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1)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时,我竟然和朋友很认真地讨论了起来。朋友一句“这片,又靠这些演员撑着又毁这些演员身上”,还坦言只看了三分之一,就觉得演的很差,直接把这部电影给判了死刑。我当然不同意她的观点,就在和电影里剧情一样,为了一个“有罪”和“无罪”的观点,十二个男人辩论得非常激烈时,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影响到和自己持相反观点的人时,我和朋友也为这部电影做着同样的事。

很有趣,在我们的争论进行过程中,我试图以她的观点去思考电影的三分之一的部分,却和她的观点完全不同。整部电影改编自戏剧史及影史的经典之作《十二怒汉》(1957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导演徐昂的电影处女作。整部电影只运用了一个固定场景,又是由几个话剧戏骨来诠释,就说明导演是极其想表达个人思想,并不太在乎商业化。所以在编剧的介绍上,加上导演,一共由三个人完成了整部《十二公民》的剧作。

我不知道我那个朋友是否抱着对比的心情来看这部电影,至少,我敢肯定,她的理由并没有说服我,甚至一度,她的观点有些激怒我,我一度因她的主观而感到无奈。看完电影后,我再回头看我们的聊天记录,我多少有些释怀了,毕竟,没有人是百分之百对,就犹如电影里,十二个人的观点,孰是孰非,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个人观点和独立思考的过程。至于结果嘛,法律的世界,永远都是非黑即白的,一共就两个选择,有罪无罪,选什么,只是每个人在思考并梳理后总结的观点。

如果非得要给这部电影加上一个不足的话,那就是“陪审团制度”的呈现。虽然说是模拟法庭,但模拟的极为西化,整个内核却是中式的,不免有点让像我那个朋友的观众觉得无法入戏。按理说,“陪审团制度”在法庭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中国,这种制度就显得极其突兀,甚至有点吹毛求疵,对,没错,中国的法律和任何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一样,披着专业的外衣,谈着感情的猜想,判着大众的情理。这一点,往深里去探讨,其实全世界的人性都是共同的,那就是情感大于理智。只不过法律只要掺和进了情感,那恐怕“黑白颠倒”的事将“无罪”判为“有罪”,仅为听上去合情合理的证据,看上去支持的人数为大多数。正当大家为解决了一个凶手而毫无留情时,而却没想过也许自己就是被“漂白”过的凶手,享有着公众赐予的“生杀大权”。

在我看来,《十二公民》和《奇葩说》一样好看,前者是将艺术化、思想化呈现在大银幕上,后者是将娱乐化、思想化呈现在小银幕上。都是将一件事(话题)展开辩论,我那个朋友很显然是《奇葩说》的粉丝,却挑剔着《十二公民》没有按照她的期待模式而呈现。其实就电影的审美来说,我那个朋友的观影程度绝对不低,但客观来讲,我和她一样,有时就审美盲区来说,会预先给一部电影或一件事做一个评判,如果没有达到标准,那势必就是该被批评的。我只能勉强理解她的观点,却无法欣赏她的态度,因为《十二公民》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哪怕是以话剧的形式来呈现出来。

是的。

我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她偏拿罗曼·波兰斯基的《杀戮》去和其相比,觉得同样是在同一个空间内,同样是絮絮叨叨,为什么《杀戮》里的四个人表演得就很自然,而在这里面的十二个人就表演痕迹过重。好,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想法。从国内到国外,从古至今,女性就有一种比男性更自由解放天性的特征,那就是大家对女性固有的认知。如果同样是奥斯卡最佳演员奖,最佳女演员比最佳男演员的表演在大众看来不知要出彩多少倍了。举个例子,第75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是《时时刻刻》的妮可·基德曼,最佳男主角是《钢琴师》的阿德里安·布洛迪。如果让看过两部电影的人是评判,大部分人都会说“妮可演得太棒了,嗯,《钢琴师》整个故事太写实了,看完好沉重啊!”因为男性一旦融入女性的表演方法,要么就是偏女性化的同性恋者,要么就是一种浮夸的方法派表演。真正纯粹男性的角色按照传统的观念里一般都是符合主流社会男人身上的各种特点,比如勇敢,比如幽默,比如隐忍,比如理性,比如面无表情等等,大众会认为这些都是男性理所当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同样的方式,女性做到一点,就可以蓬荜生辉,男性却要为此付出更多,才能引人注意。同理,在音乐上,同样水准的歌手,也是女歌手优于男歌手,可能这或许是另外一种“男女不平等”的歧视吧?!

我觉得从演员的卡司上就足够可以说明,电影的故事本身就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就是十二个人能如何把自己的表演给呈现出来,只要能让我全神贯注仔细把整部电影看完,而其中一些观点又能够深入我心,那就非常值得推荐了。

下面再来说说十二个演员的表现。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2)

1号陪审员(雷佳)(团长):声音中气很足的一个演员,却把很常规话剧的表演方式用在了电影里。不过导演给他安排的戏份倒是不重,如果按照大学里某些说话一板一眼不那么接地气的人来说,他算是勉强符合角色。他是整部电影里表演痕迹最重的绿叶角色,简直就是整个人的肢体在紧巴巴的状态下背着台词。他的任务就是负责组织大家给凶手讨论定罪,但整场讨论下来,他作为组织者显得情商偏低,说话也毫无存在感,有点像“杀人游戏”里面的“法官”角色,只负责吆喝,维持现场秩序,并不参与讨论。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3)

2号陪审员(王刚)(教师):他的第一场戏就笑呵呵的,把一种典型老实巴交的知识分子不得罪人,想里外讨好别人的状态给诠释出来。也可能是由于角色需要,后面一场计算题的演绎稍有所表现,其他的部分表演痕迹还是有的。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4)

3号陪审员(韩童生)(出租车司机):作为主角,能与何冰平分秋色的也就是韩童生了。同样的小人物,同样老北京男性的快言快语。他的台词绝对是能当学习老北京话的教材了。作为和儿子有摩擦的一位父亲,他的选择是情有可原。韩童生诠释的这个出租车司机也代表了一大群本身文化不高,却满腔热血,好管闲事,欺软怕硬的老北京爷们。他功底深厚的台词和丰富的表情,就算贫个三五小时,都会让人大呼过瘾。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5)

4号陪审员(赵春羊)(房地产商):代表了富人的阶级,是和3号陪审员一直持“有罪”观点直到最后的陪审员。对3号陪审员和7号陪审员因为自己富有身份的不屑很是不满,由此让3号陪审员“欺软怕硬”起来,又对7号陪审员大吼“ 你们仇富是不是?那得了,你顺着福布斯往下捋挨个杀……你致不了富是因为你没能耐……”。他努力掩盖着略微的东北口音,同时把外表光鲜的有钱人,思想却保持独立的精神给展现出来。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6)

5号陪审员(高东平)(社会混混):这是整部电影,配角里面我最喜欢的角色。前四分之一里,这个陪审员始终没有讲话,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他开始爆发出来。(十二个人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爆发的戏,但这位的爆发倒是非常令人深思)他这么做倒是完全可以理解,是因为他内心的自卑,和情绪的积累。他从最开始的“有罪”倒戈成“无罪”。他在8号陪审员的叙述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体会,

……一个人被判了八年,到一年六个月的时候,跟你说‘对不起,我们错了,您是被冤枉的’。错了?一年半什么概念?五百四十七天半!那得在号儿里边拿指甲在墙上画道数着过!进去容易,出来怎么办?谁管你冤不冤呀,你毕竟是蹲过大牢的人,有嘴你都说不清楚。万一,万分之一的错误,那对一个当事人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无罪。

戴着有色眼睛,给人贴着标签,也就是所谓的“歧视”。不管是真还是假,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反正人性上面应该都是多数服从少数的。5号陪审员那段话,虽然表达的情绪,其他的几位陪审员多少也都有表达过,但他的感情是最真实,最感动我的。他的一段话,让我想到无数类似的标签,“领养儿童”=“野孩子”;“艾滋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离我远点”;“河南人”=“小偷骗子”;“农民工(环卫工人)”=“没本事低素质”等等之类的。那么,仔细想想,是不是我们在谴责着歧视的同时,我们个人也在重蹈着同样的歧视呢?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7)

6号陪审员(李光复)(急诊科医生):其实韩童生有《大丈夫》里父亲的影子,那么李光复就有《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父亲的影子,我甚至怀疑他穿得polo衫都是之前电视剧里曾穿过的衣服。可是,他在这里面就有着一股老暖男的味道。说话不紧不慢,温和讲理。他是绝对有着生命力的绿叶配角,和几个主角搭起戏来,台词既能接得住,又可以抛出恰到好处的表演。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8)

7号陪审员(钱波)(小卖部老板):和3号陪审员韩童生一样也是老北京范儿,同样没什么耐心,爱抱怨。(钱波生日是5月31日,而韩童生是6月1日的,两个人的生日巧到就差一天。)他演了一个在校的小卖部老板,典型的北京糙老爷们,只相信个人观念里的“善和恶”,对于推理和思考,一概不屑。只不过最终在8号陪审员和众多持“无罪”观点的陪审员的投票后,表达了自己的一番苦衷。他的一处细节处理得很有趣,当2号陪审员和3号陪审员争执时,闻声引来了学校李老师的询问,他赶忙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毕恭毕敬去迎接。李老师让他给大家分发瓶装水(导演的确不想商业化,把“农夫山泉”塑料瓶上的标签一律都撕掉,避免广告植入)喝,待到李老师走后,他马上把水丢到座椅上,让大家谁渴了谁自己去拿水。倒是被4号陪审员给说中了,他是既有想当老爷的心,却只有当杂役的命,代表了很多老北京人安于现状,拥有着天赐的口条,却没有吃苦的恒心。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9)

8号陪审员(何冰)(检察官):男一号。十二个陪审员里最开始唯一选择凶手“无罪”的陪审员。何冰是中国男演员里面少有的可以诠释亦正亦邪,亦底层小市民亦高级公知等完全不同一性的角色。他在十二个人里最开始唱唱反调,直到最后的他身为检察官职业的解释,倒是完全合情合理。从沉着冷静,一丝不苟地分析着整个案情的蛛丝马迹,作为中国大陆的陪审员,他的做法至少让我感觉整个法律至少还是有公平存在的,虽然有些可惜的是,他是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出场,给“凶手”去辩护,去引导其他陪审员的重新思考,但如果这十二个人中,没有像何冰这样检察官的专业角色呢?那现实中的法律会不会就多数服从少数,甚至一边倒的选择,每个人都被已知经验给洗了脑,懒得再从新的角度去独立思考问题,那是不是最后就得枪毙一个“无罪”的人呢?这一点,真的不是玩笑,每当我们认为自己在主持正义的时候,我们正义的虚荣心就掩盖了“真相”。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10)

9号陪审员(米铁增)(空巢老人):作为富二代“凶手”的“目击证人”的老人,9号陪审员起到了一个缓冲和建立桥梁的角色。他是众陪审员里首先讲述自己故事的人,从文革的被迫害,别人对自己的支持,再到对于“目击证人”想做假证来引起众人的注意,深入浅出拿自己做案例加以分析。看得出来,这位老人经历过错误历史的洗刷,和现状孤寂的生活,他整个人的性格也极其谦卑,整个脸上始终呈现忧郁的神情。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11)

10号陪审员(张永强)(收房租的北京房东):《我爱我家》贾小凡男友孟朝阳的扮演者,角色虽然称不上经典,但绝对是令人深入人心的。所以在这里,他把孟朝阳的中年面孔带给观众。这个10号陪审员的角色上,还加入了一个“地域歧视”的缺点,把北京当地人对外地人的不理解,不宽容,甚至厌恶,唾弃表现得很淋漓尽致,只是,当他的表演时,整场戏就变成了话剧或非搞笑的情景喜剧了。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12)

11号陪审员(班赞)(大学保安):操着河南话,考了两次政法大学却落榜,只得做大学保安的11号陪审员。是一个为7号陪审员和10号陪审员提供接戏的角色,为了区别大部分北京口音而出现的河南口音,在整个表演上不咸不淡,比1号陪审员更令人深刻,却无法达到5号陪审员的高度。

十二公民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十二公民真相越辩越明)(13)

12号陪审员(刘辉)(保险销售):操着天津话的陪审员,印象里,是一个总喜欢小声嘀咕,个人观点总是随波逐流的主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