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二十五回(蒋勋说红楼梦第五回)(1)

首先说下《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VS《蒋勋说红楼梦》回目对比

周汝昌

蒋勋

第五回上句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第五回下句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蒋勋说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到宝玉游太虚幻境,元春: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有的本子是“虎兕相逢大梦归”,兕是犀牛。胡适认为,虎兔可能在讲十二生肖,元春在虎兔之间那一年死掉。

兕:上古瑞兽“兕”,状如犀牛不是犀牛(雷兽科),苍黑(全身呈现青黑色),板角(就是独角兽那样的犄角)。逢天下将盛,而现世出。“兕”中最著名的是板角青牛(太上老君的坐骑)——百度百科

蒋勋说红楼梦二十五回(蒋勋说红楼梦第五回)(2)

笔者认为,古人讲生肖,一般是讲十二地支,不会直接讲虎兔,而是讲寅卯。而且即使是讲生肖,即是虎年兔年相逢,严格来讲,是不可能存在这一时间的,年夜交子这一个点,是没有时间长度的,即每一个时间单位和另一个时间单位是不可能重合的。所以笔者认为,雪芹原意或者说原版应该是虎兕相逢大梦归,也即是隐喻故事背后乾隆朝的政治斗争,这段故事,可参详刘心武老师的著作《刘心武妙品红楼梦》。周汝昌和刘心武采用这种说法——虎兕相逢大梦归。

写到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最后一首判词在讲秦可卿。“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红楼梦》里被各家考证最多的就是这一段。秦可卿在小说里是病死的,可是画里表现的是上吊死的。秦可卿是贾蓉的太太,公公贾珍爱上了秦可卿,逼奸她。秦可卿活不下去,就上吊死了,所以最初的版本中那一节叫“淫丧天香楼”,后来有人在旧书摊上买到了这一节的手抄本。作者写完以后,家族里的人都在阅读。“脂砚斋”,一般人认为是作者的叔叔,读到这一段以后,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应该让外人知道的家丑,曹雪芹就改了,把秦可卿悬梁自尽改成病死,把“淫丧天香楼”这一段删了。改完之后,脂砚斋就批了一句“雪芹厚道之人”。

蒋勋说红楼梦二十五回(蒋勋说红楼梦第五回)(3)

笔者认为,蒋老师能写出““脂砚斋”,一般人认为是作者的叔叔”,一定是没有认真看脂砚斋对石头记的批评。就这个问题,笔者更赞同周汝昌老先生的见解,认为脂砚斋就是雪芹的爱人,对应原著中的史湘云。

引至《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周按]若真荒唐,又何辛酸之有?以辛酸之泪著此书,绝不荒唐可知矣。叹解味者少,正因不能“细”谙而难得“深”味。处处呼应。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侧]此是第一首标题诗。[周按]此处点明标题诗,楔子终了,正书开始,脉络分明。[甲眉]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奈〕不遇獭〔癞〕头和尚何!怅怅![周按]此批之前一条,哭芹泪尽,即还泪之真谛也。[甲眉]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周按]请君掩卷一思,是谁在写批。其既是女性,则唯有妻子方能沉痛而又亲昵如此。◎读者常欲求答:雪芹慨叹无人解得之“味”,究为何味?其实即为作小说,不得不以“荒唐”之言词故事而表达内心的辛酸悲愤,在两者之间而写成一部可骇可愕、可歌可泣的“石头”之“记”——编述人生之“实录”。◎脂砚作批,历年零散积累,此处数条数处数语,反复、颠倒,并非从头至尾,反而顺序紊乱之读书札记甲午泪笔,是雪芹逝后十二年之痕迹,疑是绝命遗言矣。八日或谓是八月之讹。按重阳节古称重九日,此八日或为重阳前一日之省称,亦未可知。◎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殆尽。此绝命词之语气,可体会而知之。此书不独金玉姻缘有真假金玉。宝玉有甄假二姓,即还泪之说,亦有真假二格局。但须待细心人参悟,方得作者真谛。此正如《西游记》猴王有真假、如来佛有真假,即芭蕉扇亦有真假也。◎甲午八月泪笔乃绝命词。署脂砚之批语终于己卯,至此已历十五年,是壬午初署畸笏后十二年,丁亥后七年,犹以“一芹一脂”相称。人书俱老,期之来生。其与书与芹之关系为何如耶?

引至《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第三十八回: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峰,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上了竹桥,凤姐忙上来搀着贾母,口里说:“老祖宗只管放大步走,不相干的,这竹子桥规矩是咯吱咯喳的响。”[蒙戚双]如见其势,如临其上,非走过者必形容不到。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拦干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杯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欢喜道:“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湘云笑道:“这是宝姐姐帮着我预备的。”贾母道:“我说这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说着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己双]妙极!此处忽又补出一处,不入贾政试才一回,皆错综其势,不作一直笔也。贾母听了,又抬头看匾,因回头向薛姨妈道:“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周按]藕香榭取名于宋女词人李清照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红藕即红莲花,藕香榭之榭又谐音荷花凋谢之谢。此榭与湘云之关系特为密切。因藕香又谐音偶湘。试看本文贾母入榭以后,先命湘云口念对联之文,而联文云: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上句显由清照词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而来,下句由竹桥引起贾母联想幼时家中亦有枕霞阁与此榭相仿。故后文随即写及湘云之别号为枕霞旧友。今湘云做东设宴不在别处,独选藕香榭,可见湘云方是此榭之主。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那木钉把头磞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冐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了,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磞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到凸高出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己双]看他忽用贾母数语,闲闲又补出此书之前,似已有一部十二钗的一般,令人遥忆不能一见。余则将欲补出枕霞阁中十二钗来,定〔岂〕不又添一部新书![周按]此批中明点脂砚斋是枕霞旧主,亦即湘云。

注:上文中[]中为脂砚斋在《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书中不同位置的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