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七朵花》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7的加法,尝试编加法题,学习7的不同组成方法,发展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七朵花》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鸟语花香教案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七朵花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七朵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不同组成方法,发展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7的加法,尝试编加法题。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看图学习7的加法。

  2、知道加法应用题的结构、理解算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瓢虫找朋友》。

  2、花园的图片1张:不同颜色、种类、大小等特征的花朵共7朵;纸、笔若干,7的加法算式题若干,蝴蝶和花朵的胸饰,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7的加法。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问题导入:这是什么季节?这么美丽的花都是一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寻找花朵的不同特征。

  三、看图列式

  1、算一算:花园里一共有多少花朵?

  2、幼儿尝试根据花朵的特征编加法题,并讲讲题目所表示的意思。(2 5=7 2朵花有叶子,5朵花没有叶子)

  教师:有谁也是找到这个特征,但是编的题目不一样?(5 2=7)

  引导幼儿理解:加号两边的数字换一换,答案是一样的。

  四、动脑筋

  1、教师:有几道题目都是1 6=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2、教师小结:花园里一共有7朵花,大家列出题目的根据虽然不一样,但是答案是一样的。

  五、幼儿操作幼儿用书《瓢虫找朋友》。

  六、做游戏:蝴蝶找花

  1、介绍游戏规则:花和蝴蝶身上都有数字,蝴蝶听着音乐找花,音乐结束时,花和蝴蝶必须结成一对。检验:蝴蝶和花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7,就算胜出。

  2、幼儿选择角色玩游戏。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学前班的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特点的规律,密切联系幼儿身边的生活实际。学习七朵花研讨课,我运用幼儿生活中熟悉易理解的美丽的花朵,设计花园图片进行教学,按花朵的不同颜色、种类、大小等特征。直观解决教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加深幼儿理解加号左、右边的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和不变的道理,能让幼儿在发展思维中体验,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变换及学会分析问题,我的教学能做到让幼儿在想一想,练一练,玩一玩的练习中得到巩固。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能激发幼儿探究知识的兴趣,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小百科:7,阿拉伯数字,是6与8之间的绿色自然数、第四个质数、奇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