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我们厨房里常见的调料,也是中药方里常用的药材。

中国人对姜,总是有些莫名的好感。比如,感冒了,煮点姜汤喝。

但你知道吗?有的人感冒喝姜汤,会越喝越严重哦。姜用得不对,也会产生不少问题。

民间关于姜的说法也特别多,哪些有理,哪些无理,你知道吗?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1)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这句话,打小儿就听说。小时候不知道这是为啥,还一度产生怀疑,夏天那么热,还要吃辣辣的生姜,不是火上浇油,更热吗?

学了中医后才发现,还是老祖宗看得透彻。

夏天虽然热,但热在体表,里面却是虚的。就像自然界中的地下室和井水一样,冬暖夏凉,这是地球中阳气变化的规律,春夏阳气浮于地表,而秋冬阳气藏于地下。

我们人跟地球的规律是一样的,夏天外热内寒,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习惯吃些凉的冷的食物解暑,这样一来,脾胃更容易受寒。而生姜的作用就是温中散寒,可以帮脾胃驱赶寒凉,脾胃就免受伤害了。脾胃好,可以减少很多生病的可能,虽不敢说绝对不用劳烦医生,但医生的工作肯定能轻松不少。

但夏天吃姜,也有诸多讲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也不是随便任意吃。请往下看。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2)

2、早上吃姜赛人参,晚上吃姜赛砒霜

就因为这句话,我经常收到顾客的询问,晚餐炒菜是不是不该放姜?

如果这句话,单纯当作语文课的语句分析,这句话明显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姜的作用是发散、生阳,一日之中,早上阳气生发,晚上阳气收敛,我们的生活要根据这个规律去安排才是更恰当的。所以姜在早上吃,可以助阳气生发,就是“锦上添花”;而晚上本应该收敛,却吃姜来发散,就“背道而驰”了,自然是不好的,严重的可能还会产生燥热、心烦、失眠等问题。

但这只是讲的一般规律,如果晚上着凉受寒了呢?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难不成,晚上感冒,还要眼巴巴等到早上才能吃药?不管什么时候着凉了,马上喝点姜汤,都会有好处。

再说炒菜的问题,姜只是用来调味而已,又不是直接把姜吃下,正常人晚餐时用姜炒个菜也无妨。而且,姜也不仅仅是用来调味的,有时它还能中和菜的寒性,或达到祛湿的作用,反而使整道菜更健康了。当姜融入了一个“团队”,那它就不是它自己了,而要从整个“团队”的搭配来考虑问题了。

总而言之,早上吃姜是顺应规律的,晚上则尽量少吃姜,但炒菜时加点姜并无大碍,若是着凉受寒了,晚上也可以喝姜汤。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3)

3、孔子“不撤姜食”

《论语》中记载有孔子的饮食习惯,其中有一条“不撤姜食”,自古以来,很多文人也争相效仿。

姜可以健脾阳,而脾胃为后天之本,它的运化是否正常,关系到我们人体是否能获取足够的能量。从这些方面来讲,经常吃姜确实对身体有好处。

但凡事都有例外。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4)

清朝时有个书生,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炙热,口吐鲜血。吃了清热凉血的药后马上就好了,但一停药就复发,反复了三年。

这年冬天,书生找到了当时的名医王孟英看病。王孟英见他数九寒天不穿棉衣,还热得满头大汗,先是暗自一惊,问过病情后,又把了脉,知道他一定是积热深伏于内,只是不明白,其他医生开了凉药清热后,还会经常反复。

王孟英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多次反复询问和交谈,才发现,原来这书生自十年前读到《论语》里的“不撤姜食”,就开始效仿孔圣人,每顿饭都要吃不少姜,从不间断。

王孟英终于发现了病因,有点哭笑不得。姜辛温,胃喜温,孔子“不撤姜食”是有道理的,但吃得过多则会胃燥火升,热象丛生,正如孔子所言——过犹不及。

王孟英很快就拟好了处方,并嘱咐书生千万不要再过食生姜了。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5)

其实,孔子“不撤姜食”的后面,还有一句“不多食”,也就表示,“虽然我每顿都吃姜,但不多吃,适可而止。”

而且,当一个人出现热病的时候,也应该暂时戒掉那些燥热的食物。所以,姜虽好,也不能贪多,也要考虑体质。

4、烂姜不烂味

俗话说:“烂姜不烂味。”姜就算烂了,味道也不变,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但是,腐烂的生姜,会产生大量的黄樟素,这是一种致癌物,可引起肝癌。

当然,癌症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是吃到一点致癌物就马上致癌了,达到一定的剂量、一定的时间才可能发生癌变。

但是,从身体健康角度考虑,烂了的姜,最好是整块扔掉,因为毒素是会扩散的,看起来没烂的地方,可能已经被毒素污染了,光是把烂掉的部分切掉也未必安全。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6)

5、姜要不要去皮

这个问题也被问得很多。很多人习惯去掉姜皮,很多食谱中也会强调要去掉姜皮。

其实,姜皮也是有用的,中医上认为,姜皮可以清热利湿,姜肉是辛辣燥热的,姜皮正好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使姜的发散作用不要太强。所以,一般做菜时用的姜,可以不用去皮。

但如果是用于散寒时,姜皮应该去掉,比如着凉感冒了、受寒腹痛呕吐了,需要发挥姜的发散作用时,就应该把皮去掉,姜的散寒作用才会更好。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7)

又或者,烹饪一些性质较寒凉的食物时,比如鱼、蟹等,用去皮的姜既能祛腥,又能中和鱼蟹的寒凉,对于脾胃较虚寒的人来说,会更有好处。

吃日本料理时,配刺身食用的姜也一般都是去皮的,就是用姜的辛辣之性,中和鱼生的寒凉之性。不喜欢吃姜的人,不适合吃日本料理。

经常有人反问我,日本人也喝冷水,也吃生鱼片,他们怎么没事?其一,他们怎么没事呢?日本人花粉病、不孕不育症、抑郁症、自杀率都居世界前列,这些疾病在中医上都属于虚寒之证。其二,日本人吃生鱼片时会配生姜或泡姜,或者紫苏、芥末等,都是散寒、解鱼蟹之毒的,而有些人中国人,只吃生鱼片,其它配料一律不吃的。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我们,就算适合我们,那也不能只学一半,要学就学全套啊。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8)

6、感冒、痛经就喝姜汤

感冒、痛经喝姜汤,是中国人通行的做法,这做种法源于中医。但中医向来是讲究辨证施治的。

姜是辛温发散的,那它解决的问题应该就是寒的问题。

而感冒、痛经,在中医上的分型很多,感冒有风寒、风热、暑湿、食积等;痛经有寒凝、气滞、湿热、气血亏虚等,不同病因,解决方法各不相同,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如果是因着凉、受寒导致的感冒、痛经,喝姜汤是对的。轻微受寒,在疾病初起时,及时的喝点姜汤,效果是不错的。

但光喝姜汤不一定就能解决,毕竟姜汤力度有限,如果疾病太重,超过它的能力范畴,当然是解决不了的。就如剁骨头不能用水果刀一样。

如果感冒、痛经不是受寒引起的,姜汤自然无用。如果疾病是因热而起,还喝姜汤,那还会“火上浇油”。

所以,凡事都应该先辨证,不能不分清红皂白随便乱用。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9)

7、生姜防脱生发

生姜在防脱发、生发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很多洗发水中也添加有生姜成分,姜真的能防脱生发吗?

从理论上讲,姜对防脱生发有一定作用。脱发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头部气血循环不畅,毛囊堵塞,生姜的刺激性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改善头皮、毛囊健康是有效果的。

但脱发的原因往往都是复杂的,而且主要是身体内部的问题,并不是头皮或头发这些外在部位的问题,光靠姜汁往头发上一浇,或是用生姜在头皮上使劲摩擦,怕是把头皮搓破了,头发也没生出几根来。

所以说,生姜防脱生发,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与其纠结于生姜生发,不如先搞清楚身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影响了头发生长,从生活习惯上去调整,从综合层面去调理,才是解决脱发问题的根本方法。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10)

8、这些人少吃姜

姜虽有很多好处,尤其对于体质虚寒、风寒感冒、虚寒胃痛、痛经、呕吐的人,适合多吃姜。

但对于阴虚火旺、阳气亢盛、风热感冒、湿热体质、肝风内动等人群,则应该忌用生姜。

如果你的舌头颜色很红,舌苔又厚又黄,小便又少又黄,大便干燥且有灼热感、甚至大便出血,心情非常烦躁易怒,失眠盗汗,有红肿热痛的症状出现,痰、鼻涕、白带等分泌物是黄色的且粘稠,基本上都是属于热性症状,这个时候就是不适合吃姜的。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11)

结语

民间俗语为了便于流传,往往都将语言简化,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内容缺失,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弄巧成拙。

而且,很多说法只适用于一般情况、普遍情况,但凡事都有例外,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所以,任何说法都不能呆板的运用,要了解它的本质,因时、因事、因人制宜。

姜的好处不可否认,但也有很多注意事项。感冒喝姜汤,可能会越喝越严重。夏天吃姜赛人参,也是因人而异。关于姜的8个误区,你都弄清楚了吗?

姜开水感冒了能喝吗(感冒喝姜汤越喝越严重)(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