下令拆毁一铁厂工业遗产群的领导者会作何感想?

也许他们还在纠结和抱怨,当初策划的“宏伟蓝图”没有得以实现。

也许他们正在反思和自责,因房地产的诱惑,一叶障目,批准拆毁,造成了一铁厂工业遗址群的毁灭性破坏,在本钢历史上、在中国冶金史上为自己留下了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污点,早知本钢一铁厂有今日这样的结局,当初何必要违背民意、执意地要去拆毁它呢?

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参与决策的主要领导者如今已纷纷离开了权力核心,退出了政治舞台,有的还因涉嫌贿赂案而被免职。房地产业过度开发的势头也已经退潮,而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工业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却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历史似乎与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如果当初参与决策拆毁的领导者能够多一点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多一份历史担当;多一点对本溪之根、之源、之魂的理解;多一点对本溪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尊重;多一点对本溪湖煤铁工业遗址群历史文化价值的自信;面对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声多一点敬畏之心;在下令拆毁之前冷静一点,把这件事情往后拖一拖,缓一缓,虚心听听不同意见,就完全可以把一铁厂的工业遗产完整保留下来,就像德国鲁尔的北杜伊斯堡钢铁厂和佛尔克林根铁工厂在1965年关停时那样,原封不动、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一样,直到现在,推上电闸,所有设备照样可以运转。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结局,那将是中国工业遗产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那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文化自信的象征。

然而,历史已经走过了十年,历史无法重新再来。

—— 写于一铁厂关停十周年前夕

八十年代本溪湖(本溪湖工业遗产保护纪实)(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