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考已经越来越近了,多数地区基本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九年义务教育即将结束,九年寒窗苦读的结果又是怎样呢?放眼望去,优秀生、中下游学生,甚至成绩倒数的学生们,都在中考冲刺的洪流中裹挟着一起前进,不管想还是不想,也不管愿不愿意,都在或多或少的拼搏了!即便是最捣乱的学生到了最后两个多月,也都收敛起了很多捣蛋的行为。相信初三的每一位中学生朋友都会感触良多!童年时代已经远去,少年时代临近尾声,中考一旦结束,就要进入另一种人生了。

初中物理不好高中物理能学好吗(初中生都学两年物理)(1)

最后的这两个月,正是初三的中学生朋友们差距拉开越来越大的两个月,努力的更努力,不学的也开始学,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来一直没有努力学习的同学即便再聪明,想在最后两个月做到成绩逆袭,其希望也几乎微乎其微了。九年来的基础教育绝不可能使成绩倒数的学生在一两个月内就能够神奇般起死回生。基础已死的话,应该早就着手改变的。但是虽然希望是渺茫的,也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够改变自我,亡羊补牢成功的例子还是有的,即便中考失败,如果认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其实是一种错误,那也算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虽然初三的中学生朋友们接受义务教育已经九年了,但是学习物理毕竟只有两年,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如果物理基础不算太好,也还是有机会逆袭的。

那么,对于目前正在初三紧张复习的学生们来说,如何才能快速的提高物理成绩呢?

我们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下面这道中考物理真题来研究一下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一些方法吧。

初中物理不好高中物理能学好吗(初中生都学两年物理)(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正是初二的同学们正在学习,初三的学生们正在一轮复习的“浮力”!

有关浮力的基本知识,有两大重点,一是“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二是“四个浮力公式及其应用”。

对于本题而言,考查的是“浮力的应用与函数图像”结合问题。此问题是很多中学生朋友们最易错、最头疼的物理题之一,不管是速度图像、密度图像、伏安图像,还是类似的各种图像问题,其实都遵循着相通的做题套路。

此套路就是我之前早就说过的:“看清纵横坐标的物理量及其含义,看透图像的物理意义”!

此物理题中的纵坐标是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横坐标h是最容易忽视且容易搞错的物理量,题意中其实已经非常明确的说清楚了,横坐标h的意思是“木块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

初中物理不好高中物理能学好吗(初中生都学两年物理)(3)

本题怎么把纵横坐标联系起来呢,从而看透图像的物理意义呢?

我们可以先定性思考一下,木块在入水的过程中,随着h的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变大,因此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所以可以排除掉D选项了。

然后,当木块完全浸没后,即便h再变大,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会再发生改变了,因此其所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改变,在图中就应该是水平线,所以可以排除掉B选项了。

剩下的就是AC两个选项了,在木块最初的入水过程中,浮力到底是按照什么函数关系变大的呢?

只有一种办法能解决此问题了,那就是采用公式定量研究!

初中物理不好高中物理能学好吗(初中生都学两年物理)(4)

对于木块的入水过程,其浮力为F浮=ρgV排=ρgsh。可以看出来,此公式中的ρgs是不变量,相当于数学正比例函数中的常量k,而F浮相当于y,h相当于x。也就是说此公式完全符合数学正比例函数公式y=kx。

所以,木块的入水过程,其所受到的浮力是随着h按照正比例关系发生变化的,在图像中就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线段!所以正确答案是C。

从以上这道中考物理题可以看出来,初三的学生们包括初二的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决不可死记硬背公式,要把物理公式活学活用在各种物理情景中,并能恰当的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因此,要想在中考冲刺的最后两月使物理成绩快速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错题、归纳错因,避免以后犯二次错误!下方的专栏链接《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归纳概括了几乎全部中考物理易错题、易错点、重难点!对于中下游学生来说,是提升成绩的利器,对于优秀生来说,更是借鉴中考物理学习方法的最实用最高效资料!

专栏《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概括全部中考物理易错题、重难点!是提升成绩借鉴学法的最实用资料!

中学生朋友们,做错物理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做错了却对错误置之不理,导致一错再错。养成多研究归纳错题的习惯吧,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