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大鹏所城是始建于哪个朝代(大鹏这座城为什么叫所城)(1)

深圳保留着两座古城,一座叫“大鹏所城”,一座叫“南头古城”,两座古城一东一西,守护着深圳。

“大鹏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代距今大约有653年。可以称得上是古城。南头可称古城,大鹏怎么不叫古城,而叫所城?这个所是什么意思?

大鹏所城的全称叫做“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所城”这个词,是个统称。说是统称,是因为明代卫所之城皆可称之为“卫城”、“所城”。

卫所制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将士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

"大鹏所城" 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的简称,是为海防之需, 建造之军事城堡,是当时卫所制的一环。大鹏所与东莞所,在明清二代一起扼守珠江入口,保护广州,俱为战略重地。大鹏所城的兵员平时分散在大鹏半岛屯田,战时在所城周边结集。所以城址保存至今。东莞所城原在虎门一带,城址被毁不存了,但有炮台遗迹。

'所城',即是古代沿边沿海要冲所修建的军事城池的称呼,其作用是负责沿边沿海的防务。明朝建立以后,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对历代军事建制与边防屯守进行了革新,创立“卫所”制度,以分屯设兵,寓兵于民。“卫”称之为卫指挥使司,有军士5600人;“所”称之为守御千户所,有军士1120人"。

大鹏所城它不仅是一座城堡,其实是一座军事要塞。拥有着1120军士的海防军事要塞。(文/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