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到的“假玉镯”,可不是指高仿品、低档宝石等冒充的假玉镯,而是指那些为了增加卖相,而用化学试剂处理过的劣质玉镯。这种玉镯戴久了,对身体可是百害而无一利哦。
(还没有深加工的假玉镯)
假玉镯是如何制作的?
奸商们首先会准备一堆没人要的废料,这些“垃圾”没水、没底,也没色。
然后把这些废料泡在强酸以及包含大量放射元素的化学试剂中,静待半个月。经过这个步骤出来的废料,会变成卖相不错的“好料”,然而有毒!
再然后,奸商们开始给这些“好料”上色,用的染剂可不是天然色素,都是化学品,可谓“毒上加毒”。上好色后,接着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学品进行注胶。这个过程只需几天就搞定了。
最后出来的玉镯再也不是当初的废料了,而是能卖到7、8万的精品玉镯。
看完这个造假过程,简直要怀疑人生了。然而,宝迷们不要方!下面宝姐会仔细讲解如何识别假玉镯,大家搬好小板凳,拿好小本本,一起学习鉴定玉镯的知识吧!
鉴定真假玉镯很简单!
没有被优化处理过的翡翠玉镯叫“A货”,漂白、浸蜡、充填过的玉镯叫“B货”,染色过的玉镯叫“C货”,后面两种对人体健康有损害。
1、浸蜡:掩盖裂纹、增加透明度
浸过蜡的玉镯,只需缓慢地在热源上加热一会儿,就能看见蜡质析出。或者置于紫外荧光灯下,可见蓝白色荧光。
(正在浸蜡的玉镯。)
(如图所示,浸过蜡的玉镯。宝迷们要特别小心那些质地疏松,有大片棉的干青、花青、豆种、粗糯等中低档玉镯。)
2、漂白、充填:去掉杂色
何谓“漂白”?用化学品给劣质玉镯洗个澡,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优质”品,即为“漂白”,民间又叫“过酸梅”。
何谓“充填”?酸洗过的玉镯,颗粒之间会出现较多且较大的缝隙,有的直接呈疏松的渣状,这样的玉镯戴不了多久就开裂、碎了。因此,为了增加耐久度,需要把一些树脂、塑料等有机聚合物充填在玉镯的缝隙中,如此这般即为“充填”,还能增加玉镯的透明度呢。
(左边为A货,中间为漂白,右边为充填。)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鉴定呢?很简单!咱接着说:
被强酸强碱折腾过的B货,结构疏松,没充填前有溶蚀凹坑;充填后的光泽会变弱。
由于玉质被破坏,B货的颜色没有层次感,基底变白、绿色漂浮,看起来很诡异。
敲击后,B货会发出沉闷的声音;而天然翡翠发出的是清脆之声。
在透射光照射下(用强光手电筒,紧靠玉镯,对着打光,观察另一面),B货内部有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照射下(用强光手电筒,正面打光,反向观察玉镯),表面的溶蚀凹坑、蛛网状网纹会清晰可见。
由于充填物和翡翠本身的硬度不一致,导致原来的裂隙处还是有明显的凹沟。在放大镜下观察,这些凹沟中可见胶结物、残留的气泡等。不过,手法娴熟的奸商是不会犯这个错误,他会把假玉镯打磨得非常光滑,让你很难肉眼鉴定。
如果以上你都看不出端倪,也别怕。还有一种办法:在短波紫外线下,B货有弱的黄绿或蓝绿(蓝白)荧光反应;在长波紫外线下,则表现为中至强的黄绿或蓝白色荧光反应。
(B货玉镯在紫光灯下的荧光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有些B货在紫外线下可以做到较弱,甚至没有荧光反应。此时又该怎么办呢?
准备一个高倍放大镜,至少10倍吧。在放大镜下观察。
1、B货有分布均匀的蛛网状、沟渠状裂纹。这些裂隙边缘较为圆滑,和天然翡翠麻点状“翠性”不一样。
2、抛光后的B货,局部会有集中的细小裂纹。
3、抛光非常好的B货,虽然很少有细小的裂纹,但是会有反光的亮点。和翠性的片状闪光不一样,这些亮点其实是充填导致的细小气泡。
(B货玉镯。)
基本上,做得再漂亮的B货也能被机智的宝迷们鉴定出来啦!
3、染色:改变颜色
颗粒较粗,有一定裂隙的翡翠适合染色处理。这样品质的玉镯在染色之前,需要用稀酸漂白、清洗,干燥后放入氨基染料或铬酸盐溶液中,稍微加热,如此制作后成为C货。
染好色的C货需烘干、上蜡,才能掩盖缝隙,看上去也会透明很多。部分染色C货还需充填处理,即“B+C”货。
C货的耐久性较差,长时间佩戴后,会褪色。化学染料就被人体慢慢吸收了……很可怕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鉴定它?
很简单,依然准备一只万能的高倍放大镜。在放大镜下观察,C货的颜色呈丝网状分布,在较大的绺裂中可见染料的沉淀或聚集,有些还能看见受热导致的炸裂纹。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染色玉镯可以无变化,也可以变红。但是,绿色玉镯如果变红,肯定为染色品。染红色的玉镯在紫外光下,会发出黄绿色或橙红色的荧光。
4、覆膜:穿衣翡翠
还有一种假玉镯,看上去很美,其实只是穿了一件漂亮的有机膜。这种玉镯戴久了,薄膜一旦脱落,就会暴露它其实很丑的事实。
鉴定的办法也很easy,在放大镜下观察,覆膜玉镯表面的光泽很弱,为树脂光泽,没有颗粒感,局部还有气泡。用针触碰边缘部位,软软的,会有薄膜脱落。整体手感都很涩。
/ 宝姐私语 /
如果宝迷们觉得以上办法太复杂了,想知道有没有简单点的鉴定?宝姐的答案是:有!直接看权威的珠宝鉴定证书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