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老电影《英雄儿女》的观众,至今难忘主人公王成和王芳,同时还被那位慈祥的王政委王文清所深深吸引。演王政委的演员,就是观众们熟悉和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田方。
初登银幕显露才华
田方1911年出生在天津一个旧军人家庭,少年丧父。家中的顶梁柱塌了,母亲艰难地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幸有父亲的朋友帮助筹集了一笔救济金存入银行,每月可以领取利息作为生活费。这样他考取了北平辅仁大学。但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学生已无法安心读书,田方不顾因打球而受伤的腿,积极报名参加了南下请愿团,抗议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但北平政府阻止火车南下,学生们便以卧轨的方式进行斗争。后来请愿失败,懂事的田方便决定辍学找工作减轻母亲的负担。
因为田方在中学时代就喜欢文艺,所以他先参加了上海联华电影公司五厂所办的“表演养成所”,并于1932年8月考取了上海天一公司做场记与语音教员,从此踏入电影圈。他的表演才华是从当群众演员开始显露的。《小女伶》是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又陆续参演了《飞絮》《挣扎》《黄海大盗》《方云英》《红羊豪侠传》等。《壮志凌云》是他那一时期有影响的作品。《壮志凌云》讲述的是人民要求抗战的故事。片中的3个农村青年分别由金焰、田方、章志直扮演。对于田方的演技,许多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的战友、电影导演干学伟说,金焰是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影皇帝,个子高高的,宽宽的肩膀,两道剑眉。章志直也很壮实,浓眉大眼,演劳动人民在当时电影界是很难得的,可是田方一出现就把我吸引住了,他不仅外貌、体型很挺拔,而且一进门解下扎腰带,往自己身上、肩上、裤腿上劈劈啪啪一阵抽打。我立刻感到这是在北方农村,我当时还没到过北方,可我相信他……我第一次注意到这是个好演员,他的表演很“脆”!彪悍、刚毅,像一条北方的汉子!
田方不仅喜欢文艺,他更是一个正直、有一腔报国志的热血青年。因此当“八·一三”日本轰炸上海后,他积极参加上海演剧救亡救国会和上海救亡演剧队二队。津浦、陇海、平汉铁路沿线都留下了他们演出的《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剧目和宣传抗战的足迹。
但是田方再也不满足这样的“后方”生活,他要上前线杀鬼子。因此当演剧队到达武汉后,他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遇见了陈毅,陈毅介绍他去报考空军,并嘱咐如果有“尾巴”跟踪就马上回来。田方果真发现了一个人在尾随他,后经调查此人不是特务,但组织上还是决定让他到延安学习。
延安的峥嵘岁月
1938年8月,田方从大城市来到西北的黄土地,很快被延安蓬勃向上的生活和朝气所吸引,那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文艺工作者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刚到延安时,他参加了修窑洞的劳动,一年后被组织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艺术指导科科长。他在这里如鱼得水,既是领导者,又是演员,还是舞台监督。《日出》《佃户》《带枪的人》《粮食》等话剧中,田方几乎都是主角。几十年后,谈起话剧《日出》,作为田方的战友和爱人,于蓝仍感奋不已:“1940年元旦,我尚在女大学习,延安上演了王滨导演的《日出》,轰动至极。我看了《日出》真是感到‘震了’!艺术水平惊人!”至今于蓝仍感到这是她看过的《日出》中最好的一台。“不论演员的选择和舞台调度,或是节奏气息和生活气息,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剧中潘经理、陈白露、胡四、翠喜、黑三、小东西,他们的形象没有一个不惊人!而其中田方扮演的是黑三,使我睁大了眼睛喊出‘他真是一个好演员’。因为他一向是扮演硬朗的正面人物,使人敬重信服,今天他一下变成凶残的恶霸,他的演技使我从心里佩服。”
延安是田方生命中最难忘的岁月,他在这里不仅收获了革命,拓展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我听于蓝讲起他们相爱的故事。
于蓝是1938年10月24日到达延安的,那年她17岁,在延安抗大和女大学习。不久她就在反映“一·二九”运动的话剧中扮演学生运动的领袖沙红。因为她本人就是学生出身,又在北平读书,因此表演得很有生活和感情。领导发现了她的表演潜质后把她调到了延安鲁艺。在这里她邂逅了田方,成为朝夕相处的战友。一天有位老师悄悄对她说:“你知道吗,有个人很喜欢你,你猜是谁?是田方。”
老师的话在于蓝心中荡起了涟漪。早在北平上学时,她就看过田方的《壮志凌云》,他觉得田方的表演很好。更有缘分的是来到延安后,她看的第一个话剧是《到马德里去》,她惊讶地发现,主演竟然是田方。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休息时,于蓝听到有人说,田方是一个明星,却很随和,没有架子,是个好人。这些于蓝都有同感。而在得知田方喜欢自己时,她才感到其实自己也很喜欢田方,喜欢他的气质,佩服他的演技。于是,两颗心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也有人对她说,田方人虽然不错,可毕竟结过婚,还有两个孩子,你为什么非要跟他呢?还有些朋友因为看了田方扮演的黑三有些担心地说:你跟这样的人结婚太可怕了。于蓝笑了,这是演戏啊,而且田方第一次演反面人物就演得这么好,不正说明他是一个戏路宽广的优秀演员嘛。她下定决心,只要爱了,就执著地爱下去。事实证明于蓝没有看错人。在一次散步时,田方向于蓝讲述了自己的家事。田方17岁那年,由母亲包办和一位姑娘成了亲。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心地善良的田方待她很好,抗战前,她不幸因病去世。于蓝认为这些对他们的爱情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彼此相爱就足够了。
1940年,田方和于蓝在延安鲁艺结为伴侣。婚礼非常热闹,同志们吹着唢呐,打起锣鼓,一批批的战友前来祝贺。婚后,他们夫妇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即人民大众中,在大广场上演出,唱秧歌戏时,群众在后面跟着唱。那欢快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延安还有一件事情让田方兴奋不已,那就是参加已载入中国革命文艺史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座谈会1942年在延安大礼堂举行。田方有幸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他回来后十分兴奋地对于蓝说:“闭幕时,宣布大家一起和毛主席合影留念,大家非常高兴,但是谁都不好意思坐到主席身边,我不怕,我就要坐到毛主席身边,靠近他,紧挨着他右边。”于蓝也被他对主席的感情所深深感染。如今这张由吴印咸拍摄的照片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录和资料。
创建新中国电影摇篮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整个延安都沸腾了。于蓝说他们举着火把整整狂欢了一个通宵。9月2日,田方和于蓝随部队出发,11月2日到达沈阳。田方接受了新任务,担任接管小组组长,和许珂、钱筱章等三进长春,接管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当时电影厂有一批地下党领导的进步力量,他们直接参与了接管工作。大家同心协力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摄影、录音、洗印、剪接、照明、放映等各种器材,还有上万米胶片等制片所需要的物资装满了25节火车箱,把远东最大的电影厂全部搬家,为1946年在黑龙江鹤岗兴山建立中国人民电影的第一个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奠定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如此的神速真是难以想象。田方也因此荣立了甲等功并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一任秘书长,这是田方走上电影事业领导岗位的开始。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田方于1948年随军队进关,接管北平电影机构。1949年4月,北平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前身)成立,组织任命田方为第一任厂长。其后,他又先后担任电影局秘书长、电影局副局长、电影演员剧团团长。
但是田方一直不想当官。谈起此事,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生前曾回忆说:“1955年,他(指田方)将被任命电影局副局长的时候,于蓝同志来找我,说田方好多天在家闷头不响,吃喝不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让我去看看他。”见陈荒煤来了,田方才说,文化部任命他为电影局副局长,他愁得不行。陈荒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服他,他不说话。陈荒煤又说,你再考虑考虑,要不我跟周扬说一下?田方仍不吭声,陈荒煤只好告辞。这时田方说话了,你别去找周扬了,我已经想好了,就干吧。
虽然田方舍不得演员生活,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还是以党的事业为重,在担任电影局秘书长时,倡导建立了演员剧团,使演员有提高和学习的机会。作为演员出身的领导,他积极为每一个演员创造深入生活的机会,鼓励他们和工农兵交朋友,让他们参加舞台艺术实践。他既是他们的领导,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栩栩如生的“王文清”
田方毕竟是演员出身,演戏是他心中永远不能割舍的追求,因此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挤时间先后参加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深山里的野菊花》《革命家庭》《风从东方来》《英雄儿女》等影片的拍摄。
《英雄儿女》是中国电影长廊中的经典影片。作家霍达说该片是田方的“绝唱”。它改编自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中发表的巴金小说《团圆》。很多女学生看了影片后剪掉长发梳起了王芳式的小短辫,影片插曲《英雄赞歌》迅速传唱至今久唱不衰,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壮举不知震撼和感动了多少人。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看了无数遍这部影片。几十年过去了,我对片中的许多台词和场景仍倒背如流。田方饰演的王文清主任在动员部队时讲的“你们这个团,向来是脚杆子上绑大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的铮铮话语;得知王芳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后那惊喜慈爱的目光;为通讯员小刘缝子弹袋咬掉线头那浓厚的生活气息……一个气质儒雅、目光深邃、高大帅气的我军高级干部形象不仅在当时让人眼前一亮,就是在今天的银幕上也鲜有超过。
关于这部影片,于蓝回忆起田方讲过的一段话:“给小通讯员缝子弹袋和教文化的这场戏几乎被删掉,是我坚持才保留下来的,现在你们都说这场戏好,我太高兴了!”他还说,剧本提供的本来是缝补军衣,经他建议改成子弹袋。
1993年,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决定将《英雄儿女》作为对全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影片。田方若是地下有知该是多么欣慰。
长留思念在人间
1974年,田方因癌症病逝于北京。
四十多年过去了,岁月的流逝流不尽于蓝和家人及战友对他的思念。于蓝不止一次地说过“田方是最爱我的人”。她清楚地记得:在延安他们一起下乡演出,田方总是在装道具的大车上为她留一个能坐的地方。全国解放后她一直想找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下表演艺术,1954年,她考取了苏联专家在中央戏剧学院开办的学习班,田方非常高兴,他在送于蓝的笔记本上写着“努力做个好学生”,以鼓励于蓝。在于蓝上学的两年时间里,田方没让于蓝为家务事分心,孩子生病了,他也不让保姆告诉于蓝。在田方的关怀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于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后她演出了岳野的《同甘共苦》、高尔基的《小市民》等话剧,拍摄了《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并因成功地演出了《革命家庭》中的母亲而荣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她在《烈火中永生》中的表演,感染了几代人,观众把她看成了江姐的化身。
田方始终关心着于蓝的创作,对于蓝取得的成绩由衷的高兴。一天他开完会回到家里对于蓝说,周总理表扬你了,说《翠岗红旗》演得好,有生活。有次夫妇俩在街上走,有人说,那不是演《革命家庭》的于蓝吗?田方捅了捅于蓝说,听,他们认出你来了。“田方那么高的个子,当时兴奋得简直像个大孩子,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那种神态。”
在于蓝眼中,田方不仅是个好演员、好丈夫,还是个能上能下、为国分忧的优秀共产党员。田方曾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后来组织上又任命汪洋为厂长,田方为副厂长,对此汪洋很不安。但是田方一点都不介意,俩人在工作中合作得很好。在物质生活极端困乏的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为了照顾知识分子发给他们购物证,能够买到一些市场上没有的营养品。但在于蓝的记忆里,田方从未使用过,以至于于蓝以为他没有这个待遇。直到形势好转,他才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崭新的购物证交给了组织。田方生活上极为简朴,在“的确良”已经很流行的年代,于蓝给他买了两件衬衫,但他舍不得穿,一直放在柜子里。一天他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不解地问家里人:怎么你们的衬衫都没有皱褶?看到他奇怪的样子大家都笑了,告诉他这叫“的确良”,给你买了你也不穿怎么会知道。上世纪50年代,金焰送他一件毛衣,他十分喜爱,一直穿了十多年,很多地方已经缝补过,他还不舍得扔掉,再补上两个大补丁继续穿。田方有情有义,他的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是由他的母亲和弟妹抚养大的,解放后实行了工资制,他每月都要给弟妹生活费,感谢她对自己孩子的养育之恩。
田方和于蓝有两个儿子,田方诞辰100周年画册出版之际,他们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长子田新新这样抒发对父亲的爱:亲爱的父亲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对父亲说:不想扰您安息,爱在心里很深很深。 (来自《中国艺术报》 作者:柳秀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