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深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跟鬼谷子学谋略改变人生格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跟鬼谷子学谋略改变人生格局(鬼谷子揣量权揣情对)

跟鬼谷子学谋略改变人生格局

第四章 揣心术的力量

【原文】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深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

【译文】

所以要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要权衡利弊得失;游说人主的谋士,就要揣摩其内心实情。策划谋略或考察情欲,必然要以此为出发点。运用揣情术,可以尊贵,可以贫贱;可以权重,可以卑微;可以获利,可以受损;可以成功,可以失败;其间的道理相同。所以即使拥有先王的德行,圣人的智谋,不懂“揣情”之术,就不会得到隐藏内心的实情。这些是制定谋略的根本,是游说他人的重要方法。

【本章解读】

本章论述量权、揣情对“谋”与“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正面论述:“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深虑情欲必出于此。”故计谋国家大事者,则应当精心研究权力,达到洞察的程度;凡游说君主者,则应当精心揣度实情。一切计谋考虑和情欲,均必须从量权和揣情出发。

2.强化论述:“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无论用什么计谋,无论怎么说,不管是贵是贱,是重是轻,是利是害,是成是败,均要取决于量权和揣情的结果,其道理与规律是一样的。

3.反证:“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即使你具有古代先王之道,具有圣贤大智之计谋,如果离开揣情,则人家隐匿之情,你就无法索取到。

4.结论:“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量权,揣情,是设计谋略之大根本,是游说君主的基本法则。

如何量权设谋

“故计国事者,当审权量”,言简意赅。有三个含义

(1)量权为国谋

量权为谁?应为国为民而谋划,这是量权的目的所在,意义所在。如果只是为某个人争权,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则方向就错了,何谈谋略的正确!

(2)量权要周密

量哪些?本篇所列十条,包含六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要权衡国家的物质实力。如疆域大小,兵力众寡,财力大小,人口多少,百姓贫富程度,当今时代还应包括工业制造能力与科技能力。这些,将直接决定国家的经济力和军力。

2要权衡国家的统治力、这关系着其实力的发挥,表现为政治力和外交力的强弱。统治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统治集团的贤能与否和团结与否。

3要权衡地利如何,这关系到交通、联络、运输和攻守之利弊。

4要权衡天时如何,如气候,是风调雨顺,还是遇到天灾、瘟疫,这些不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影响统治力。

5要权衡其外交力和外交关系,观其敌、友和联盟。

6要权衡其百姓之人心向背。人心向背往往较为复杂,且滞后于国家举措,但一经形成大潮,必然要成为巨大的变革力量。

所谓权衡,既要从空间上权衡,即要把各国就以上各方面做出比较分析,方可看出权力态势;还要从时间上权衡,即要把现在与过去做出比较分析,方可看出变化趋势。当年蹇叔为秦穆公设计称霸战略,诸葛亮为刘备设计创业战略,无不量度了这六条。这六条,对于今日执政的官员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量权要达到“审权量”

何谓"审权量”?审权量,就是要全面调查研究,要做对比分析,要权衡轻重,关键是要透知其权力态势和变化趋势,要透知其优劣、长短、吉凶、祸福、矛盾主次、前因后果,做到胸中有数,料事如神,能运筹帷幄,制定出扬长避短、趋吉避凶的制胜谋略。这是一个苦苦思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高人智慧的过程。

本篇中的“审权量”是针对战国时代诸侯竞争而言。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国家要制订各方面的战略,企业、地区都要制订战略,量权的内容当然不可能生搬硬套历史,但本篇"审权量"的精神和方法论,仍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