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经典动漫《龙猫》时隔三十年再度上映,其中一句“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唤起了多少人心底的回忆时光流转不止,回忆也许无声,但色彩斑斓处尽是儿时的影子,一帧帧都是童年的记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似乎都要经历一个悖论:小的时候希望快快长大,长大之后又觉得童年才是最美好的在我看来,小孩子的童真是本然,而成年人的童真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坚守,它更珍贵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童心的作者,以及一本充满童年趣味的少年之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草房子这本书喜欢的理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草房子这本书喜欢的理由(草房子不是童话)

草房子这本书喜欢的理由

宫崎骏经典动漫《龙猫》时隔三十年再度上映,其中一句“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唤起了多少人心底的回忆。时光流转不止,回忆也许无声,但色彩斑斓处尽是儿时的影子,一帧帧都是童年的记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似乎都要经历一个悖论:小的时候希望快快长大,长大之后又觉得童年才是最美好的。在我看来,小孩子的童真是本然,而成年人的童真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坚守,它更珍贵。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童心的作者,以及一本充满童年趣味的少年之书——

《草房子》。

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领域里,曹文轩是殿堂级的作家。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会有曹文轩的影子。从《山羊不吃天堂草》到《草房子》再到《蜻蜓眼》,每一部作品都多次获得海内外图书大奖。《草房子》是他在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面世以来,就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畅销海内外。2000年,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引起巨大反响,在电影领域也是获奖无数。时至今日,《草房子》依然位于各大图书热销榜的榜单之中,热度丝毫不减当年。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真正优秀的作品从不会惧怕时间,它们如同美玉,在时间的手掌中光芒不减,温润依旧。这部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暖。曹文轩赋予这本小说以深刻的内涵和永恒的人文关怀,给尘世中每一个步履匆匆的人带来温暖。不管你是归人,还是过客,它都值得你驻足停留,常常怀想。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桑桑的男孩,所有的故事都围绕他的成长经历而展开。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跟随作校长的父亲桑乔,来到南方的一处水乡——油麻地,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让他刻骨铭心的六年。六年间,他见证和参与了一系列看似平常,实则撼动人心的故事。他的同学,他的老师,以及在学校一隅寄居的孤寡老人,每一个人都在桑桑的生命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秃头的少年陆鹤,因秃头的缘故而自卑,因为自卑而又变得敏感,对男孩来说,自尊是一个不允许任何人逾越的禁地。秃鹤以自己的方式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这使他在成长中尝尽了悲喜,但最终同自己和解,也和同学们和解。

少女纸月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也早早离去,同孤苦的外婆相依为命,虽受到流言的伤害,但却依然纯净美好,如同她的名字,像白纸一样干净,像明月一般清朗。

作为班长的杜小康本是油麻地最富裕人家的少年儿郎,品学兼优,在同学们当中犹如一只高傲的小天鹅。但一夜之间,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父亲做生意却将家产赔尽,从此家道中落,这使得杜小康只能辍学去放鸭子进行还债。从刚开始的不甘再到后来的坚韧,杜小康也在成长的磨难当中完成了生命的蜕变。

被邱二爷领养回来的少年细马,刚来到油麻地时语言不通,学习成绩也不好,也没有朋友,身处异乡的细马倍感孤独,再加上与养母的误会与隔阂使倔强的细马再不愿意呆在油麻地,但邱二爷邱二妈对细马无微不至的爱使得细马逐渐接受了这里的一切,也慢慢融入了油麻地的孩子群。就在一家人要开始好好过日子的时候,二爷突然患病离世,二妈在忧伤过度之下神智不清,小小年纪的细马擦干泪水坚定地陪在养母身边,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勇敢地担起家庭的重担。

除了桑桑的同学,作者还借桑桑的眼睛展示了老师蒋一轮和青年女子白雀爱而错过的爱情悲剧。在小说的每一个单元故事当中,不管是孩子们还是油麻地的大人,亦或者垂垂老矣的秦大奶奶,在面对生命当中的离散、贫穷、疾病、变故时,他们都展现出了或勇敢或旷达或坚韧或善良的高贵人格。

《草房子》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所表达的关于“成长”的主题。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始终坚持通过自己的写作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感动,更多的启示。而成长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一课。在整部小说当中,曹文轩以儿童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生活当中的诸多美好和生命本身璀璨的光华,而这些就隐藏在人生当中最晦暗的时刻。生命的蜕变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痛。

同是儿童作家,冰心先生曾这样告诉她的小读者,生命如同河流,因为河流在最开始的时候,它不过是远古冰川上一条雪水汇成的涓涓细流。然后,它开始在不同的山脉之间跋涉,在悬崖边陡转急下,在山脚下环绕而过,它遇到的险滩要比平川多。当它经过了太多的跌宕,开始进入平原之后,它变得成熟内敛,少了喧嚣,多了宽阔,这宽阔便是河流的成长,那是大地给予它的馈赠。而生命也是一样,它从诞生之始,就注定会遇到不同的风景,有的如春天一样明媚,有的如秋季一样萧索,前方的道路不会花香常弥漫,也不会一直的荆棘满路。

少年的我们,像一条小溪似的我们,当面临人生的狭窄处,该当如何呢?在经典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十二岁的少女马蒂尔德问杀手莱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莱昂回答说:“总是如此。”当然,这样说未免太过悲观,但也说明苦难也不总是大人的事。那作为少年人,在面对挫折和苦难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呢?

《草房子》所蕴含的主题或许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的答案。

《草房子》是一本孩子的书,充满童真童趣,但并不是童话,书中的每一个少年少女都有不同的苦难与伤悲。比如桑桑,在六年级的时候,桑桑患了重病,一种跑遍了全国各地都无法医治的重病,十二岁的少年,突然地就被推到了死亡的面前,男子汉一样的父亲在被问及桑桑的病情时,突然如孩子般哭了起来,母亲躲着桑桑仿佛天塌下来一样嚎啕大哭。没有人具体告诉桑桑他得了什么病,但从父母和老师同学的眼中,他知道,他给全家,甚至给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带来了紧张、恐慌与悲伤。他终于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像他这般大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地,他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

天地之间,一个少年还未曾深深体味过生之绚烂,就要面对人生最残酷的现实。这样的苦难,一个成年人都承受不起,更何况是一个孩童。但曹文轩先生并没有让人物陷在悲剧中成为囚徒,而是将苦难变成成长的力量。

在这场大病中,桑桑变得安静了,卫生了,他开始用感激而温柔的目光去看着帮助着他的人。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懂得了珍惜。曾经淘气又爱欺负妹妹的桑桑变得更有担当。他强撑着病体带着妹妹去城里逛了一圈,只为完成曾经给妹妹的一个许诺。在老师温幼菊的陪伴下,面对死亡,桑桑显得平和而安静。

在故事的最后一刻,桑桑的病被治好了,这是作者给予我们的温情,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在真实的人生当中,也许并不会总有这样的好运。作者在小说当中就如同温老师的奶奶一样,以一双慈祥的,永远含着悲悯的眼睛,注视着这群油麻地的孩子们,告诉他们,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怕,不要绝望。哪怕面对死亡,也可以说,我已经见过太阳了,见过月亮了,见过麦地和风车,即使真的离开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啦……

在苦难当中,生命的美被最大限度的显现出来。在桑桑身上如此,在失去母亲,不知父亲,与外婆相依为命的孤苦少女纸月身上如此;在家庭遭受巨变,被迫辍学的“天之骄子”杜小康身上如此;在远离家乡,失却养父,与贫穷抗争的细马身上亦是如此。这些少年和少女,就像天空中翱翔的鸽子,在风雨来临之际,由无措茫然渐渐变得安静坚毅,无惧贫穷,无惧丧乱,无惧漂泊,无惧死亡。跨过生命当中的鸿沟,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所以,此刻的你,不管正在经历什么,都不要怕。生命的坚韧与光芒在这时候就内化在了你身上。就像作者所说,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再分享一下这部小说当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方法:

首先,小说当中刻画了众多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不管是主要人物桑桑、秃鹤、蒋一轮老师、少女白雀等,还是次要人物如白雀的未婚夫谷苇、邱二爷、邱二妈等人,作者都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加以细致刻画,人物各有不同的特色,比如都是孩子,但每个孩子展现出的却是自己最鲜明的个性特色,桑桑的天马行空,纸月的细腻懂事,秃鹤的敏感自尊,细马的桀骜不驯,杜小康的优雅高傲,作者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立体刻画,除了通用的正面描写外,或通过具体的情节展现人物的特点,或以他人视角进行侧面烘托,或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刻画,既形象又有趣。

再者,《草房子》当中优美又极具意境的环境描写也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整部小说的基调是一种优美的哀伤,这种独特的美学基调和作品当中优美的环境描写是分不开的。比如构成学校的草房子,它的茅草是从海滩上采来的,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暴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在作者眼中“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但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这样优美的描写不禁让我们想象金色的草房子是有多美。除此以外,还有老师蒋一轮和白雀月夜约会时,月光如银,静静泼洒在月下的荷塘里,和微风轻拂的芦苇荡,缥缈江面上撑一叶扁舟的少年安静的划着船桨,恋人之间也不说话,蒋老师吹着横笛,月夜与笛声,江流和少年,如诗如画般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