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接亲

结婚日期到了,男方家要组织接亲队伍到女方家去接亲。与开庚那天一样,不过规模要大得多,除媒人和押礼先生外,还要一对夫妇(一般是姑父、舅父、姨爹、姐兄)和两个少女(未婚)作为接亲人员,任务是顺利的将新娘子接到男方家。押礼先生的任务与开庚时一样,把接亲的礼物完整无缺地送到女方家,并带领帮忙弟兄把新娘子的家具安全运回,帮忙弟兄人数多少是视其家具和嫁妆的多少来定,但是,人数必须是去双不去单,即10个、12个、20个......只要是双数即可。

接亲的“书帖”除庚书外,还要增加“团书”、“投书”、“拜书”、“脚踏书”,这些“书”都是出于礼貌,“团书”是拜候左邻右舍;“投书”委托媒人前来接亲;“拜书”是拜会亲戚朋友,帮忙弟兄等内容;“踏脚书”用于新娘梳头扯脸换鞋,上轿时垫脚,内无内容,乃红纸一张。

接亲礼品中,有下列物品不可少:公鸡、猪腿、大小红烛、香、散钱纸、红纸钱、刀头、敬酒,还有“梳头菜”(两斤以上猪肉)、“离娘菜”(两斤以上带有奶头的猪肉)、梳头汗巾、脂粉、扯脸线、梳头鸡、滚脸蛋(六个煮熟染成红色的鸡蛋)、白糖、烧酒、面条......还有新娘子的衣服、裤子、棉袄、鞋袜。新娘妆(须是红色,进亲时穿),首饰礼金。孝敬女方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衣服等,多少视其男方家经济条件和女方家的要求酌定。新娘子上轿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是新的。

关于红包数量:捡礼1个、发大红烛2个、梳头1个。红包内金额数量无统一规定,须与当时的行情含接,少了别人会笑话,因为是喜事,一般都是吉利数,凡事都希望吉利。

以上事务具备后,由媒人、押礼先生、接亲客带领帮忙弟兄,轿夫抬着花轿,吹鼓手吹着唢呐,敲锣打鼓到女方家去接亲,也叫“过礼”。来到女方家门前放一串“打狗炮”,女方家的接客师、送亲客、帮忙弟兄早有准备,门外炮声一响,立即出来迎接,把接亲队伍迎至大堂分宾坐下,烟茶已毕,帮忙弟兄将男方家来的礼品摆在堂中大桌上,燃点香烛,两支大红烛由两个童男在大人的指挥下同时并点,摆上刀头敬酒。媒人出场,斟上四杯敬酒,拿着红纸钱和宗书,对着香火作三个揖,说道:“X氏堂上历代远高曾祖,老幼先灵在上,XX两姓联姻,结为秦晋之好,是某不才,给予牵针引线,疏沟大桥,礼仪不周,举止不雅,敬望众神宽宥,今有红纸一会,薄酒三献,宗书一道,菲供凡仪虔心呈上。”把红纸钱和宗书烧于桌下。再次三作揖说道:“当凭三支香火,日月三光,请亲六戚,帮忙弟兄,在下种种余礼,主人福寿双全,百世其昌。”然后拱手握拳向四周在堂人等打招呼:“得罪、得罪,敬望指教。”边退下。押礼先生上场,先把红包分于桌上(发烛的、捡礼的、梳头的)。主人上场与押礼先生握手,作个拐子揖说道:“幸会,幸会。”押礼先生还礼,互相退让对方站“大”的一方(对着香火右面)。最后由主人站“大”的面,因为客来主人大,推让是表示客气尊重对方。双方同时向香火三作揖,烧一牒钱纸。然后对面握手,主人把客推到右边说道:“贵亲驾到,未曾远迎,诸般萧索,甚是惭愧。”

客人道:“初到贵府,诸事承情,天圆地方,如鼓琴瑟。”

主人道:“贵亲翻山越岭,烂泥水滑,不辞幸苦,来到寒蓬门下,本应三里铺毡,五里结彩,恭迎大驾光临,鉴于余下穷事多端,诸事繁忙,敬请贵亲海涵是幸。”

客人道:“贵处山青水秀,地贵人贤,余下多在山中,少在学堂,未知人之礼义,仰望贵府家门族内,老幼尊卑,高亲贵戚,团转寨邻,多多指教批评。”

主人道:“吾深施一礼(向对方鞠躬,客人还礼),抬头观望贵亲满面红光,好似天神下降,定是朝栋梁,才高智广,温柔和顺,四海名扬,妄说不知礼义,在下岂不更是荒唐。”

客人道:“尊兄更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书附于胸,论语满腹腔,谦躬贤士子,人间状元郎。”

主人道:“贵亲才富达三江,三羊开泰喜气扬,百福并臻千样集,好似龙船下大江,今到寒舍无好主,望兄宽怀要体谅。”

客人道:“余下才疏学浅,来在贵府大堂,语言不周,礼义不到,若有穿花漏线,寒梅掉线,卷边余角,不方不圆,不周不全,定望贵亲多海涵。”

主人欲再次施礼,总管(主人委托的这次婚事的最高指挥者)及时阻止道:“你们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贵亲爬山涉水远道而来,身心疲倦,甚是辛苦,请贵亲先到客房休息,烟茶侍候,天长地久,日后再叙。”主人道:“好,听从主管安排,寒舍天宽地窄,委屈贵亲,敬望包涵。”客人转身握住总管的手说道:“出门三五步,别是一家风,初来贵地,如有语言不周,礼义不到,敬总管大人指教。”然后由送亲客把接亲人等引到指定的地方休息。送亲者相陪,不离左右。

开宴时总管吩咐帮忙弟兄在接亲客坐的那一桌的左上角架上一棵板凳,表示这一桌是给接亲客人坐的,其他人员不能坐这一桌,总管叫送亲客将接亲客人请到指定的席位就坐,除送亲人员坐陪外再按辈分请有关人员作陪。其余的人可随意坐席就餐,表示老少有序,尊老爱幼。傍晚,主人要去看望接亲客人,敬烟敬酒,与客人客套一番。

当晚主人要把姑娘的陪嫁衣物器具细软等装箱打包,便于搬运,接着按男方家送来的期单。

苗寨婚俗大全(黔北传统婚俗文化简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