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科协发〔2022〕44号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指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指导(关于印发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

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指导

渝科协发〔2022〕44号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印发《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宣传部、科协,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科协(科创局),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宣传处(部)、有关科技处(科协),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党委宣传部(处)、有关科技处(科协),市属各新闻单位,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有关单位:

经市委领导同意,现将《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5月7日

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关于提升科技信息发布水平加强改进科技报道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提出以下建设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积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新闻舆论氛围,是宣传系统和科技战线肩负的时代使命。近年来,市级主流媒体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科技宣传报道,为我市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但是,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市科技宣传报道还存在方式单一、内容碎片、总体分散等不足,与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不相匹配。因此,建设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科技创新、融媒体建设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重庆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创新举措,是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内在要求,是重庆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具体任务,既十分重要又十分迫切。

建设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突出守正创新,全面整合市级有关单位的媒体资源,依托机制体制创新和技术手段革新,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科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形式开展我市科技宣传报道,切实提升科技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汇聚创新驱动发展正能量,唱响科技自立自强主旋律,使之成为重庆科技宣传报道最权威、最快捷、最专业、最系统的新型主流媒体,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的原则,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贯穿到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坚持建管同步,切实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随时随地发出科技宣传报道好声音、最强音,确保中心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重塑格局。打破现有科技宣传报道分散化、条块化、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坚持精干高效,聚力把科技融媒体中心打造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科技宣传中心,负责统筹策划、组织开展市级重要科技新闻宣传报道,形成“小中心、大外围”工作格局,构建全市科技宣传报道事业共同体。

坚持融通聚合。以重庆日报科技版面、重庆卫视科教频道、重庆科技报、重庆科技创新网等媒介为基础,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手段,创新科技传播方式,缺啥补啥,拓展打造一个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移动屏等融为一体的全媒体矩阵,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横向共融”。

坚持内容为王。深入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和我市学习贯彻落实的政策举措,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全面宣传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果,总结推介先进经验做法;生动讲好科学家坚持“四个面向”的故事,展示科技人才的良好形象;大力传播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稳妥把握敏感科技问题报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创新创业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重点任务

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推进建设。 2022年5月30日前,挂牌成立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搭建组织运行基本架构并开始试运行;2022年底前,整合市级相关单位科技媒体资源,基本形成“小中心、大外围”工作格局;2023年底前,内容生产、技术支撑、平台运营、用户推广、经营拓展等关键环节形成有效工作链,在全国科技传播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成为全国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范例。

(一)建设高效能融媒体中心管理架构

在市委宣传部主导、市科协主管、重庆科普文化产业集团主营的管理框架下,以市科协机关报《重庆科技报》社有限公司为班底,完善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机制,探索与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合作模式,借力市级主流媒体单位资源,按照现代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要求,组建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

(二)建设高质量融媒体“中央厨房”

坚持一体化原则,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夯实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的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科技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打造精品流水生产线,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利用、多样呈现、多元传播。

(三)建设高素质融媒体工作队伍

重点建好建强内线和外线两支队伍。内线方面,以《重庆科技报》社有限公司自身人员为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派驻人员为辅,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技术精湛的融媒体产品主创队伍。外线方面,整合市级相关单位和中央、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科技报道编辑记者和科技栏目编辑人员,建设一支规模庞大、人员稳定的采编队伍,为丰富信息来源、提升报道水平提供“源头活水”。

(四)建设高水平融媒体运行机制

建立快捷通畅、务实管用的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运行质效。建立采集机制,第一时间通过全媒体手段采集各类科技新闻信息;建立制作机制,对生产加工全媒体产品进行流程化管理;建立审核机制,确保科技报道符合国家政策、准确客观和严谨规范;建立发布机制,构建融媒体统筹、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的传播模式;建立管控机制,加强对科技舆情的监测、跟踪和处置。

(五)建设高规格融媒体专家团队

整合市级相关单位专业力量建立学科门类齐全、权威专家学者参与的市级层面专家库,为做好科技宣传提供智力支持。健全专家学者咨询制度,遇敏感性或突发性科技事件,及时就报道方向、报道内容出谋划策,撰写专题文章、作出权威解读,对虚假信息等科技谣言进行辟谣澄清,切实提高把握科技报道的能力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宣传部、市科协会同网信、科技、教育、经信、卫生健康等有关市级部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等主流媒体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科技报道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工作合力。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科协,由市科协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市科协宣传文化部、重庆科普文化产业集团、重庆科技报等有关负责同志为副主任,负责日常组织联络工作。

(二)强化开放合作。充分发挥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在市域科技宣传报道的龙头作用,增强信任,深化合作,提升科技融媒体的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利用市级主流媒体的外宣平台,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国外科技宣传报道平台机构的联系合作,精准开展对外传播,让重庆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三)强化规范管理。加强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建立完善机构管理、人员管理、业务培训、绩效考评等日常管理制度,以及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介管理制度,切实为提升运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强化工作保障。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根据工作需要,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招聘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等主流媒体单位安排骨干力量进驻中心,加强工作沟通协调和技术支持。坚持公益属性定位,市委宣传部、市科协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实行“政府补助 自主创收”保障模式,支持中心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相关附件地址请点击:关于印发《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来源:重庆市科协官网

运营编辑:黄强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之处,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