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若要在《水浒传》里选出个名气最大、混得最好之人,那宋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

他仗义疏财,为朋友两肋插刀,故而一呼百应;

他忠孝仁义,对长辈彬彬有礼,故而美誉在外;

他沉着内敛,遇大事不慌不忙,故而领袖群豪。

纵观宋江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混得好的人,他们都深谙人情世故,都懂得情商的重要性。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才使得整个世界的灯火,都充满了人情味儿。

水浒传点评宋江(水浒传宋江要想混得好)(1)

一个人最大的恩义,是不萦于心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

一个讲究忠孝仁义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缺朋友,因为他自身就带有引人注目的光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他。

宋江的孝义,在《水浒传》里是出了名的,故人送绰号“孝义黑三郎”。

当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消息被官府得知后,知府立刻派人前往郓城,准备秘密抓捕晁盖一干人等。

此时的宋江,只是郓城县中一个负责日常文书工作的押司。当他得知上面派人前来捉拿晁盖等人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立功升官”,不是“如何明哲保身”,而是担忧起了晁盖的安危。

当时的宋江是这样想的:“晁盖是我腹心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若不救他,捕获将去,他性命便休了。”

明知是“弥天大罪”,他还要去救晁盖;明知是千钧一发,他却执意铤而走险。

这便是宋江对朋友的恩义,可共苦难,不独富贵。

于是,向来行事稳重的他,飞马奔向了晁盖居住的东溪村。

宋江不惜以身犯险,孤身一人前来报信的义气,使得晁盖感激涕零、终生铭记,也正是如此,晁盖才把他当做了生死之交,也才有了后来梁山众好汉不顾生死地到江州劫法场、救宋江。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冷漠而真实的话:即使是情义,也是需要等价交换的。

鸿毛之轻,是换不来泰山之重的。

唯有深情厚义,才能换来深情厚义;

将命交给对方的人,对方也会将命交给你。

宋江甘冒大险,救晁盖于水火,本已使得晁盖十分感激了,但宋江接下来的行为则更令晁盖倾心。

当他把上面将要前来抓捕的消息告诉晁盖之后,表现得十分淡然洒脱。只见宋江“略施一礼,回身便走”,丝毫不以此事萦怀。

宋江的举重若轻,无疑是在告诉晁盖:在外人看来重于泰山的情义,在我们兄弟之间不过是寻常小事,你无需铭感五内,我也无需时刻记得自己曾施恩于人。

记仇不记恩,小人也;记恩不记仇,君子也;施恩不望报,举重犹如轻,仁人义士也!

有人说,《水浒传》讲的便是“兄弟义气”。这话不错,但我们仔细一看,便会发现一个真相:书中讲义气的好汉很多,但通过讲义气,而名闻天下、让众人诚心拜服的却只有宋江一个。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不仅讲义气,更加注重讲义气的方式;他经常施恩于人,却未尝施恩望报。

时常挂在嘴边的义气,不是真义气,也许那只是在求名;

时常记在心里的恩义,不是真恩义,也许那只是在市恩。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你对别人的好,是要发自内心的;你对别人的恩,是要不萦于心的。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海”——无欲无求,而江河自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正情商高的人,施深恩厚义,却不萦于心。

水浒传点评宋江(水浒传宋江要想混得好)(2)

一个人最佳的状态,是情绪稳定

“情商”又叫做情绪智力,它就如同“汹涌奔腾的水流”,是需要我们引导、控制的。

一个人的情商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不能认识并控制好自己的糟糕情绪。

日本有个古老的传说。有一次,一位好斗的武士质问一位禅师,让他解释何为极乐世界、何为地狱。禅师叱责道:“粗鄙之辈,何足论道!”武士感到受了侮辱,暴跳如雷。他从刀鞘中拔出长刀,吼道:“如此无礼,我杀了你!”禅师平静地看着他,淡淡说道:“彼为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原来禅师所说的地狱指的是:人被情绪所控制。于是武士立刻平静下来,把刀插回刀鞘,向禅师鞠躬,感谢他的点拨。这时禅师又淡淡说道:“彼为极乐世界。”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极乐与地狱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你能否控制住自身的情绪。

可以说,宋江是一个很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阎婆惜对他冷嘲热讽,他不怒,只是默然不语;

晁盖送他金条十根,他不喜,只是十取其一;

江州法场上,他不惧,只是仰天长叹、闭目等死;

水泊梁山中,他不傲,只是谦卑恭让、奉行忠义。

哈姆雷特曾对他的朋友这样说:“你这样一个人……受到了命运的打击和奖赏,却回敬以同等的感激……赐给我一个不为激情所奴役的人,我会把他藏于心的最深处……”

宋江就是这样一个“不为激情所奴役的人”,这也是他能成为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乔叟曾经说过:“朋友交好,若要情谊持久,就必须彼此谦让体贴。”人与人之间要想做到“互相体贴”,那就不仅要控制好各自的情绪,还要用自己的好情绪去影响其他人。

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则万事顺遂;反之,你为情绪所控,则诸事不顺。

所以,任何一段相处起来极度舒适的关系,都建立在很好的情绪控制之上。

水浒传点评宋江(水浒传宋江要想混得好)(3)

一个人最好的境界,是圆而不滑

那些混得开的人,还懂得经营自己的风水,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自成格局。

宋江正是这样通透的人,所以他能在梁山泊呼风唤雨。

晁盖死后,众人推举他为梁山首领。

论身材,他不如玉麒麟卢俊义英俊潇洒;论武功,他不如豹子头林冲武艺高强;论计谋,他则不如智多星吴用足智多谋。

可到头来,这“样样不如人”的宋江却成为了大家心悦诚服的梁山之主。那么他为什么能够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呢?

主要原因就是他圆而不滑,对谁都掏心掏肺,因此谁都对他信任有加。

当众人大力推选他为山寨之主时,宋江曾这样说道:

“非宋某多谦,我有三件不如员外(卢俊义)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员外堂堂一表。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员外生于富贵之家,常有豪杰之誉。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却可力敌万人。”

如此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虽然表面上是在夸赞卢俊义、贬低自己,不至于让卢俊义心生嫌隙,但实际上这番话更能激起同样出身寒微的英雄好汉们的同理心,让他们更加偏向于自己。

就这样,宋江成为了梁山的首领。梁山上下,没有一个人对他不满,皆是心服口服,足见宋江圆而不滑的处事能力。

虽然宋江在某些事情上耍了些权谋手段,但这并不影响众人对他的爱戴。这倒不是其他人没有看出他的小算盘,只不过在大家心里,都相信他,相信他是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好大哥。

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黄炎培曾经送给自己的儿子黄大能这样一句座右铭:“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方是规矩,圆是通融,黄炎培意在教导儿子成为一个为人处世游刃有余,又能坚守自己原则的人。

这句话恰恰揭示出了处理大千世界和内心世界关系的智慧:一个人最好的境界便是外圆内方。

人活一世,如果太有个性,则会因为棱角过于锋利而伤害别人和自己;如果过于圆滑,就会因为强烈的功利心让人倍感油腻。

所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状态,应当是圆而不滑的样子。

水浒传点评宋江(水浒传宋江要想混得好)(4)

李嘉诚说:“用智商解决问题,用情商面对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不缺朋友,缺挚友;不缺智商,缺情商。拥有高情商的人不仅会做事,更会做人。而一个低情商的人一旦走向社会,不仅无法让自己生活得顺遂,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古人说,“人生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面对这些不如意时,我们就更需要情商来调节自身情绪与人际关系。

那些混得开的人,他们不刻意去追逐名利,也不故作清高,他们只是在坚守自己的信念,知世故而不世故,因此常常能够很快就展开庞大的人生格局,获得大量的追随者。

这便是高情商的非凡力量。

愿你往后余生,能够平衡好内心世界和大千世界,做个圆而不滑、不萦于心的高情商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