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场娱乐圈撕逼大战。

就是郭德纲与曹云金这对曾经的师徒

多年前的不欢而散,彼此一直心存芥蒂。

事情的起因是源于郭德纲发的一条清理门户的微博。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1)

将曹云金、何云伟二人,夺回艺名,正式逐出师门。

忍气吞声了六年的曹云金,终于有所回应。

发了一篇6000字的长文,怒斥二人的恩怨情仇。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2)

赵雷

再说莫西子诗和他的“老友”窦唯

莫西的“成名作”《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歌词是来自诗人俞心焦的一首诗,因为和日本女友热恋却无奈分居两地而让他感同身受,“要把内心的思念掏出来”。而莫西子诗近年来合作最多的音乐人,则是前“黑豹”主唱窦唯。但他在采访中却不愿过多谈起这位大名鼎鼎的朋友,因为怕有炒作的嫌疑。

莫西子诗说:当时我来这(录音棚)玩儿的时候,录了个歌,叫做《妈妈的歌谣》,有一次在那里随便录了一下,窦唯过来录音的时候,有人就放给他听,他就觉得这个歌感觉不错,就因为这个契机,后面就认识了。平时大家在一起在录音棚里面瞎鼓捣,即兴的东西很好玩,几个人都有了默契,然后就出来很多东西,包括很多成熟的东西。包括那个电影的音乐,那个插曲和片尾曲,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后面还有很多作品,我觉得他做音乐的创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窦唯)是我音乐上的好老师。” 当听到“莫西子诗是窦唯老朋友”的说法时他如是说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贯彻在言行之间。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3)

莫西子诗

其实我觉得师徒关系更像是一种不同的优秀思想之间的相互交融。把你所理解的教给徒弟产生一种新的思想。两种不同思想在相互碰撞中裂变出另一种新的东西,在交流中产生一种新的理解,便是我所认为的”师徒“关系之间魅力所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又何尝不是谁的师父呢?

仍要感谢能将他所理解之事物愿意传授给你的人。

说来还有这么一部电影《爆裂鼓手》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4)

电影海报

讲述一个热爱音乐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的故事。

其实这种音乐路程的题材并不会在充斥着快消文化的社会中很吸引人的眼球。但是电影恰恰是将重点放在了变态的“魔鬼教练”与主角内曼之间扭曲的师徒关系。

“魔鬼教练”弗莱彻已按自己的想法将内曼塑造成了自己内心的小恶魔,不疯魔不成活,导致内曼在自己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和亲朋好友闹翻,为了专心打鼓和自己的女朋友分手。还有在学校领导的怂恿下将弗莱彻赶下了老师的位置,这些都成了他内心的阴暗面。

虽然在伟大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牺牲和代价,但内曼所付出的无疑是惨痛的,但这却是本该属于他的美好。

这样一比郭德纲显得仁慈了很多。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5)

电影中结尾处弗莱彻对内曼的做法不能说是完全在试探他的终极潜力,里面仍然夹杂着他对自己爱徒的报复,毕竟内曼也毁了他的讲师生涯。

也有人会对弗莱彻最后那一丝狡黠的微笑抱有困惑,其实也不难理解,弗莱彻本身就是对音乐有自己独道见解的人,他认为只有采取极致的手段才能造就另一位传奇鼓手。那丝微笑一方面是对内曼表现的肯定,一方面也是印证了自己的教学手法终于开花结果。

影片里内曼和弗莱彻已经不单单是师生关系了,更像是对手,他们都摒弃了自己的天性,一生都在为极致的音乐而努力,或许内曼今后会成为下一个弗莱彻,成为下一任“魔鬼教练”。

这便是郭曹二人目前无法企及的。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6)

最后放上于正老师在微博上对于这个事件的评价,

说的十分在理

音乐圈三部曲(音乐圈的师徒关系)(7)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师徒二人的艺术造诣之高,相信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