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在我心目中,就是那带给人恬静、安逸的白茶。来到温州,知道它离我不远,但没想着就要前往,这有点像你买了一件很喜欢的衣服,但不会马上就穿,只要想到它正挂在自己的衣橱里就够开心了。所以,对于福鼎,也一直在等候着某种机缘,比如惠风荏苒的采茶季,或者某个不期而至的约定。

“我们明晚去福鼎吃海鲜,你一起去吧!”没想到,这个机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到来。房东太太的热情撩起了我对温州人生活方式的好奇,坐高铁只为去吃一顿海鲜大餐?而且温州不是也靠海也有海鲜吗?“福鼎就是我们温州的后花园!”房东的女儿笑哈哈地告诉我,很多温州人喜欢到福鼎吃海鲜,下班后过去,吃饱喝足回家。真没想到,福鼎竟离我这么近。

从温州坐40分钟高铁到达福鼎,然后打的10来分钟就到了著名的海鲜一条街(石湖街)。整条街都是食家,各家门口摆满了鲜活的虾、鱼、贝类和本地特色菜肴,很多都叫不出名字。总之,一次是不可能尝遍所有美味的,这里绝对是吃货的天堂(价格也不算贵)。

福鼎简介(原来有三福鼎立)(1)

吃完出来,街上已经灯火辉煌,食客一波接着一波,有的酒家打着“日夜海鲜城”的招牌,显然晚宴之后还有夜宵。不禁想起最近看的书: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福鼎简介(原来有三福鼎立)(2)

晚上的回程票是10点,这样还有2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以在福鼎转转。走在大街上,凉风习习,感觉是海上吹来的风。保兄在网上一搜,果然附近就有一条通往大海的江河,于是沿着风的方向走。步行十几分钟,到了江滨十里长堤。此刻,万家灯火,江风拂面,海风满袖。左边可见金碧辉煌的国际大酒店,右头可望熠熠发光的宝塔寺,长堤下面是宽阔的水域和水岸广场,令人震撼的是好像整个小城的人都跑到这里乘凉来了,广场舞就有好几个点,有小朋友骑玩具车的,有像我们这样在水边漫步的,有坐在岸边石墩上看手机、聊天、喂鱼、发呆的。我们沿着江河往右走,就走到了河的尽头。

其实也不能叫尽头,江河水在这里突然就停了下来,有一个落差下去,只见很多大石头,石头中间应该有水和沙,有人在其上寻找着什么(贝壳吗?)。不禁问旁边的一位本地人:这叫什么河?他说了2遍,我也没听明白,回来在网上也始终没有查到。他告诉我这里正是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每逢初一、十五涨潮的时候,海水漫过来,高过广场四、五十厘米,涨潮最高的时候是农历十八(暗自记下这个时点,下次过来一定选择涨潮期)。潮涨潮落,给福鼎人送来了生猛海鲜。

福鼎三面是山,一面向海,而且是内海连着外海,独特的地理优势成就了福鼎的山珍海味,周边城市包括省城福州和浙江温州等地的食客纷至沓来。

福鼎简介(原来有三福鼎立)(3)

抬头往远方望去,黑夜中并不能看到四周的山影,一弯新月如玉般温润地挂在屋顶。心里记挂着福鼎白茶,于是告别这块清凉之地,往刚才经过的延河路走回去。穿过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墨蓝的天空中,那弯月亮干干净净的,离我们很近,这让我忽略掉周围的杂乱与尘嚣,欢欢喜喜地奔向那煮茶之地。

福鼎简介(原来有三福鼎立)(4)

这是一条略显僻静的街道,也就几百米长,有几家白茶体验店,都像是新装修的,我们去了看起来最有品味的这家。

茶妹妹问:“想试哪一款?”想起90年代初刚去广州的时候,每次老板从香港过来请我们喝茶,总是点寿眉,奇怪的是多年以后,包括现在,广州茶楼反而见不到寿眉了。那就先试寿眉,“你想喝泡的还是煮的?”都试试。泡的略显清淡,煮的(五年老寿眉)则温厚有轻轻的花果香(茶妹妹说是枣香),非常契合我此刻身体的需要。白牡丹是去年的,也品尝了一下,除了清新感,其他记忆已经模糊了。银针就没试了,我想留到下次去太姥山、磻溪镇、点头镇那些有机茶园再喝。

一同在此喝茶的还有几个本地人,说起白茶,他们都头头是道,颇有一种原产地的自豪感。白茶从工艺上来看似乎是最简单的:萎凋加晾晒,所以白茶打的是健康牌。虽然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简单里面却藏着经验与技艺。一位大姐说她孙子每次感冒或者喉咙不舒服什么的,都是煮十年老白茶给他喝就好了。

相传远古尧时就有女在太姥山种蓝草,人称蓝姑,蓝姑在鸿雪洞发现茶树,制茶救治麻疹患儿。现在洞中那颗叫“绿雪芽”古茶树被认为是蓝姑之茶的后裔。有关福鼎产茶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清朝中期成为闽东茶叶重镇,后来主要是出口,所以国人很少喝到福鼎白茶。2007年以后,福鼎政府重振白茶,国内市场才慢慢热起来,而且很快成为藏家的新宠。市场好,动力自然更足,目前福鼎17个乡镇有21万亩茶园,几乎村村种茶,乡乡做茶。

福鼎简介(原来有三福鼎立)(5)

想起在江边遇见的那位福鼎人说的一句话:“我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海我们有海鲜,靠山我们有白茶和玄武岩。”回来问度娘,玄武岩果然是一宝,被誉“福鼎黑”,是我国罕见的高级建筑板材,福鼎白琳镇大嶂山储存量5000万立方米,是我国建筑石材基地之一。

固定资源可能有枯竭的一天,福鼎市政府大力发展白茶产业实为明智之举。上帝赐给人们福地,人要与上帝同工,福分才会永无止境。突然想起家乡的三皮罐,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奶奶一清早就会煮一大壶三皮罐茶,凉了喝,既解渴又甘甜。这么独特且价廉物美且具地域优势的夏茶怎么没有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