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平凡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在找寻
自己《人生》的意义
《在困难的日子里》
当我们深陷苦难的泥沼
依然可以迸发奋斗的力量
苍天之下 黄土之上
路遥以笔刻下一座精神之碑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只要生命还张扬着
抗争命运的不屈
生活便充满希望和光彩
路遥逝世30年了,为何他的作品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文学生活?因为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
为什么今天我们依旧怀念路遥?
2022年6月,新东方旗下品牌东方甄选的当红主播董宇辉直播推荐了路遥的小说,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他说:“我从初三开始读《平凡的世界》,一直读到我大学毕业……一共读了六遍……我的价值观形成离不开《平凡的世界》,太丰富了。”董宇辉从《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坚信,人需要用努力去改变命运。
11月16日,纪念路遥逝世3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路遥画传》首发式在延安大学举行,很多人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了会议。日前,陕文投集团联合榆林路遥文学联谊会举办“弘扬路遥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系列活动暨路遥逝世三十周年“永远的路遥”纪念会。
今年12月,西安话剧院话剧《路遥》开启新一轮演出……
路遥逝世30年了,他和他的作品,依然在各个阶层、各个代际的读者心中这么有分量,的确是一个文学、传播学值得研究的话题。
从他童年贫寒痛苦的经历、少年曲折艰难的成长,青年时期对文学坚毅执着的追求,直到他摘得茅盾文学奖桂冠。路遥以他曲折坎坷的文学创作生涯和他笔下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自强不息、向上向善,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在献身社会事业的同时也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对于很多人而言,代表着一种巨大的鼓舞。
图书热
每当读路遥的书
永远感到自己属于青年时代
路遥《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来,一直荣膺图书畅销榜榜首。路遥在获奖发言中说: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接受历史眼光的审视,他做到了。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引发了对老朋友路遥的回忆和思念。“我比路遥年龄稍大一点,基本属于同代人。我们这一代人从青年步入中年,而今垂垂老矣,但每当读路遥的书,想起他这个人,我们永远会感到自己属于青年时代,处在那个青春的、飞扬的、向上的精神状态之中。”
肖云儒认为路遥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首先是时代和个人的精神共振。“上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腾飞,个人有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所有人谈到80年代,内心都会有一种改革开放、民族振奋的共鸣。特别是当年跟路遥同时代的青年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大多数都成为今天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今天青年人的父辈,也成为当下时代的声音的主流,这使路遥作品的共鸣度等比级数地增大。”
其次,肖云儒谈到路遥作品传播的三合一交融现象,“路遥笔下的人物、读者,都是年轻人,都是创造者,都是由少年时代进入青年时代,进入社会急切寻找人生的位置,争夺自己人生权利。这种同步交融的现象,使得他们成为路遥作品最忠实最广泛的读者和基础,他们之间命运的呼应和心态的自主,是他的文学作品永葆青春的原因之一。路遥所展现的这一代人的精神结构和精神阶段是永恒的,每一个社会都有最有活力的这一批年轻人,他们都是高加林、孙少平、田润叶的同伴,他们一道在生活的洪流中前进。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走上人生的舞台,他们拼搏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有一代一代年轻人湧现,路遥也就会有一代一代铁杆粉丝,他的作品也就会有一批一批死心塌地的读者。”
《路遥传》的作者,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向阳(笔名厚夫)告诉记者:“为何路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文学生活,因为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路遥的作品就像一杯滚烫的热茶一般温暖着读者的心。《平凡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下芸芸众生的缩影,人生充满挫折但自强不息,出身卑微但敢于追求爱情,它重构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食粮,温暖了无数人心。也就是说,《平凡的世界》尊重了大众并引导了大众、提升了大众,让无数读者在其间找到了精神寄寓。”
回忆热
高建群:他永远是陕北文学的第一小提琴手
路遥逝世三十周年,著名作家高建群回忆起他三次在一些场合关于路遥的讲话。“第一次是路遥去世十五周年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纪念座谈会,我专程从西安赶到北京参会。我记得我一边坐着李野墨,就是当时《平凡的世界》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播音员,一边坐着叶咏梅,就是把《平凡的世界》做成中央广播电台‘长篇连播’的节目编辑。我发言时说,感谢你们还记得路遥。我们的朋友路遥,他的这种为文学而献身的殉道者精神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的领域;路遥和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一个给与出生陕北或者出身底层的青年走出高原或者走出原生阶层以精神感召的精神偶像和文化符号,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精神财富。我说,试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路遥的这些文学创作,没有《人生》,没有《平凡的世界》,新时期文学将会失去多么斑斓的一道风景!”
第二次是在2019年,高建群受邀到延安大学作丝绸之路万里行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他去给校园里路遥的雕像献花,在雕像前,“我突然心情沉重。我说,陕北这一块高原,它需要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一个领军式的人物,来张扬它的个性;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那么它就制造出来一个。我说,路遥,你老兄不幸被选中了,当许多年以后,所有同时代的人都寿终正寝以后,你仍然要站在这里,站在风里雨里,继续为这一座城、这一块高原守更。我说,我来看你一下,我就要走了,你已经完成了你的命运,并开始在这里担当新的职守,我却还有许多路要走。”
第三次是2021年十一月十七日,在甘泉有一个路遥书院,院子塑了路遥的雕像。他和省文联副主席蔺雨在院子里跟路遥的雕像合影,照完相,请高建群拍了一段短视频。高建群这样说:“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阿赫玛托娃有句诗说,我的朋友有的尚且活在人间,正同他亲爱的家人促膝长谈;有的已经化作雕像,站在白雪飘飘的广场中央。而今在这个积雪未消的广场中间,就站着已经化作雕像的、我们的朋友路遥;路遥曾许多次说过,甘泉是他的风水宝地,他说他写完《人生》时,兴奋地把手中的圆珠笔折断,从窗户扔了出去。我想,那窗户就应该是这尊雕像正对的那一个。我说,陕北人有逢年过节献牲的习俗,送到山神庙、土地庙去祭神,一个文学家要是有志于文学,那么就要把自己像祭品一样,献给文学事业。路遥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殉道者。我说,我们在这里纪念路遥,他永远是陕北文学的第一小提琴手。”
演艺热
关注现实
又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和诗性
从1988年3月27日开始,《平凡的世界》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一连播了126天,直接受众达3亿之多。网络上曾发起的“读者最喜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平凡的世界》《人生》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与舞台剧,火遍大江南北。《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背景虽然已经远去了,但这部有温度、有情怀的小说却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让人们温暖而励志。
西安话剧院推出的话剧《路遥》在当代年轻人中引起共鸣。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也表示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高尚情怀,和“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的风骨与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千古的独特精神力量。
主演谭希和曾随着话剧《路遥》的巡演,走过了全国很多个地方,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管是年纪大的观众还是90后、00后,他们都是如此热爱路遥,热爱路遥的作品,同时也热爱着这部话剧,许多观众都在演出之后抱着路遥的书来找他签名、献花。他感慨道:“我深深地记得有一位观众对我说,她就是看着路遥的书一路从农村考上大学,进了医院,从一个普通的医生成为妇产科的副主任医师。还有许多家长也带着孩子来向我表示感谢,说我让他们看到了年轻时候支撑着他们一步步走下来的路遥,也让他们的孩子在看剧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每当这些时候我都深深地感动,我想这就是艺术作品带给人们最大的作用,我为我作为一个演员,作为戏剧从业者,作为话剧《路遥》的主演而感到深深地自豪。”
事实上,路遥的作品一直也是影视改编热点,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在接受华商报采访时表示:“路遥特别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发展,人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在平凡的生活世界中,展开对梦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激励价值。这凸显了其作品的人民性品格,也成为其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
他提到路遥的文学书写特点:青春成长主题。主流人物在青春成长、事业发展与爱情追求等过程中的矛盾,它形成了一种独特化的青春抒情,从而能够引起一代一代大学生等年轻读者群体的心灵共鸣和共情,影响巨大。
路遥的书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书写,他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现实中人的情感等等,而这种表达,对于当下年轻人在社会快速发展中的碰撞具有一种心灵共鸣的作用。同时,他又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和诗性的体现。所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既能看到现实的苦难与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体悟到他对诗意青春的抒情,使得他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观众不断学习和接受。
纪念路遥逝世30周年研讨会暨《路遥画传》首发式在延大举行
11月1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陕西省作家协会和延安大学共同主办的纪念路遥逝世3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路遥画传》首发式在延安大学举行。
会议通过线下和线上联线方式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李建军,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向阳,延安大学校长高子伟,新华出版社总编辑许新,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等出席。
高子伟在致辞中说,路遥是延安大学的优秀校友。近年来,延安大学聚集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整理、研究路遥的有关资料,形成了《路遥传》《路遥与延安大学》《路遥的大学时代》等一批路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本次延安大学与新华出版社共同策划编写的《路遥画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路遥的方式,为专家学者提供路遥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创作和生活的珍贵资料。
梁向阳在致辞中谈到,本次会议是对路遥先生的缅怀,也是路遥研究再出发的新起点。希望共同推动路遥研究走向更加广阔与深入的新境界,给新时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文学经验。
会上,延安大学原党委书记、原校长、路遥研究会会长、《路遥画传》作者之一申沛昌代表新华出版社向延安大学赠送了《路遥画传》。
研究与侧写
发现一位更广阔的文学大家
路遥象征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高标,他的经典作品则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重要成就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他的文学经验特别值得人们珍惜和研究。
《路遥传》
厚夫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是路遥生前的忘年交、路遥文学馆馆长以及路遥研究界的权威之一。作者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披露了大量路遥不为人知的往事,还原路遥的写作时代,展现他的写作精神。
《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增订本)》
赵学勇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推荐理由:赵学勇教授独辟蹊径,从路遥创作的生命意义、审美追求及文学接受等多个层面着眼,立足路遥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位置及当代文坛独特的“路遥现象”实际,力图在新的研究视域与时代意义层面全方位解读路遥的小说世界。阅读路遥,体味其艺术追求之美善,发掘其文学精神之执着与伟大。
《路遥年谱》
王刚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推荐理由:这部著作独具学术视野,作者在整理路遥年谱之余,又将新中国文坛、陕西文坛的关节事件与重要人物穿插其间,将路遥及其作品置于整个新中国文艺、陕西文坛发展的脉络中思考,为读者提供了路遥及其作品得以生成的文艺环境与地理条件,进而为重新审视路遥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打开了新的空间。
《路遥的大学时代》
申沛昌 厚夫 张春生 袁广斌 著 新华出版社
推荐理由:是一部回顾路遥大学生活,成长历程的纪实作品。通过回顾梳理路遥在大学时代的经历和特点,追寻一代文学巨匠的心路历程,总结伟大作品的成因及其精神,总结培养人才的经验。 华商报记者 李明 刘慧 王宝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