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1)

我们都知道黄家驹是一位创作的天才,一生之中创作了数百首歌曲,但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已经出版,许多作品被埋葬直到他离开,这些声音没有被我们所听到,也是非常的遗憾。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位作词作曲人为张三写歌,为李四写歌,只要我写了一首好歌,所有的商业广告或者业务就会扑面而来,显得很高端很受人尊敬的样子。然后,我们不禁在心里想到黄家驹的创作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beyond根本无法消化它。那为什么创作的歌曲为什么不给到别人进行发表呢?

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2)

在BEYOND,黄家强还为他人创作了十多部作品,黄贯中也为其他人创作了大约30剁手歌曲作品。这些都没有什么,主要是黄家驹为什么仅仅为别人创作十几首而已呢?这些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种,我们接下来看下其中的两种:

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3)

一、唱片公司对于黄家驹作品的干涉:1993年5月10日,BEYON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这个问题。记者问:既然你想宣传自己的音乐,为什么不为别人制作音乐呢?这样不光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对本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

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4)

黄家驹说我们想为人们创作音乐,但是其中唱片公司反对。记者问:你有好的歌曲为什么不留给自己唱然后发表呢?黄家驹说:如果不是好的歌曲,我怎么能够拿得出手给到别人呢?这反而会影响beyond的声誉而已。黄家驹的回答令人钦佩,但是当时唱片公司的意思就是“我不许任何任何人的唱片当中有BEYOND的影子,如果想听BEYOND的歌曲就要去买我们的唱片”

就因为如此,黄家驹受到唱片公司的严格约束。除了挑选一些歌曲并将它们放入专辑之外,其余的只能被搁置甚至丢弃。比如《冷雨夜》,当时黄家驹写完之后本来打算扔掉的,是弟弟黄家强看到后捡了起来并且填词填曲进行演唱,才拯救了这首歌曲,现在,可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作品。黄家驹为其他人创作的有限十几首歌几乎都是特殊情况。它们都是唱片公司的安排。例如蔡兴麟和王菲都是BEYOND同一家公司的兄弟姐妹,小岛乐队也是陈健添公司下的乐队。而许冠杰是粤语歌坛的宗师级人物,谭咏麟是当时的当红巨星,所以啊多多少少要给别人一些面子,不是什么人都能唱到黄家驹的歌,如果能唱到也不一定能够唱的好,毕竟黄家驹的歌曲是发自内心的产物。

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5)

二、除了第一点说的唱片公司干预,还有的就是香港乐坛的大环境。香港音乐界并不尊重原创性。邀请歌曲的现象并不受欢迎。流行的是日本歌曲的改编。如果您邀请创作者,则表示尊重原作。但当时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宁愿去翻唱日本的歌曲。这样做成本很低,风险很小,拿过来就可以唱,唱完基本不赀也红起码有人听。这一切都是这样的。花钱去邀歌写出来的歌曲不一定好,即使好唱了也不一定红,足足的是吃力不讨好。

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6)

当时的环境就是这样的,所以像黄家驹这样的原创音乐家,虽然很少,但没有人会认真对待他们,也没有多少人可以积极地邀请他们。另外,可能有这样的原因,就是黄家驹写的歌曲并不适合别人唱,,不是每个人想唱就行的,比如《岁月无声》《交织千个心》都是别人唱的不行,beyong重新整理后才有人听的。当然,如果黄家驹写的喜欢你》《情人》《冷雨夜》这个适应性强的抒情歌曲可能别人能够唱的起来。但是我们要知道,黄家驹本质不想写这类软绵绵的歌曲,出了这几首已经是很难得的啦,毕竟二哥骨子里面是摇滚。

黄家驹生前经历(为何黄家驹生前很少为他人写歌曲)(7)

由于上述原因,黄家驹所写的歌曲由于不尊重原创,不适合别人唱所以无处安放(当然,还有很多未成型的DEMO)。如果黄家驹没有这么早的离去,我们终究会听到更多的歌曲,但不幸的是,大部分作品只能永远封存或消失......但是留世的歌曲已经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家驹是一位真真正正的“音乐鬼才”“音乐巨匠”“音乐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