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什么?是屌丝逆袭的过程,是逆天改命的过程,是让你重拾自信的过程。许多人为了考研牺牲了大把大把的时光,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成功上岸。
但是据统计分析,大多数情况下,考研上岸的,并不是那种成绩很优异的,他们复习的也很一般。、
若问他们的成功秘笈是什么?四个字“坚持考完”。因此,“剩”者为王的怪圈,倒成了考研上岸的真理了。
王的盛宴为何都是“剩菜”,群英荟萃成了萝卜开会?对于考研“剩”者为王的现象,一些人也很是不解,难道竞争如此大的研究生考试,真成了萝卜开会了?所谓的群英荟萃,到底有多少水分?
其实,有些事情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剩”者为王的现象虽然有,但并不代表这些“剩”者就都成了萝卜。
这里存在一个院校与专业的问题。一般什么样的院校会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很普通的本科院校,而专业呢?
也大多数是那些特别冷门的专业,比如,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
一般院校,冷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就十分有限,再加上有一些专门“卖呆”、“起哄”的,可能考着考着,人就没了。
这样那些能坚持到最后的,可能就运气上佳了,去了就能考上,坚持到最后,交卷铃声就是你的欢迎仪式曲。
当然,即便那些“剩”者真是萝卜开会,人家也是好萝卜,算得上是群英荟萃。别拿萝卜不当菜,“冬吃萝卜”,预示着这些“剩”者可能真的交好运了。
“炒”的越旺凉的越快,燎原之势,为何禁不住考验相比起那些“剩”者,没剩下的那些人,就成了半途而废者。据统计,有意思的是,这些半途而废者是当初报考呼声最高的,他们喊出了最激情的口号,一把大火燎得非常旺。
他们手中的菜,一开始也是红红火火,没想到过了一阵儿,当热血冷却的时候,当激情褪去的时候,当豪情懈怠的时候,当喉咙沙哑的时候……
那炒的火红的菜,反而先凉了半截。直至彻底扑灭,没有形成气候。
为什么这些当初最热衷考研的“志愿者”,最终没能成为最可爱的人呢?他们的燎原之势,为何就这样禁不住考验呢?
归根结底,还是目标不明确,只是三分钟热血,或者为了躲避实习,逃离社会所找的借口而已。
当到了瓶颈期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已经实习挣钱的时候,再加上一些人三言两语的劝说,他们最终没熬过那段瓶颈期,选择了放弃。
而放弃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错过上岸的机会。
“治大国若烹小鲜”,考研也一样,有的时候就是文火慢熨,时间一长,再凉的灶台,也能为之一热;相反刚开始燎得挺旺,但经历了几番风吹雨打,就彻底凉凉了。
总之,考研就要脚踏实地,不要异想天开。得经得起瓶颈期的考验。拒绝“卖呆”式考研。
考研考到最后,“烤”的是寂寞经历了艰难险阻,踏过了万水千山,考到最后才发现,考到最后,“烤”的是寂寞。
尤其是当曾经的考研伙伴,一个个离你而去的时候;再加上他们三番五次地劝你动摇放弃,你若还能坚持住,那就证明,你有“剩”者为王的气质。
这种寂寞,不仅仅是没有人理解你,总有人干扰你,或有人打击你;
还包括当你走上考场的时候,当你发现,你前面的考生没来,后面的考生也没来,考到最后,能留在战场上的人可能寥寥无几。
这时的你们虽然寂寞,但是走过这段寂寞,迎接你的就是鲜花和掌声。
考研考到最后,其实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最初的信仰,放弃了必胜的理念,这才是最令人悲伤的事情。
笨鸟先飞,大智若愚。乌龟之所以能超越兔子,不是说乌龟有多聪明,而是他一直在坚持,耐得住寂寞,超越了自己的极限。
“卖呆式”考研者,后悔去吧!“剩”者为王的这些人,可能资质很平常,但坚持到最后,他们却上岸了,那些“卖呆”“起哄”,企图嘲笑这些“剩”者的反而沦为了笑柄,自食其果。
“我要知道他都能考上,我也坚持坚持好了”,世上没有后悔药,考研要想考就得好好考,拒绝试水、卖呆和起哄。
因为这样你很难坚持下去的,即便坚持下去了,也是落网之鱼,陪太子读书。
因此,“剩”者为王的局面,固然有一些冷门因素,但论其总因,还是这些试水、卖呆、起哄的,成就了这神奇的一幕,充当了背景板。
总结:“剩”者为王看似荒谬但却印证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卖呆式”考研易半途而废,没有胸中的热火,吵的越凶,凉的越快。
当然,“剩”者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奇迹上,若想成功上岸,一切还得靠你自己。
今日话题:你相信考研会“剩”者为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