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墓前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平视只见“大成至圣文宣干”,而“王”字的最后一笔以下均被墓前的祭案所遮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先听我给你讲段故事吧。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康熙在南巡北归途中专程来到曲阜,祭拜孔子。十一月十七日,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康熙来到孔庙,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祝文中称颂孔子:“仰惟先师,得侔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永言光烈,罔不钦崇。”

皇帝问大臣该传位给谁(皇帝拜师不拜王)(1)

从孔庙出来,康熙又来到孔林,谒孔子墓。他本应再对孔子行一跪三叩礼,可是当他走到孔子墓前时,却一下子呆住了,踌躇再三也没有跪下去。此时,引驾官孔尚任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便灵机一动,引领康熙到驻跸亭休息,过了片刻又带他重新回到孔子墓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跪三叩礼。

对这神奇的一幕,令许多在场的官员都大惑不解,衍圣公孔毓圻事后也向孔尚任询问。孔尚任解释说:开始康熙皇帝不拜,是因为他看到了明正统八年大书法家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康熙认为,天无二日,国无二王。自己身为一国之主,不能再拜王。他到曲阜来是拜师,而不是拜王。为此,孔尚任才让康熙到一边休息一下,自己忙将墓碑上的“王”字用黄绫盖上。当康熙再次来到墓前时,已看不到“王”字了,所以才向他敬仰的先师行了大礼。

皇帝问大臣该传位给谁(皇帝拜师不拜王)(2)

为了今后免屈圣驾,再闹出这等不快事情,衍圣公随后安排在碑前立了一条石祭案,恰好能将“王”字挡住最后一笔。

而当你在孔林参观时,有的导游则会给你讲解另外一种传说,那就是:原来历代帝王祭拜孔子时,因不能二王对拜,所以孔子的后人在给孔子墓立碑时,特意嘱咐工匠把王字的一竖拉得特别长,这样皇帝来祭祀孔子的时候,从正面就看不出来是个”王“字,而是”干“字了。

故事毕竟是故事,传说毕竟也是传说,现在,我们只能从碑文的书体方面,来解释这一现象了。

现在的孔子墓碑,是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所立,碑上面“大成至圣文宣王墓”这八个篆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黄养正所书。黄养正官至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以书法大家而著称于朝野,当时的宫殿榜署及国子监题名多出其手,因此我们对于书碑者的身份和水平是不应该有丝毫怀疑的。

还是从“王”和“玉”这两个汉字的演变开始说起吧,看了下图,你就一目了然了。

皇帝问大臣该传位给谁(皇帝拜师不拜王)(3)

皇帝问大臣该传位给谁(皇帝拜师不拜王)(4)

由此我们知道,小篆“王”和“玉”虽均为三横一竖,却是大异其趣,大有讲究。三横之间等距离的为“玉”,而第三横距第二横较远的是“王”。

关于“王”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天下所归往也”,并引用董仲舒的话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叁)通之者,王也。”意思是说,三横代表天地人,而贯通天地人的就是王,这种解释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唐代李阳冰注曰:“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

关于“玉”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意思是说,“玉”字的三横像三块玉片连接在一起,一竖表示穿玉的绳子。唐代李阳冰注曰:“三画正均如贯玉也。”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看看现代书法篆刻家王福庵所书的《说文部首》吧,该帖可是做为学篆的范本的。大家看 “王”字的一竖下端拉得特别长,与“玉”字形成了鲜明对比。

皇帝问大臣该传位给谁(皇帝拜师不拜王)(5)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墓碑上的“王”字系小篆的规范化书写,是没有任何特异之处的。因此,有关孔子墓碑所谓“王”字刻意拉长的说法,那只不过是有人故意杜撰,通过对字面笔划的曲解而添油加醋罢了。而墓碑前设立的祭案遮挡住"王"字的最下边一横,也许就是巧合吧。

皇帝问大臣该传位给谁(皇帝拜师不拜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