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1.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

2.一般的理解,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3.噪声由物体振动产生。机械转动、冲击、共振、摩擦、电磁等。

4.噪声的种类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

5.连续声可分为稳态噪声(波动<3db(A))、非稳态噪声(波动≥3db(A))。

6.持续时间≤0.5秒,间隔>1秒,声压变化≥40db(A)为脉冲噪声。

7.噪声种类不同,检测方法不同,卫生标准不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板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二、噪声的危害

1噪声可以引起两种职业病,噪声聋与爆震聋。

2噪声聋属于慢性过程。患者初期除主观感觉耳鸣外,无耳聋感觉,交谈及社会活动能正常进行。继续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当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主观感觉语言听力出现障碍,表现出生活交谈中的耳聋现象,即所谓的噪声聋。

3噪声聋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痛,头痛,眩晕。

4一般在1~2年的接噪时间内不会有耳聋的情况。

5职业性噪声聋症状轻的,脱离工作环境再加对症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噪声作业工龄较长听力损伤严重的治愈比较困难,极个别病例可以留下终生残疾。

6当120分贝以上的强噪音所造成的急性听力损伤,叫作爆震性耳聋。设备爆炸、开山炸石、火炮发射及燃放响声。

7爆震聋除引起听力损伤外,还可引起全身损伤,如肺损伤,如肺泡破裂、肺出血、肺水肿等。

三、危害的控制

1工作场所噪声允许接触限值为8小时等效声级不能超过85db(A)。如果是脉冲噪声,脉冲次数不同,允许接触的峰值为120~140db(A)。

2如果相隔2米,听不清对方说话,则可能超标。

3定期委托服务机构检测或不定期的自我监测。如果超过接触限值,则要采取听力保护措施。

4控制噪声源。在声源处减弱噪音,如在机器上设置隔离箱,采用噪声危害较小的机器代替危害大的机器,尽量在不用机器的时间段关闭机器。吸声、隔声、消声。隔振或阻尼降噪。

5控制传播途径。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设置人与机器的隔离区,机器封闭作业。

6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耳塞或耳罩)。超标情况下要佩戴,持续佩戴。要佩戴正确。(播放佩戴视频)

7减少劳动者接触时间,避免休息时接触。

8减少劳动者工余时间接触噪声,如KTV。教育劳动者不要随身听。

9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禁止职业禁忌证从事噪声职业。

10在岗期间,及时调离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痛、头痛、眩晕的劳动者。

11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及早筛查疑似病例,调离噪声聋患者。

12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划清界限,分清责任。

13职业健康检查须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

14定期的工作场所噪声检测须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和需要,请访问中国职业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