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复第一次穿西装(李光复小鲜肉)(1)

封 面

如果说《人民的名义》的热播,离不开多位实力派演员的通力合作,那么「达康书记」的走红,则与年轻观众们的二次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文◈河西

他是《天下第一楼》中的「常贵」,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胡耀邦」,也是《人民的名义》中的「郑西坡」。其实他的本名叫做李光复。

1946年出生的他今年71岁了,从13岁进入「北京人艺」,至63岁时退休,在「人艺」呆了整整50年。这50年的春秋,将他的演技锤炼得炉火纯青几臻化境。

挖过煤,掏过大粪,卖过蔬菜

南都周刊您塑造的都是平凡小人物,但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为了熟悉各行各业的人物,您还挖过煤、当过兵、炼过钢、做过导游?

李光复是,我做过工人、车钳铆焊电我都干过,我还挖过煤,掏过大粪,卖过蔬菜、当过售票员、修过鞋。我在协和医院当过三年医生,连接生我都干过,「文革」时在协和医院,我的导师是「反动学术权威」吴阶平,我跟他学医,回来以后,我在「北京人艺」建了医务室,我是首任主任医生。

在「人艺」,剧组在排戏之前,会专门让我们去体验生活,硬把你派下去,比如去工厂下矿山,一去就是三个月四个月时间,强制性的。在矿山真的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我就亲眼看着矿工在我身边给炸得血肉模糊。有一次,跟我住一个屋的一位画家就因为事故死在矿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生活给了我营养,给了我积累,现在反过来我再演戏,我不费劲了,我根本不需要再去体验生活了。我完全了解工人农民小市民的前世今生,他们的价值取向。比如,这次我演郑西坡,如果没有以前的体验生活深入生活,我无法把握。他怎么去做工友的思想工作?他怎么去维护工友的利益?他以怎么样的方式去和贪腐势力斗争?那我肯定没有概念。

现在演电视剧不比「人艺」那会儿,一接到戏就要马上投入拍摄,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可以说过去我在「人艺」的这几十年生活,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包括我演知识分子,演干部,都没问题。

南都周刊:您还在《历史的转折邓小平》演过国家领导人。

李光复:我演过胡耀邦,那是电视剧《历史的转折邓小平》。我认识胡耀邦,和他有过交往,那我演起来就有依据了,我知道他如何说话做事,待人接物,如何发表见解。

李光复第一次穿西装(李光复小鲜肉)(2)

「郑西坡」就是人民的网红

南都周刊这一次是怎么会演《人民的名义》中「郑西坡」一角的?为了郑西坡这个角色,听说您推掉了另外两部片酬高得多的作品。

李光复:是,三部戏里,这部戏的片酬是最低的。这部戏所有的演员(包括群众演员)片酬加起来,四千多万吧,还没有一个小鲜肉的片酬高。

一开始,我是想推掉《人民的名义》的,因为另两部戏的导演跟我都很熟,他们邀请我,我也不好意思不去,所以我和经纪人商量了一下之后,决定推掉《人民的名义》。可是呢,李路导演非常执着,他太热爱这部戏,搁别的导演,你不来换别的演员不就得了吗?他不,他看过我以前演的戏,《媳妇的美好时代》啊,《家产》啊,《我的经济适用男》《想明白了再结婚》《三个奶爸》等等,都是好父亲形象、基层人民群众,有媒体称我是「国民老爸」、「金牌父亲」。在《人民的名义》中,郑西坡也是个老爸,接地气,又草根,他觉得我合适,非找我,连着打了三次电话来说服我。这样就说服了我。

南都周刊:您怎么看「郑西坡」这个角色?

李光复:这部戏的核心就是要「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这是我特别认同的。你要演不好人民,这部戏就不存在了,就变成官兵拿贼了,高压反腐的检察官的根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人民演好,演出他们纯洁的心灵,人民群众越纯洁、越真诚、越无私,越衬托出、反射出那些贪官卑劣丑恶的嘴脸。这也是观众这么喜欢这部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你说出了他们的诉求,代表了他们的意志。

人民需要的,是白志迪饰演的那样的干部,你看白志迪演的检察院副院长(《人民的名义》中的「陈岩石」),到大风厂来挂职,和群众打成一片,为工人分配了股权。这才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利益,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生死与共。这才是人民需要的干部。

南都周刊:是不是您本人也有遇到过让人气愤的「官老爷」的事情?

李光复:有啊,比如说戏里,有个区长,大风厂二次创业,没有场地,去管他要块地,郑西坡去了三次都没有排上队,排上了他又在推脱,敷衍塞责。我过去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段我不用演,我只要想起过去那段经历的心理感受带出来就足够。都是生活,都是生活。

南都周刊:郑西坡依旧是个配角,您之前演了这么多配角,这一次有什么不同?

李光复:「北京人艺」有一条根本观念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一句话:「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我们从来不轻视小角色,小角色要把他演好了,比大角色更难,因为你的出场时间不长,可以说要在惜墨如金的时间里把这个人物刻画出彩,让人记住,甚至感动观众,感动自己,那需要相当的功力的。

李光复第一次穿西装(李光复小鲜肉)(3)

给「小鲜肉」几句忠告

南都周刊:这部剧齐集了这么多优秀的演员:吴刚、张丰毅、许文广、张凯丽,和他们飙戏时是不是很过瘾?

李光复:我和白志迪的对手戏比较多。我们一上手,心就是通的,我们有种气场的交流,你不做表演的可能体会不到,说演员有戏瘾,它就在这。

我和张丰毅在《武媚娘传奇》中有过合作,他演唐太宗,我演魏征,我们有很多斗争的戏,那个戏也拍的很痛快。所以这一回我听说他演省委书记,我就特别高兴。我们演戏也不用准备,直接上来就演,我一看剧本我就知道张丰毅这个角色会怎么演。白志迪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吴刚和岳秀清了,我们是「北京人艺」的同事,都30年了吧,极其默契。到最后,就不是演戏了,就是生活。他变成他的角色,我也变成我的角色,一起碰撞,这戏就生成了。

南都周刊:之前有老戏骨怒批小鲜肉,您也说有些暴发户「德不配位」,对于这些年轻演员您有什么忠告?

李光复:有啊,出工了不到现场,抢地位、抢灯光、抢台词,抢到了你倒好好演呢,他又演不好,表演方法有很大问题。

当然,我说的是个别人,不是全部的年轻演员。「小鲜肉」这个称谓,本身是有点贬义的。我觉得,认领「小鲜肉」的,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他还当好话听呢。

南都周刊:今年也已经年过七旬了,高强度的电视剧拍摄有没有觉得累?还是觉得很享受?

李光复:很享受,没有觉得累。我从来不用眼药水,现在有些「小鲜肉」,(拍流泪的镜头)用眼药水,但是没有从内心深处生成的情感,很难打动人。所以我每一场戏,都是最真诚的表演。

▼ ▼ ▼

【5.16|新刊预告】

李光复第一次穿西装(李光复小鲜肉)(4)

END

,