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好听的越调戏曲(戏韵芬芳河南越调大师)(1)

申凤梅(1927—1995),河南卓越的越调表演艺术家,生于1927年,祖籍河南临颍。她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47年,她所在的民间戏班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剧团,后改为河南省越调剧团。申凤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越调表演艺术家,以“活诸葛”蜚声剧坛,同时在近200个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可谓“生旦不挡,悲喜咸宜”。曾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席、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名誉团长等职。

河南最好听的越调戏曲(戏韵芬芳河南越调大师)(2)

人物经历

申凤梅代表作品有《孔明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卧龙奔丧》(《诸葛亮吊孝》)、《七擒孟获》、《收姜维》、《失空斩》、《明镜记》、《哭四门》、《苦菜花》《李天宝吊孝》《朱元璋斩婿》《洪湖赤卫队》《牧羊卷》《过街楼》《杨门女将》《扒瓜园》《双灵牌》《哭殿》《吵闹亲家》《马大哈找拐棍》《蝶恋花》等。萌萌萌总理看了她的《收姜维》后称她为河南的“活诸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破例收她为徒。

河南最好听的越调戏曲(戏韵芬芳河南越调大师)(3)

申凤梅生平简介

1927年 农历腊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马庄村

1938年 入临颍县张盘镇越调科班学艺

1941年 出科,投靠南将罗村江湖班的大师兄李大勋。在江湖班里师从名老艺人姜高,学唱《临潼山》、《陈士美》、《蝴蝶杯》、《抱琵琶》、《林风山》、《下南唐》、《送灯》、《送京娘》、《高才女挂海》、《青龙山》和《大保国》。同年秋,随南将罗剧团赴周口演出,在牛行街幸会毛爱莲,与毛爱莲同台演出《周天榜私访》和《贾秀英闹书馆》

1942年初 与毛爱莲赴漯河演出。因灾荒先后流落南将罗剧团、临颍县李庄剧团、七里头剧团

1943年夏 流落到临颍县樊锡敏办的樊城越调剧团

秋 在临颍县小阁庄与老演员金凤楼(艺名“假宝贝”,又称“螺丝转嘴”)同台演出。以后跟着金凤楼学会了《火焚绣楼》、《张羽煮海》、《游西湖》、《陈妙常》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1945年 农历3月28日在襄县双庙,樊城剧团和襄县剧团对戏,因演《砸当典》受到好评,被誉为“铁嗓子大梅”

河南最好听的越调戏曲(戏韵芬芳河南越调大师)(4)

1947年 被编入刘邓大军二纵队胜利剧团

1950年秋 随金凤楼赴西安演出,轰动西安城

1951年 转入项城县越调剧团

1956年 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与张秀卿合演《哭殿》,在剧中扮演长孙皇后;并在《收姜维》一剧中扮演诸葛亮,荣获演出一等奖

1958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0月 在郑州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收姜维》

1963年 进京演出,轰动京华

4月1 日 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

1965年 在郑州演出《卖箩筐》,获演出一等奖。并到广州演出现代戏《扒瓜园》,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同年,该剧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1979年 为戏剧事业积劳成疾,先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肾炎、糖尿病、胃溃疡和肠道炎

5月 在郑州演出《诸葛亮吊孝》

河南最好听的越调戏曲(戏韵芬芳河南越调大师)(5)

1980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诸葛亮吊孝》和《李天保娶亲》拍摄成电影。担任诸葛亮一角,并力推未转正的青年学员马兰担任李天保一角,使马兰一举成名

夏 老伴李大勋病逝,料理完丧事后继续投入新编历史剧《明镜记》的排演中

1987年 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

10月 河南省首届艺术节期间,在郑州度过了第五十个艺术春秋

1988年 值离休年龄,依然为剧团发展不辞辛劳,被剧团反聘 1989年中秋节前夕 在西华县代项城县越调剧团挂牌义演,热情资助项城剧团

1990年 率《吵闹亲家》剧组进京演出,力推优秀中年演员陈静担任主演,演出成功,陈静荣获全国文华表演奖

7月中旬淅川县青年演员赵玉霞随团在平顶山梁洼煤矿演出《诸葛亮吊孝》,为了了解并支持赵玉霞,停止在郑州住院治疗,驱车二百多公里亲赴煤矿

1991年夏 赴河南九市灾区义演

冬 赴山东曹县演出,谢绝县委招待所的特意照顾

1992年 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

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3年春 在周口陈营乡演出时热情地为一位74岁的老人演唱

11月 在河北邢台演出。惊闻妹妹申秀梅在许昌逝世,匆匆回许,办完丧事,继续回团工作

1994年 抱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

1995年春节抱病参加河南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戏曲晚会

5月 率团赴山西太原参加中国戏曲第三届“金三角”交流演出,因成功演出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荣获最高荣誉奖。尔后,又赴山西大同演出

5月28日 应文化部邀请,最后一次率团进京演出。在这段时间里,病情愈益严重,每场演出,都要靠吸氧和打针服药维持着

河南最好听的越调戏曲(戏韵芬芳河南越调大师)(6)

1995年6月20日 随剧团从北京回周口

26日 为庆祝郑州大众越调剧团成立,亲临现场,抱病演出

28日 为省银海音像出版社补录了诸葛亮电视系列片的一些唱段

1995年7月10日为配合河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宣传,应邀到省电台灌制了新编越调清唱盒式磁带,为人民留下了她生前最后的录音

20日凌晨零点五十分在周口病逝

资料来源:搜狗百科

温馨提示

文章及视频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仅删致歉!

谢谢大家对豫韵新声的支持与关注!豫韵新声祝您:赏戏愉快!

图片来源见水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