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诸君久不见闻,尚可安否?

又到了我们的【乐话弦心】一歌一情的时间。

今天要跟大家推荐的歌曲,是一首比较老的粤语歌,名字叫——《友谊之光》,这首歌是电影《监狱风云》的主题曲。

每天一首歌友谊之光(一歌一情让我们一起)(1)

(电影海报,来源:豆瓣)

记得几年前刚刚开始写公众号不久,彼时曾经写过这首歌,当时处于学生与“社会人士”的过渡时期,听完这首歌之后的感受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随手便写下了之前的旧文:愿友谊之光长存(忽略当时渣一样的排版)

时光荏苒,再又经过几年工作与生活大小事情的打磨与自我观察之后,再重新听这首歌,又是另外一种感受,现将拙见分享给诸位。

“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

多少友谊能长存

今日别离共你双双两握手

友谊常在你我心里

今天且要暂别

他朝也定能聚首

纵使不能会面

始终也是朋友

说有万里山 隔阻两地遥

不需见面 心中也 也知晓

友谊改不了”

(歌词:part:A)

朋友是什么呢?

对于不同年龄与不同人生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答案很可能很复杂。

不过,一提到这个词,大家都会或多或少想起某些人。

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时政博主(ID:九树三花),前段时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学生与社会人有什么明显区别?”当中关于“学生”与社会人交友的一段话很有意思。

“学生在行为处事、人际交往时,往往会考虑很多副线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和利益毫无牵连。纯粹,执着,少计得失。

而社会人,他们永远以利益为先,毕竟他们只有这唯一一条评价标准。

他们(社会人)眼神里始终精明地闪烁着“等价交换”,也总是时刻注意以隐忍、体面、留一线、磨平个性等来保证利益不会潜在受损,因此一眼便能识别得出来了。”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就社会实际的经验来说,其实倒也不尽然吧。

更多情况下,或许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若是“社会人士”均以利相交,按照此逻辑,在莽荒时代,毒枭、暴发户、涉黑分子,估计是应该有一堆朋友,可结果呢?

相信大家都会会心一笑。

放在如今也是,满脑几乎只剩算计的人/团体,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之相处。

当然为了生存,大家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这样那样,情愿或者不情愿地付出,来满足自己与家庭的“利”方面,这是平常现象,毕竟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嘛。

面对现实,或许也早有一部分人被催压,搞得他们自己“眼神里始终精明地只闪烁着“等价交换”...之类的事情”,其实大可不必。

古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绝大部分人,为了生活,大部分情况下的时候,算“小人”,而有时候面对特定的人与事,又能偶尔当当“君子”,岂不快哉?

“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

多少友谊能长存

今日别离共你双双两握手

友谊常在你我心里

今天且要暂别

他朝也定能聚首

纵使不能会面

始终 始终我哋我哋是朋友

说有万里山 隔阻两地遥

不需见面 心中也知晓

友谊改不了”

(歌词:part:B)

这人生呐

有时候大家的境遇,其实与股票有几分相似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起起伏伏的

有顺境之时,也有逆境时候

朋友就像股票市场上“投资客”

投资的不一定只是金钱,也有可能是其他东西

愿每一份付出,都能获得恰当的回应。

每天一首歌友谊之光(一歌一情让我们一起)(2)

(大时代:丁蟹名场面)

愿你在跌至熔断时

有人愿意逆向买入

愿你涨停连板时候,

他们也仍旧在一起

(广义的)

友情如此,亲情及爱情,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理儿。

国庆节来临之际,愿各位还能偶尔记起自己与朋友之间那些纯粹的事情与时光,在心中隐秘的角落,保留些许傻傻的“书卷气”。

希望大家与大家认可的朋友,也能像电影《老炮儿》里面吴亦凡扮演的小飞说的那样(大意是),“本来以为您这样的,只有在书里才有,见到您,我算是真的看到了”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乐话弦心撩人心

旧时光瘾动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